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两周年了。两年前的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作出“多种粮、种好粮”等重要指示,为端牢中国饭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两年来,安徽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关于“多种粮、种好粮”重要回信精神以及对安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与使命,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探索出一些可借鉴的好做法好经验。日前,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深入安徽主要粮食产区,采访调研安徽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的创新实践。今日推出长篇通讯《为中国饭碗增“皖”粮——安徽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记》,敬请关注。
2024年6月27日,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两周年的日子。 “我记得你这个安徽太和的种粮能手。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时隔两年,徐淙祥回忆时仍难掩喜悦与激动:“总书记那么忙,国家事情那么多,还记得我这个种粮农民,还给咱农民回信,这体现了总书记亲民爱民的情怀,也体现了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粮食生产的关注。”收到总书记回信的那一天,正巧是这个种粮大户69岁生日。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农抓粮念兹在兹,对种粮农民关爱有加。2011年4月8日,正值小麦拔节孕穗前期,绿油油的麦苗茎秆粗壮,习近平同志兴致勃勃地来到徐淙祥的麦田。当时,路边机井旁长了一棵楝树苗,才刚冒头,不过二尺来高。“听到我种植的小麦最高亩产超700公斤时,总书记抚着楝树苗说,‘要继续攻关小麦丰产技术,为国家粮食生产多作贡献,这棵树苗可以留着,供人们热天劳动时乘凉’。”徐淙祥回忆说。 2022年夏收,徐淙祥承包的1230亩现代农业示范田里,小麦新品种最高亩产达818.52公斤,再创新高。“要向总书记报告!”想起总书记11年前的叮嘱,6月1日,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报告了丰收的喜讯和多年来的科技成果。没想到,总书记很快就回信了,向他和乡亲们问好,“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安徽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拍摄的麦田丰收景象。
“我们都是收信人!”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传递了党中央重农抓粮的坚定意志,释放了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的强烈信号,激励着安徽全省上下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为中国饭碗多装“安徽粮”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当年的楝树苗已长出五个树杈,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它仿佛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希望的田野,见证着徐淙祥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的一季季丰收,也分享着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与底气。 核心是“种粮”。一方面,希望种粮大户“多种粮、种好粮”;另一方面,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多种粮”意味着数量的增加,“种好粮”强调质量的不容含糊,更重要的是“有钱挣、得实惠”,种粮农民日子越过越好。数量、质量、效益,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如何锚定这三个方面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一直寄予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小岗村牌楼。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首站就来到素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的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专程看望受灾群众,了解农业生产恢复情况。他指出,要根据蓄洪区特点安排群众生产生活,扬长避短,同时引导和鼓励乡亲们逐步搬离出去,确保蓄洪区人口不再增多。 一头是粮安天下,一头是民生为大,是两件事其实又是一件事,离了哪一头都不行。 安徽,如何坚决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与使命?如何弘扬以“大包干”为代表的改革创新精神,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大包干” 契约书。 2023年7月26日,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提出安徽发展的新目标——“七个强省”,其中包括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关于安徽工作以及“多种粮、种好粮”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回信精神,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勇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力军的战略部署,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2024年初,一份持续酝酿、系统调研、深入论证的《关于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炉,为千亿斤江淮粮仓画出了“路线图”,制定了“工期表”,吹响了“集结令”。 《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安徽省粮食产能稳定在930亿斤,到2035年,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8115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亩以上,主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彰显。 为确保《意见》落到实处,安徽省专门出台了建设规划,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六大工程,一共安排28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6406.9亿元。