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岁月留声丨筒子楼

科技   2024-11-06 21:38   内蒙古  



找到“度娘”,询问“筒子楼”的定义,她解释说,“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它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这种有着长长的走廊、卫生间和厕所都是公用的房子,其前身是各个单位的办公室或者是单身职工宿舍。今天,无意中在公司的宣传刊物上翻到一篇关于“筒子楼”的故事,看过之后就想分享给大家,因为它记载了一段历史,代表了一段岁月,或许让人记忆深刻。


初次住筒子楼,应是大学宿舍,一住就是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二O二厂,住单身宿舍33栋,直至结婚分房。我于1987年找对象、领结婚证,定下1988年初举办婚礼,当然要有个新房。那个年代,住房还是分配。打分排队是分房的基础,申请人把结婚证递上,工作人员做登记,这就算正式排上队了。几个月后,行管处门口就贴出了公榜的大红纸,上面有我的名字。

供我们选择的房源为4号楼,二O二厂人习惯称4栋楼,其实就是典型的筒子楼。筒子楼是厂里的老房子,是建厂初期设在工人村的办公楼,层高3层,坡屋顶为木质结构。楼内一条走廊贯通东西两端,并将房间隔为阴阳两面,地面全是水泥抹平,太阳一照,如镜子般返光,现在的人工好像已很难干出这样的活儿了。房间是典型的火柴盒,方方正正,每间约十来平米,设一门一窗,窗户为木框,最上面隔为两框,不能开拉。下面两扇可以打开,每扇三块小玻璃。屋门为全木质,几道横框是实木,框芯是三合板。每层有一处公共洗漱间和卫生间。 

我和妻子商定,选了二楼阳面东三户,那时装修房子简单,墙面刷白,门窗用白调和漆刷新一下,水泥地面擦洗干净,一支32W的灯管悬挂屋顶,如此,装修就算完工。我当时买不起家具,恰好三舅在一家建筑公司当经理,就委托下面的木工组帮助加工,记得连工带料是一千多元,这笔账算在父母名下,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以打工挣点钱,历经两年辛苦,总算还上了这笔钱。就是这省钱的家具,结婚典礼前还赶不出来,爱人及岳父母都予以了谅解。这样,结婚典礼时,屋里除了一张双人床,别无它物。

4栋楼的住户,几乎全是先后结婚。进入1989年后,楼道里便相继传出此起彼伏的婴儿啼哭声。记得我们相邻几户孩子差不多都前后出生。东一户是男孩,小名闹闹;东二户是女孩,小名笑笑;我家第三户,女孩,小名凡凡;第四户是男孩,小名宝宝;对门是女孩,直呼刘坷。日月如梭,一眨眼,这些孩子现在应该也为人父母了。但每个孩子儿时的模样,还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

当时,有一道最抢眼的风景线,一群老爷们儿麇集在公共水房里,每人面前一大盆尿褯子。楼下的晾衣绳上,每个白天都有上百块尿褯子挂在上面,如片片白云垂落在院里。

筒子楼里,烧水做饭都用煤油炉子,现在市场里大概已没有这种产品了。炉子就放在各家门口,早、中、晚三顿饭,谁家吃什么,满楼道互相都清楚。有时,要好的两家就合在一起吃,我家与对门就经常合伙吃饭。用煤油炉子,我家还招待过几回客人,简陋并快乐着。

4栋楼的冬天不好过,暖气不太热,数九天时,经常需点个电炉子增温。电炉子上面还可放一个粗铁丝弯成的网格状架子,可以烤馒头片。

在4栋楼住了两、三年后,住进了带厨房、卫生间共14平方米的青年公寓,从此告别了红火热闹的筒子楼。后来,房子不断变大,但这些大房子的印象却越来越模糊。至今,能想得起每个细节的住房,唯有4栋楼。筒子楼于我,那是多半生喜怒哀乐的摇篮。(吴久冰)

“筒子楼”记录了一代人的喜怒哀乐,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更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演变。



考眼力,图中是否有4号楼?欢迎留言!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中核北方CNNFC
邀您了解核燃料元件 塑造中核北方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