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仙人
文章来源:九点书斋
遭罪的生活,不能埋怨别人,而是要警醒自己。
毕竟,你可以这么认为,自己之所以过着糟心的生活,过着操心的人生,就是因为自己。
因为自己不敢做出改变,不愿做那个别人眼里的“坏人”。
于是,自己活得越来越廉价,却偏偏过得越来越疲惫。
哲学家冯友兰曾对那些“爱操心”的人说:
“人自然会走对的路,原不需你操心打量的。遇事便随感而应,这随感而应,通常是对的。”
让自己学会放下,慢慢释怀,当你真正能够放手一切的时候,恰恰是你得到最多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你就会慢慢明白,万事万物都有其中的规律和逻辑,自己瞎操心,其实就是在多管闲事,干扰自己的好运,最终也只会损耗自己的福报。
让自己戒掉操心的习惯,活得松弛一些,哪怕别人觉得自己冷酷无情,你也要坚持下去。
慢慢地,你才能够让自己先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美满,最终才能够有相对应的能力和智慧,给到合适的人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精神寄托。
别操心,别多想
你的确要告诉自己,这么一条铁律:
事情已经发生了,哪怕让你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法弥补和挽回。
说到底,生命的残忍,以及时间的冷酷就是这样,发生了,过去了,一切也就无法挽回了。
所以,如果你还在操心,还在耿耿于怀,还在让自己痛心疾首,其实只是徒劳,不过是付出更大的无谓的代价罢了。
荷兰的一座教堂遗址上,篆刻着这样一条铭文:
“事成定局,没有其他可能。”
事情既然已经成了定局,那么客观的存在,只有一条,没有了别的可能。
所以,自己放下,不去多想,不要操心,才能得到解脱,才会让自己不要陷入痛苦和懊恼当中。
生活永远都是这么现实和残酷,永远不会为了什么事情而甘愿为你停留,为你做出改变。
不管你的地位有多高,实力有多强,事情发生了,就永远地发生了。
就好比说,人人都有生老病死,从出生到走向死亡,这是定律,一旦发生,就无法回头和改变。
就像王阳明告诫弟子的话:
“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
所以,别以为自己操心了,就可以干涉了。
也别以为自己干涉了,事情的结果就能够如愿以偿。
许多时候,你越觉得自己能够改变,但前提如果一开始都是错误的话,那么不管付出怎样代价的改变,都是瞎操心,也是徒劳无功的。
善待自己
人啊,就只能活一辈子。
所以,学会善待自己吧。
毕竟,人活着,其实也是蛮辛苦的,也是很纠结、很孤独、很多烦恼的。
学会善待自己,告诉自己,能放下就放下吧,不能放下的,也尽可能让自己学会放下吧。
毕竟,人的确是除了生老病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要知道,如果总是瞎操心这个,烦恼那个的话,那么每一天对于来说,会过得很焦虑,很痛苦。
而且,你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疲惫,越来越心累,越来越对这个社会,对生活充满失望,没有任何信心。
与此同时,在你埋怨和焦虑的过程当中,你会失去越来越多的东西,而且还有一些对于你来说,本身就拥有,也足够宝贵的东西。
《人性的优点》中说:
“请教我不哭喊着要月亮,也不为打翻的牛奶流泪。”
少操心,别多管闲事,不要插足别人的生活。
学会善待自己,先让自己尽可能好起来,变得阳光,变得正能量起来。
只有这样,每一天你才会过得更有动力和精神,也才会拿出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更好的明天。
做人,千万要少操心
《菜根谭》中有言: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人生选择。
少操心,别管闲事,少说闲话,多做实事。
这样的你,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福气,得到更多的福报。
人生其实很简单,赤条条来,也赤条条走。
让自己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如此,你就会变得快乐一些,更快乐一些。
别没事有事就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不然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阿德勒有一句名言:
“基本上人的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学会让自己放下,释怀,看透,忘掉。
然后,自觉地做好自己,自律地过好生活。
如此每一天,你都会体验到更加美妙而新奇的东西,也能够体验到更加松弛而满足的人生。
往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