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和美共富大文章! “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在行动①

政务   2024-10-22 19:40   浙江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艺术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全面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今年,省委教育工委启动实施“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工作,组织149个高校艺术院系党支部,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文化联创、人才共育等方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高校人才培养。


联建成果如何真正让乡村群众可感可及?一起来看“浙”些高校给出的答卷——


党建引领助发展 文旅融合谋振兴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

与营销科学教工党支部


三亩田自然村隶属于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灵江源村,磐安县是山海协作工程中重点帮扶的山区海岛县之一。如何围绕“山海协作共富新样本”提炼浙江窗口的经验,探寻共富道路,一直是三亩田村面临的难题。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与营销科学教工党支部依托文旅数字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服务体验研究等赋能实体产业的专业优势,在省内有组织地联建一批文旅融合特色村庄基层组织,逐渐完善“联动一批基层组织、服务一片地方政府、打造一面示范窗口”的“点-片-面”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新机制,帮扶提升乡村文旅产业运营能力,以文旅融合深度服务浙江树立乡村振兴的示范窗口,逐步形成党建带动“镇村联动、融合发展”山区美丽城乡建设新路子。



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三亩田村地处偏僻,四面环山,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有33户102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与营销科学教工党支部自2016年起,持续8年参与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三亩田自然村的发展。2018年,支部开始协助村庄探索农家乐公司制经营模式,推动成立“磐安县三亩山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提升了村庄的经营管理水平。2020年,支部党员协助村庄开展系列乡村旅游景观与游客接待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村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2023年,以三亩田旅游新村为样板之一,支部系统总结提炼“三生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浙江特色模式与道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2024年,支部入选“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名单,开启联村共建新篇章。经过8年努力,三亩田村发展中高端民宿22家,床位440张,餐位660个,经营户户均年收入达30多万元,展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



协同创新,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为确保联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双方完善工作机制,构建起共建共享的新格局。首先,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及时沟通、协调工作;其次,实施资源共享机制,共享人才、信息、场地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第三,建立互助互动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增进双方了解;最后,建立共同发展机制,推动双方在各自领域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多维赋能,开创乡村发展“新引擎”。支部围绕党建、科研、人才和服务四个方面统筹推进工作,为三亩田村的发展提供多维度赋能。深入调查村庄文旅产业资源,开展乡村文旅业态和地方文化资源调研,为村庄发展提供精准定位;洞察磐安县文旅市场,开展高铁时代磐安旅游市场新洞察和文旅产业迭代战略研究,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链接新东方文旅等多家外部企业资源,为村庄发展注入新动能。在人才共育上,支部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运营农户、文旅MBA学生协同培训,提升村民经营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服务金华乡村全面振兴决策,以乡村运营推动金华市共同富裕战略,践行高校社会责任,相关咨政报告获得金华市领导高度肯定。


艺塑乡村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委、

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党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委、研究生处学科建设处党支部与舟山市定海区盐仓街道新螺头村自今年4月开展结对共建来,不断深化“艺术乡建-艺展下乡-美育支教-设计赋能-手艺兴业”五位一体乡村帮扶模式,通过打造1个乡村美术馆,策划4场专题展览,创作13组雕塑、标志性景观、宣传片,提升37项产品包装、视觉形象等举措,以期打造“海岛艺术第一村”。活动累计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浙江卫视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浏览量累计突破2000万次,引发公众对于环保艺术与海岛生态保护的热议与共鸣。



赋能文旅新业态——打造一个乡村美术馆。面对闲置的乡村艺术空间,支部经过多次协调筹备,策划黄沙乡村艺术馆开馆展“煮海新歌——盐仓街道美术作品展”,“秩秩薪火·光辉历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红色印记主题作品展献礼祖国华诞。至今已成功举办4场展览以及一系列美育活动,让乡村百姓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国家级的美术展览,逐步推动美术馆成为当地“乡野文化的综合体、艺术教育的试验场、人文关怀的桃花源、社会美育的乌托邦”。



