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加班船“天隆河”轮完成靠泊与离港,标志着上海中联协助明东公司完成了首次多驳船转大船“C to C”(驳船到大船)操作。这不仅是对双方协同作战能力的考验,也是上海中联应对复杂业务挑战的一次杰出实践。
应对驳船变化调整转运方案
上海中联在获悉明东公司因紧急运输需求决定采用创新的多驳船转大船方式进行转运后,迅速组建团队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详尽理货方案。鉴于该船出口航次涉及大量场外新箱,时间紧迫,原计划协调8条驳船靠泊,共计转运900多个货箱。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因原计划的8条驳船实际到达7条,码头现场操作团队与船方协商,改用场地箱进行转运。
理货团队高效协作保障转运
理货团队迅速调整应对方案,与码头操作流程紧密配合,同时进行卸装货理货工作。卸、装作业同步进行,对理货员的速度与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场理货员们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精确操作,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确保了效率,为完成整个转运任务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C to C” 收官蓄能服务提升
此次驳船转大船“C to C”操作任务,为上海中联应对此类复杂业务提供了宝贵经验,并为未来类似操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展望未来,上海中联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协作的精神,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
供稿:检验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