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息:2022.2.28官方网站中国网《中国发布丨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 出生率为7.52‰》
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连一个新生命都没有。"这是一位上海产科医生的感慨。当曾经热火朝天的产房如今冷冷清清,孕产妇们的欢声笑语不再回响,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严峻的现实: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危机的阴云已经笼罩城乡。
生育率走低,从哪里看?
回顾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我们会发现出生人口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2022年则骤降至956万,下降了近百万。2023年的情况更加严峻,全年新生儿仅902万,创下历史新低。
这组数字就像一记惊雷,敲醒了我们对生育问题的忽视。人口危机不只是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一种全国性的状况,而且正在持续恶化。
生育率走低,社会将付出什么代价?
一旦生育率持续低迷,人口结构将遭到严重冲击,社会经济发展也将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劳动力短缺无疑是最直接的后果。少子化必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骤减,加剧社会老龄化程度。届时,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将难以得到保障。
教育系统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学校难以招足生源,闲置资源浪费严重。我们已可看到,一些城市的民办幼儿园由"入园难"陷入"招生难"的困境。
与生育密切相关的产业恐将萎缺。一旦新生命锐减,婴幼儿用品、教育培训等产业勢必遭受重创,将带来一连串的就业危机。
更为严重的是,人口老龄化将极大加重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有限的财政资金需要承担更多的养老金、医疗费用开支,而缴费人数的减少将导致收支严重失衡。
生育率持续低迷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潜在的发展隐患。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生育了?
造成生育率走低的深层原因,主要还是受教育水平、经济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教育水平的提高给予了年轻人更多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权。许多人为了追求个人事业发展而推迟或放弃生育,部分女性在职场中也面临"婚育二选一"的纠结。
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让很多年轻人对生育望而生畏。像房租、汽车费用、学费等开支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让他们不得不犹豫再三。
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也深刻影响了年轻一代的婚育观念。一些人将独身生活视为理想人生,不愿被婚姻和孩子所束缚。即便结婚,主动选择无子化的夫妇也不在少数。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出现全面降低,从而引发了当下严峻的低生育率问题。
坚持完善生育政策,改善生育环境
面对人口危机,须从政策和环境两方面着手,为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提振整体生育信心。
在政策层面,要全面落实"三孩"政策的配套举措。进一步加大对生育家庭的物质支持力度,在住房、税收、就业等方面实行优惠利好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生育补贴标准,切实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快建设社区托育服务体系,让家长们安心工作、放心生育。
企业则应该遵循相关法规,维护女性职工合法权益。优化员工福利政策,提供一定程度的生育津贴和产假待遇,设立托育室等措施,让员工们心无旁骛投入工作。
除经济利益外,正面向导婚育文化也同样重要。要积极倡导婚育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社会每个角落都充满欢迎新生命的温暖。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生育率走低若不及时遏制,将会带来一系列沉重的社会负担。不能置之不理、、、、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若本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与此邮箱联系:979359587@.com。
END
扫码关注,永不失联
欢迎转发分享给有需要的战友
编后语:如果你想经常看到我们有关军人、退役军人、军属的内容推送,请将 “自主择业俱乐部”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赞”“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