提升乡村新景观——创作一系列在地公共艺术。积极对接地方需求,发挥雕塑专业优势及行业资源,助力城乡景观和雕塑创作。为舟山海洋鸟类科普馆设计标志性雕塑中华凤头燕鸥,省委书记易炼红调研场馆时评价:“做得好,做得很逼真”。发挥智库功能,担任专家委员会成员,为定海古城改造项目创作12组标志性景观节点、小品雕塑和平面公共艺术,为古城画上点睛之笔。在盐仓街道体育公园、定海区粮油工业园区、定海区人才公寓等项目中持续发挥专业力量。



浸润社会新美育——策划一系列品牌活动。暑假期间,支部组织3批学生到村开展社会实践,采用跨学科合作模式,将当地儿童奇思妙想通过海洋垃圾艺术创作爆改海岛乡村,举办“小小设计师”美育成果展,在地完成《向未来·新螺头号》等7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作品。实践团成功立项团中央志愿服务项目,创新理念、扎实工作和显著成效受到省局领导高度肯定,获得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通过各类艺术文化活动,将“流量”转化为“游量”“留量”,让原本安静的山村人气满满、活力四射。



助力产业新发展——提升一系列视觉形象。面对粗放的农产品售卖方式与原始的包装形态,支部积极联系美院设计专业的师生团队对农产品开展形象设计,提升包装35款,农产品销售额大大增加。面对新螺头村视觉形象缺失、旅游宣传欠缺的情况,组织电影学院的师生实地拍摄乡村宣传片1部、开展乡村视觉形象设计2组。同时协调对接促成定海区开展“人才咖啡--产品设计专场”活动,舟山市委组织部“航行的支部”logo相关视觉设计,将美院的力量从一个村逐步辐射到定海区和舟山市。



共育人才新合力——联建一支艺术乡建队伍。乡村的发展关键在人,如何培养形成一批有眼界、有能力、有热情的人才队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新螺头村一线担任农业农村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关键少数”重要作用。6月27日,举办乡村美术馆开馆展暨党建基地揭牌仪式,党委副书记孙旭东出席并指导“艺塑乡村”活动。积极对接双方资源,通过党课、讲座、对谈等方式,提升乡村干部和群众美学素养。组织定海区80位村书记、舟山团市委及青年企业家代表、盐仓街道工作人员3批团队来到学校和周边村社,参观学习、交流借鉴“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正大昌”2.0:千年古镇的新生密码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

城乡规划师生联合党支部


“正大昌”位于富阳区龙门镇龙门五村龙门溪一侧,原是一个顶着文保光环的“破败”建筑。如何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找到乡村发展致富的新路径,一直是困扰龙门五村的一个难题。2022年3月,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师生联合党支部与龙门五村党支部开展联村共建,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智力优势,通过健全联建机制、搭建赋能平台、优化实践载体,以“艺术党建”引领“艺术乡建”,推动“正大昌”2.0蝶变跃升,成为龙门区域文创研创的新引擎和新地标,现已发展成乡村发展的“赋能基地”和学生培养的“国情教育基地”,2024年4月龙门古镇获评“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健全联建机制,千年古镇“焕新颜”。针对“正大昌”文保建筑的改造活化,支部建立联学共商机制,以“党员攻关组”“党员先锋岗”为载体,开展课题组研讨、项目探索式应用等共建活动。针对镇村融合度不足、业态发展不清、村居环境一般、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成立多个工作组“挂图作战”,专家教授“揭榜”,青年教师“挂帅”,学生团队“出征”,建立完善定期磋商、跟踪督办工作机制,推动举措落实。在50余名师生党员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3月,文保建筑“正大昌”的修复建设工作全部完成,重新对外开放,前后历时15个月。“正大昌”2.0推出后,不少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十一”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47.24%,龙门古镇成为富阳区热门景点TOP3。暑假期间,来自美国、德国、非洲联盟等500余名留学生前来访学交流,原本“静悄悄”的千年古镇焕发新生机。



