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党建引领“四融一共”,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摘   2025-01-23 13:53   江西  

---------以上是广告--------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丹溪乡丹溪村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游人如织。暖阳下,溪流蜿蜒,波光粼粼,河畔芥菜葱郁,与错落有致的白墙黛瓦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这繁荣景象,正是丹溪乡党委以党建为引领,践行“四融一共”理念,奏响乡村振兴强音的生动写照。

景村融合,打造诗意田园
丹溪乡党委在景村融合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秉持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理念。项目规划初期,深入调研当地地理风貌与人文底蕴,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乡村特色。
在旺地示范点,沿着溪流精心打造了溪边步道、漫水桥、鱼鳞坝等特色景观。溪边步道蜿蜒曲折,引领游客漫步其间,感受自然的美好;丰水期时,漫水桥水流潺潺,充满野趣;鱼鳞坝造型独特,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与周边山水相映成趣。沿河道栽种的5000余株树木花卉,构建出四季有景的生态长廊,形成“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独特风貌。村民赖大爷感慨:“过去这里杂草丛生,如今改造成这么美的地方,周末游客一来,村子热闹非凡,我们的生活也更有滋味。”
占地约130公顷的岑峰酒寨“三产”融合康养基地,是景村融合的典范。6公里的康养步道沿途风景如画;非遗文化展示区传承古老技艺;岑峰窖酒林下陈列馆弥漫着醇厚酒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此外,还有天紫湖水上乐园、摄影创作基地等,为游客提供丰富体验。针对运动爱好者,建设了21纵徒步路等森林探险项目。酒寨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这里既有美酒飘香,又有山水灵秀,未来必将成为远近闻名的康养胜地”。
产村融合,点燃发展引擎
产业兴则乡村兴。丹溪乡党委积极推动产村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服装产业集聚区,7家企业火力全开,机器轰鸣,奏响奋进乐章。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大型服装刺绣机和现代化机车,现实版的“飞针走线”正在这里上演。寻乌县春晖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钟亦辉介绍说:“乡党委高度重视服装产业,不仅扩建厂房、引进先进设备,还牵头成立服装商会和商会党支部,极大提升了产业集聚化水平。”这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还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村民钟大姐开心地说:“以前在家务农,收入微薄,现在在服装厂上班,工资稳定,还能照顾家里,日子越过越好。”
深寻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一片繁忙,一箱箱新鲜农产品整装待发。乡经济发展办负责人介绍:“乡党委整合资金扩建集散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宝铖农业公司,打造‘寻邬果饮’‘丹溪天紫’等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力丹溪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冬日里的高峰“橘乡情”精品示范园仍然呈现出勃勃生机,村民们正在果园里修剪、施肥。该园区共投入460万元,完善了环园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2024年,示范园丰收景象被央视“新闻联播·大美中国”等栏目报道7次,还成功申报“深圳农场”,极大提升了丹溪柑橘的知名度。村支书兴奋地说:“基础设施完善后,园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柑橘品质显著提升,果农收入大幅增长,大家的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果农们满怀感激:“以前柑橘销售渠道有限,价格不理想,现在有了示范园,柑橘不愁卖,价格也更高了。”
“三治”融合,涵养文明风尚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丹溪乡党委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
在上平村,“12355”治理模式成效显著,村庄和谐稳定。村支书介绍道:“大家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村里协调,问题解决快,村民们都很满意。”
在双村村梅子坝的“三治”示范点,通过法治宣传栏、道德讲堂等方式,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村支书欣慰地说:“如今,村民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显著提高,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互帮互助,村子里越来越和谐。”
“旺地之家”将党建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新改建的党小组之家是党员交流议事、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调解室依托“寻乌工作法”,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网格员之家配备齐全的办公设施,共有5支志愿队伍入驻,网格员们每日穿梭在村里,及时发现并上报处理问题。网格员赖大姐说:“我们就是乡村的‘守护者’,走村串户,及时处理邻里纠纷、环境卫生等问题,为乡村和谐稳定贡献力量。”此外,丹溪乡还定期举办“乡村音乐会”“茶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文体活动,增进村民交流,弘扬文明乡风。
城乡融合,共享发展成果
乡党委积极推动城乡融合,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在圩镇建设方面,断头路成功打通,茶园新村建设稳步推进,加油站投入使用,解决了群众加油难的问题。居民感慨道:“以前圩镇基础设施落后,生活不方便,现在变化太大了,生活越来越有城市的品质。”
在照明设施建设上,2024年,丹溪乡通过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县人武部帮扶资金以及企业捐赠资金,新安装路灯100余盏,基本实现丹溪辖区内县道路灯全覆盖。村民梅大叔高兴地说:“以前晚上出门黑灯瞎火,现在有了路灯,就像城区街道一样,出门散步更安全、方便,真心感谢政府和爱心企业。”
借助帮扶单位的力量,丹溪乡的卫生与教育事业取得显著进展。县疾控中心发挥职能优势,定期到乡村开展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宣传活动,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高峰村村民凌大爷感激地说:“以前去县城看病麻烦又费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医疗检查,还能学到健康知识,生活更有保障。”在县教育体育局的帮扶下,辖区内学校获得大量教学设备、图书资料,还新建了许多活动场地,并促成丹溪中小学与岑峰中小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平湖实验学校结对共建,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水平,也让山区孩子能享受湾区的教育资源。丹溪中小学的谢老师激动地说:“教学条件改善了,我们学习提升的机会多了,孩子们学习积极性提高,成绩也进步了。”
此外,丹溪乡积极争资争项,服装物流专线顺利开通,集聚区货运电梯投入运行,森林公园、足球场投入使用,乡村音乐会热闹奏响,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
共同富裕,迈向幸福生活
在“四融一共”理念的引领下,丹溪乡加快共同富裕进程。乡党委政府全面整合盘活集体山林、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建设服装加工厂房、果汁加工厂、茶叶厂等产业项目,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乡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感慨:“以前村里产业项目匮乏,如今这些产业项目落地,村民有活干、有钱赚,村里也有钱干事了,处处都充满生机。
2023年12月,随着第二批协议的签订,丹溪乡所有行政村与深圳平湖街道社区实现“村与社区”结对共建全覆盖。在深寻支援合作的推动下,乡里的农特产品搭上了产销对接的“快车道”。当地的新鲜时蔬、有机大米、富硒红薯、绿色茶叶等农特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湾区企业、食堂、商超。该乡还推进10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驻832平台,2024年各村通过平台共销售农产品超130万元,农产品利润近40万元。双村村供销社负责人张仙发兴奋地表示:“以往村里的特色干货、大米销售渠道窄,现在借助合作进入湾区,销量大增,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都提升了。”
如今,丹溪乡以“四融一共”为强大引擎,在党建引领下朝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大步迈进,一幅幸福美好的共同富裕画卷正在丹溪大地徐徐铺展。



源:赣南红客户端;编辑:刘佛先;初审:吴志琼

复审:黄莉;终审:凌石铭

更多新闻

1.43幅作品获奖公示中……“五福”项山,美呆了!

2.春节能不能放烟花?寻乌发布最新通知……

3.抢!抢!抢!寻乌发放30万元消费券!

4.祝贺!黄建华、严江涛、曾薇!每人奖励6000元国家奖学金!


发布权威信息   展示寻乌形象

回应热点事件   服务寻乌民生
投稿邮箱:xwxrmtzx@163.com


一起转发
并点亮
让更多人看到我们
↓↓


寻乌发布
发布权威信息 展示寻乌形象 回应热点事件 服务寻乌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