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部署。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坚持以《行动方案》为指引,聚焦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全链条物流体系和一站式端到端物流服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融合效率,助力降低物流成本。
本平台将陆续推出降本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敬请关注。
青岛大区“河南-青岛”海铁班列项目
为响应国家“公转铁”、“节能减排”政策,结合内陆城市政府、港口、路局各项补贴扶持政策与河南境内大量的进出口贸易物流需求,青岛大区精心设计打造河南-青岛海铁联运业务平台,共同推进集装箱内陆堆场建设,充分发掘拓展内陆物流市场。
青岛大区河南-青岛海铁班列项目组通过攻坚克难,全力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了通道化、一体化的海铁联运服务产品。项目组与山港陆海物流、中铁联集、中铁多联及郑州物流口岸局等业务重要关联方达成合作协议,有效调动系统内资源,与河南集运及OOCL完成铁路供应商准入与协议签署,从项目筹划至首列开行仅耗时2个月。
班列开行前期,项目组通过50余次沟通,解决了项目运营中的痛点问题,提升了服务体验。截至目前,青岛大区推动建立了7条内陆腹地城市到青岛/连云港/日照的铁路班列通道,打造了“班列+班轮”海铁联运通道和一体化端到端服务产品。班列开行频次从每周一班提升至每天一班到两班,提高了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青岛大区深入推进集装箱内陆堆场建设,提供延伸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针对本地用箱问题,项目组推介内陆场站建设提案,得到船东支持,外代海铁场站于2023年2月15日投入使用,与中远海运集运、山港陆海达成堆存合作意向。协同集运给大型企业汽车出口整车提供场站装箱、加固等延伸业务,同年正式启用中牟站海铁场站二期,占地15000平,提供进口空箱堆存、汽车整车装箱加固等现场作业。项目组还与圃田站协商在站内租赁7000平米整车装箱专用场地,拓展了整车装箱渠道。外代海铁场站的落地及业务发展,极大促进了海铁联运业务量的提升。
助力属地城市内陆港功能建设,打造标准化服务产品,在系统内推广复制。项目组深入研究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实施细则,河南-青岛海铁联运平台项目2023年入选河南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组总结项目操作流程及运管经验,逐步形成标准化服务产品,向其他口岸和内陆城市推广复制。
供稿:青岛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