搭建赋能平台,筑巢引凤“聚新能”。如何深入挖掘“正大昌”2.0的商业价值,打通致富之路是急需破解的第二个难题。支部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为龙门五村量身定制了“古镇+国潮”的产业升级路线图,成立“国潮社工作坊”学生社团推动设计下乡,打造“龙门国潮”艺术研创产品,通过举办龙门共富市集、开设直播引流等手段,不断激活古镇产业动能。作为浙江省“10+1”规划设计院校联盟永久实践基地(学校牵头),“正大昌”2.0已经成为龙门区域文创研创的新引擎。为进一步推动多元产业发展,支部携手龙门五村打造乡村发展“赋能基地”,建成“正大昌研创基地·集合村·共享中心”,由学院副院长担任“首任村长”,支部党员主动“牵线搭桥”引入政企资源,不断扩大五村“朋友圈”,实现筑巢引凤、引能留能。目前已有7家市场主体入驻基地,现累计营收超300万,预计年底破500万。



优化实践载体,互助共赢“育新人”。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学院党委牵头与龙门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支部以产教融合引领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思政+课堂+基地”模式,推出“新三农”思政讲堂,开展“村校共上一堂课”,着力打造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生态。支部党员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乡建社”,推动省内各高校学生志愿者赴龙门等开展实践调研,相应成果获国家级银奖和佳作奖。省学联驻会主席、党支部副书记、“乡建社”首任社长程正俊,2023年毕业时放弃企业高薪和杭州市区公务员岗位,坚定地选择“走向乡间小路”,成为建设家乡的基层选调生。联村共建以来,支部学生党员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26人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1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4人,培养基层选调生5人,100%实现高质量就业。为进一步解决本土乡建人才储备不足、能力不高等问题,支部携手龙门五村,打造“艺术乡建”科普课堂,探索“艺术乡建”夜校云课堂,持续提升乡村干部和群众的美育素养和共富能力。在支部和五村共同推动下,2024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在龙门顺利举行,吸引输送了一大批创意概念、设计人才。



施光南故里IP赋能“希望的田野”精彩蝶变

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环境设计、

艺术与科技教师党支部


金华市东叶村是民主革命先驱者施复亮和人民音乐家、改革先锋施光南的故里,山林环绕,生态环境优美。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教师党支部深耕东叶村6年,针对该村名人效应彰显度、文旅资源美誉度、产业业态延展度、村落规划合理度等整体性缺乏的问题,尤其是在2017年施光南纪念馆落成之后,未能有效带动东叶村经济增长的困境,充分发挥校内多学科支部联建、校地组织共建作用,以“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的理念,从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重构乡村诗意空间、提升乡村生活水平等三方面系统性打造了施光南故里IP,3期工程建设预期投入金额1亿元。截至目前,东叶村整体规划工程已完成2期,170栋彩色房屋立面改造、时代步道、怀先步道、施光南陵园景观提升、施光南文化广场提升、建筑外立面整治与修缮、“希望之光”源东主入口、慧因路环境景观提升和桃花流水步道等9个项目建设已经完工,“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纷纷落户,东叶村也成功入选浙江省3A级景区村、“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典型个案。



做好“联”的文章,“希望之光”让红色根脉勃发生机。凝练文化之魂是施光南故里IP系统设计的关键。支部联合校内人文学科、音乐学科相关党支部,组成“教授智囊团”,建立理论联学、调研联动机制,互学互促,深挖东叶村村本文脉,创造性提炼出“希望之光”主题,同时将音乐和“桃”产业元素,创新性融入景观设计、文创产品、文化品牌等,从自然生机、和美村居、产业发展、青春活力、文化蕴涵等多个层面建构“希望的田野”精神内涵,施光南故里IP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IP,连续两届入选“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专业组作品。在学校与金华市校地合作协议框架下,支部与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共建项目组,与村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定期会商、协同调研,在统一思想、资源整合、跟踪协调、项目督办等方面攻坚克难,项目组在村中心广场设立“最美的赞歌献给党”党建浮雕,彰显了基层堡垒战斗力、凝聚力。目前,村中心广场也成为各级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入党宣誓点,在支部助力下,东叶村党支部荣获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做好“合”的文章,“诗性景观”让乡村生活步入诗意。打造和美村居是施光南故里IP系统设计的重点。支部注重发挥专业合力,推进与视觉传达、产品设计、城乡规划3个支部、艺术与设计学科八大工作室的深度合作,集成性开展东叶村村景、声景、光景的系统打造,把当地青砖、青瓦、老石板、砖雕等融入庭院空间,把施光南音乐作品设成环境音响系统,用音符音标等元素设计灯杆灯具灯影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情”,美化优化了村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支部也注重发挥群众合力,积极与当地村户、村民对接,开展田野调查、广场对话等活动深入调研村民需求,与村民一起规划了“两环一村多节点”设计方案,外来机动车、旅游大巴通行道的“希望之路”和村民、游客步行休闲的“光亮环路”有效解决了车流、人流混合的交通难题,体现了人本关怀。目前,东叶村入选省3A级景区村庄、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实现年游客接待量达10万人,村集体营收达4000万元,带动农产品销售1000万元。



