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宝云阁铜窗,经历了漫长的流离失所,终于在海外漂泊80年后,于1993年重返故里,这一过程充满了波折与不易。
这座被誉为“铜亭”的宝云阁,位于颐和园佛香阁的西侧,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一座罕见的全铜铸造建筑,使用了红铜和倭铅485000斤。
作为清代皇家园林中唯一的铜制建筑,宝云阁不仅是技术上的奇迹,也是艺术上的瑰宝。
宝云阁正面悬挂着一块由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组成的铜匾,采用传统“失蜡法”铸造而成。
殿内墙壁上刻有当时监工大臣及所有工匠的名字,涵盖了铸匠、凿匠、锉匠等多个工种,见证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辛劳。
这座铜亭不仅是皇帝及其家人诵经礼佛的地方,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关于宝云阁的建造背景,有一个温馨的故事。
据说,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乾隆为庆祝其母孝圣宪皇后六十岁寿辰而建的礼物,园内的每一处设计都蕴含了对母亲的爱与敬意。
例如,昆明湖的形状像一个寿桃,而万寿山的轮廓则似一只蝙蝠,象征着“福山寿海”,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美好祝愿。
然而,美好的事物往往遭遇不幸。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漪园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珍贵文物被掠夺。
幸运的是,由于宝云阁是铜质结构,因此在大火中得以幸存。
但是,内部的一些精美佛像和其他贵重物品未能逃脱被掠夺的命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颐和园再次遭到破坏,宝云阁也未能幸免。
抗日战争期间,宝云阁再次受到日军的洗劫,至战争结束时,只剩下铜殿架和一个从天津运回的铜供桌。
宝云阁的铜窗和铜窗芯的命运同样坎坷。
最初,宝云阁拥有12扇铜门和20扇铜窗,共计70页菱花形铜窗芯。
但在民国时期,由于这些部件体积较小、便于搬运,导致大量遗失。
其中,10扇铜窗和31页铜窗芯在1910年后流失海外。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封来自海外的信件引起了颐和园的关注。
信中提到宝云阁铜窗的具体信息,并声称这些文物位于一位法国收藏家手中。
经过多次沟通,最终在美国国际集团的帮助下,以52万美元的价格将10扇铜窗购回,并于1993年举行了隆重的安装仪式。
此后,1995年,法国退休文物鉴定专家米歇尔·伯尔德捐赠了一扇铜窗芯,为宝云阁的修复做出了贡献。
2024年,又有三位爱心人士向国家文物局捐赠了一扇铜窗芯,进一步丰富了宝云阁的文物收藏。
宝云阁铜窗及铜窗芯的回归,不仅标志着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进步,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支持。
据统计,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庞大,其中日本约有360万件,法国260万件,美国230万件,英国130万件。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文物追索力度,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机制,成功促成了1900多件(套)流失文物的回归。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体现。
如今,颐和园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必访的景点之一,宝云阁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更承载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当你漫步于颐和园,不妨驻足凝视这座独特的“铜亭”,感受它所传递的历史温度与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