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率先建设6G产业集聚区

民生   2025-02-07 20:02   北京  

情人节撒糖!路劲世界广场请你免费看《哪吒 2》,限量速抢~




新年伊始,昌平区的中国移动信息港中国移动研究院6G实验室主任研究何洪俊正带领团队,持续攻关6G通感算智融合技术研发试验装置,北京中央节点的小规模6G试验网也在初步建设中。
今年1月,昌平区发布6G创新产业集聚区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率先产出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6G关键技术纳入国际标准体系;2030年率先落地6G产业化和商用部署,打造具有昌平特色的首都6G产业发展集聚地。

数据传输将再提速10倍


“移动网络从2G时代走到5G商业应用,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一个字——快。”何洪俊介绍,团队正在攻关的6G技术,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将支撑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需求,可在5G通信速率的基础上再提升10倍,时延缩短至5G的十分之一。
“大家可以畅想,未来通过全息通信,人与人能实现‘面对面’交流,甚至现实世界也可以被数字化。视觉、触觉、嗅觉乃至情感,都能实现远程实时传输与交互。”在何洪俊的设想中,未来基于6G技术的线上交流,能让人们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中,“通过多种形态的终端研发,能够实现真正的眼神对视,能感觉到双手被握住的力度和温度。”
不过,要想让人们真正置身于科幻电影般的场景,还有不少难题需要攻克。何洪俊表示,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融合。“目前我们已研发15台6G原型样机,但如何将光信号传输、毫米波、太赫兹等技术融合,真正构建起一套6G内生系统,还是充满挑战的。”



助力未来产业“齐步走”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6G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它将支撑越来越多的未来产业转型升级。“机器人、智能驾驶、网络安全……只要是对通信互联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新兴技术,未来都将与6G实现融合发展。”何洪俊表示,北京拥有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相关资源的对接,能让技术更快地走向应用。
以6G与机器人为例,这两项颇具前景的未来产业,就将在昌平展开碰撞融合。与中国移动信息港相距仅10公里,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昌平)一期已封顶。在昌平区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推动下,已有52家机器人企业落户昌平,孕育出手术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一批新产品。而经过6G技术赋能,这些机器人将快速“进化”,内部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将能更好地协同工作,与周围环境实时交互的能力也将实现跨越式提升。
借助通感一体化技术,6G还能帮助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产品更好地感知交通状况,甚至可以提前预警风险。“现在5G的感知系统还是平面的,6G就能让它立体起来,建成一张感知的大网,让交通工具的运行繁忙而有序。”何洪俊对此充满期待。

谋划6G产业发展路径


依托区域研发创新优势和重点产业功能区,6G产业发展的路径已在昌平铺展开来。以朱辛庄片区为核心的6G数智创新港作为“一核”,发展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国移动信息港为西翼,未来科学城东区为东翼,“两翼”齐飞,打造世界领先的6G前沿技术策源地、世界领先的6G标准和专利引领区;以沙河高教园区为核心的校城融合区、以回天地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区,将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及产地、职住、配套均衡融合。
昌平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6G网络“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等方向,昌平区将打造应用场景示范标杆,推动6G助力医药健康等领域发展,并为社会治理高效协同赋能,进一步实现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人民生活多样化,持续赋能经济、社会等可持续发展。

END




看看邻居们都在团什么?
图片
-END-

■说明:本文由家住昌平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恒略律师事务所,咨询微信:jwbei2
■部分图文信息整理自:北京昌平
封面图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侵删
■商务合作微信:jiasupao2014

关注家住昌平!
看昌平大事小情,搜周边吃喝玩乐!

======= 昌平的邻友圈!=======

图片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即可关注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

家住昌平
欢迎关注家住昌平! 在这儿,咱一起聊聊昌平大事小情,分享周边吃喝玩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