做好“兴”的文章,“乡村美育”让村域文化呈现活态。乡村美育是一种“呼朋唤友式”的艺术行动,是施光南故里IP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部遵循“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持续生长、逐步带动”的原则,坚持深耕细作,将做“点”的设计项目逐步发展为村域文化活态的全面营造。做亮红色教育,与东叶村党支部成立红色研学基地、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统战活动基地和新农人培训基地,组织师生入村助学、助农、助村,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发动学生党员组建纪念馆、故居红色解说员队伍,提升了流量和热度的同时,培养了一批“知农村、懂农村、爱农村、创农村”的新时代青年。目前,东叶村每年接待游客数量持续以20%的幅度递增,施光南纪念馆、故居年接待参观人数同比增加5000-10000人。做强美育培训,支部专门为东叶村派驻文化特派员,定期举办“艺术乡建”特色沙龙,组织乡村干部艺术素养培训,举办“春泥护花”农村儿童艺术夏令营,为东叶村留下带不走的文化骨干队伍。做特产业业态,助力东叶村开展以“桃花节、采摘节”为内容的节活动和以“合唱节、音乐节、歌曲创作主题研讨会”为内容的音乐文化活动,与村委谋划“桃宝坊”项目,打造“农文旅研”乡村产业新格局,推动村民走上共富道路。目前,“源东桃花”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原森圆曲民宿的入驻补足了业态链条短板,村民实现年均收入逐年10%的提升。


三个“融合”推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宁波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系教师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党支部按照省委教育工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音乐学科专业优势特色,与宁波市东吴镇童一村、舟山市嵊泗县奇观村结对联建,旨在通过乡村人才联育、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开展乡村音乐研究等方式,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升村民文艺素养和感知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协议签署以来,音乐学院教师党支部为童一村创作并初步拍摄村歌《宋韵童一》,用典雅的曲调勾勒出童一村的古韵雅风;开展“秋日来信,当燃有你”太白湖草坪音乐荟、音乐疗愈公益活动等大型活动,成功打造“太白湖音乐节”乡村文化IP,当天线上线下互动达数万人次。同时,深入调研奇观村文化需求与艺术采风1次,基本制定了联村共建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举办赠书活动1次,将数十册雅俗共赏的音乐艺术类书籍捐赠给奇观村,逐渐营造起村民热爱音乐文化的新乡村氛围。



音乐与乡村教育相融合,打造以艺化人新范式。支部党员大力发挥“美育+思政”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资源优势,与村委深入合作开展“乡村夜校”,通过举办乡土音乐讲座、分享会等形式,为村民们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支部充分整合人才资源,推动青年博士成为“驻村艺术家”,为村民举办艺术大讲堂;带领原创红色话剧《初心晨启·宣言》走进乡村礼堂,为当地民众献上红艺精品。支部党员深度参与东吴镇中心小学合唱团、童一村老年乐队建设,引入乐器教学、合唱训练和音乐理论学习等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提升合唱团和乐队专业化水平。由支部成员指导组建的东吴镇合唱团,获2024年鄞州区“歌唱祖国”群众合唱大赛银奖。



音乐与乡村旅游相融合,打造音乐旅游潮IP。支部党员深入挖掘乡村音乐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音乐旅游IP,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联合乡村青年,结合童一村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策划举办东吴镇童一村“太白湖音乐节”,在推高乡村知名度的同时,依托“音乐快闪”“摩友齐聚”“露营集市”为乡村增添新的文化标识,吸引聚集新流量。深入挖掘新乡村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邀请音乐创作人创作录制《流光翠·天童》《时光暖·老街》等原创村歌5首,举办天童四季·自由音乐会、音乐诗会、军民融合音乐会等大型艺术活动5场,吸引游客上万人次。联合学校设计学等专业资源,深度参与童一村村庄标识、乡村绿道、文化礼堂的升级改造,形成天童老街(区)等可观可游可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共享空间,因地制宜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和整体气质。



音乐与乡土研究相融合,打造乡村研究增长极。支部党员深入乡村,躬身实践,聚焦音乐与乡村的深度融合,找准乡村研究新的切入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带领支部成员深入东吴镇老年大学开展调研实践,为留守老人开展“音乐疗愈与养生”活动,该项目获大学生科研重点项目立项。充分发挥音乐学(师范)——全国A+专业资源优势,依托宁波大学江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围绕当地音乐民俗文化、民族民间音乐等开展研究,为乡村文旅建设提供更多理论支撑。《用音乐唤醒乡旅的耳朵——宁波大学音乐学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案例》《音乐乡建、音乐乡见》被中国青年报、凤凰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论文《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获《党的基层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汇编》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


艺韵白石:探索设计赋能的共富样板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研究生党支部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2021年起,浙江理工大学环境设计研究生党支部主动走进学校结对帮扶单位——常山县白石镇小白石村,以学生支部专业实践探索助力共富路径。支部成员针对小白石村存在着的村容村貌陈旧、农副产品滞销等农民“急难愁盼”问题,与小白石村联村共建,以党建联建——服务站——党员先锋为组织路径,围绕IF-艺富核心理念,从共建、共富、共美三个方面推动共同富裕开花结果。



共建平台,探索省际共富的白石模式。立足小白石村现实基础,支部充分发挥环境设计专业特色,积极探索“田园综合体”和“艺术乡建”等模式,近年来组织近200名师生到镇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共建了“乡村振兴党建共同体”“乡村振兴服务站”“常山创意设计实践基地”等合作平台,引进了国家非遗文化“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魏立中大师工作室。在支部党员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自2023年起,通过整合周边如柚香谷景区、不老泉养生度假区等旅游资源,打造的集“吃喝玩乐游养学”于一体的旅游新路线,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全村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同比增长51.5%,实现旅游收入750万元,同比增长48.5%。带动传统胡柚产业深加工产值同比增长28.39%。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与运作,小白石村实现了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推动省际共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白石特色的新模式。



共聚合力,推出设计赋能的白石方案。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如何推动小白石村产业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党支部联合学院各专业党支部组成艺术乡建服务团队——“共富云图”创意工坊师生团队,为当地辣椒、胡柚、素鸡等农产品设计了20余套包装。同时,设计“浙小柚”“赣小榧”等数字IP为浙赣农产品注入活力,策划艺富“U”党员先锋直播站,助推辣椒酱向数字产业化升级。目前,已无偿转让了一套设计包装产权,共交付120余套设计方案,1000余件文创产品,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近40余万元。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支部协助常山县成功申报常山县柚香谷共富果园基地和草坪红浙赣省际共富果园项目。2022年小白石村获评浙江省善治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0万。



共美家园,绘就美美与共的白石愿景。支部联合中国美丽乡村研究院、城乡融合设计研究所等设计服务团队,携手乡伴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杭州麦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系统提升优化了小白石村的空间品质、文化品质和生活品质。支部利用小白石村道路“白改黑”任务契机,围绕小白石村“导视系统缺失、视觉形象单一、步行线路混乱”等问题,对村内道路进行系统化提升,增设村口主形象标识、村内导览牌,完善村内步行、车行道路流线,以切实铺好群众出行的“便利路”促进产业发展“致富路”的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村党建中心广场的升级优化建设工作,完成小白石村道路“白改黑”2000米、乡村人居环境整治6000平方米、荒地开垦200余亩。



责任编辑 | 方柔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与秋天最合拍的“搭子”,当然得是“运动的我们”呀🥳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 拿下冠军,还救了一命!“浙”群师生了不得


» @9.1万考生,本周末全国自考!考前提醒→


» 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办国办印发重要意见

教育之江
传递科学和谐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政策资讯,打造高效教育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