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进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精准发力、务实推进,确保工程如期完成、目标如期实现。 这是来自安徽的承诺!是粮食生产上的自我强加压、主动硬提升,也凸显出一个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底气和担当! 830.16亿斤!这是2023年安徽粮食生产交出的成绩单。去年,安徽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较上年增产10.14亿斤,居全国第五位;播种面积约1.1亿亩,较上年增长超30万亩,居全国第四位。 多年来,安徽始终把重农抓粮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稳稳夯实了“江淮粮仓”地位: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全省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 也正因此,人们不禁要问:在“多”和“好”的基础上,“多上更多”“好上加好”还有空间吗?建成“千亿斤江淮粮仓”的任务有多重? 安徽自己清楚,这不是拍脑门决策,更非不切实际的口号,而是基于清醒的认知:虽然粮食产量保持高位,但粮食单产水平仍有待提升。2023年安徽粮食单产377.3公斤/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4公斤/亩。同时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不高,大面积高产稳产基础不牢。 差距就是潜力。安徽农业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知名小麦专家马传喜教授领衔,组织专家组,对安徽粮食生产的增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安徽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可行性报告》,立足全省粮食生产资源禀赋,综合分析耕地面积、耕作制度、品种技术等条件,从因素、作物、区域三个视角系统分析,得出了到2035年安徽完全能够实现粮食年产千亿斤的结论。 要探讨江淮粮仓增产潜力,我们不妨换种视角,从更长远的时空维度、从“人、地、水”的角度来观察考量。 打开中国地图,藏于“鸡腹”的安徽,被两条重要河流——长江与淮河,横切成三个区域,淮河以北的皖北、长江以南的皖南,以及江淮之间的皖中。 北有淮河逶迤,南有长江奔涌。从北到南,不同的水土孕育了迥异的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以及风物风俗。北部多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南边水系发达,以水稻为主。一江一淮,养育了7000多万人民,滋润了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拍摄的淮河两岸的麦田。 有人说,安徽的地形就如同一双筷子夹个碗,南盛米、北盛面。然而,吃饭问题却曾经是这里最难的事。安徽广为人知的故事有不少与土地、粮食有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铭刻了淮河儿女为了吃口饭的苦难记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无徽不成镇”的奇迹原来只是缘于山多地狭、人稠粮少、不得已才出门讨口饭吃的艰辛。 安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紧密而深厚,复杂而多元。他们从骨子里珍惜土地的宝贵、懂得粮食的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一段时期内,这种关系发生了扭曲。1978年冬夜,18位小岗农民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儿,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得以修复。虽然小岗农民的初衷是为了吃一口饱饭,但这正是农民和土地关系的核心:只有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才能吃饱饭。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就像一根充满“魔法”的杠杆,处理好了,发展农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大势能就能撬动。而今,小岗村实施土地“三权分置”,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在新时代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和谐,既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又盘活了土地效益,培育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31家新型经营主体。 不能不提的是,在黄河“夺淮入海”八百年间,“水”成为淮河流域最大的隐患。虽留下“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佳话,但也因两头高、中间低、进水快、排水慢、易憋水的独特地形,而落下“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的恶名。旱涝灾害频发,“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盼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给两岸人民曾带来深重苦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1951年毛泽东同志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此后20年间,安徽全省兴建了淠史杭大型灌区和4000多个大中小型水库。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在根治淮河水患、修建水库过程中,像革命战争年代一样,作出了巨大牺牲,十多万群众搬离家园、十多万亩良田淹于库底。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来到金寨县看望老区人民。 治理淮河流域的一系列举措,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安徽粮食总产量也从1949年的127.8亿斤增长到1969年的186.6亿斤。此后,粮食总产量逐年攀升,一直提升到如今的800多亿斤,饭碗端得越来越稳当。 然而,“水”依然是困扰粮食生产的关键要素。4年前的2020年盛夏,淮河流域再次遭遇严峻汛情,王家坝闸在时隔13年后第16次开闸蓄洪,“上保河南、下保江苏”,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今年入夏以来,包括阜阳在内的北方旱情牵动人心。前些天旱情有所缓解,但如何破解水多水少、旱涝不均的难题?如何持续提升防灾抗灾减灾能力?这始终是粮食产能建设的必答题。 江淮粮仓要朝千亿斤进发,就必须破解“水”的问题。“人为水让路,水给人出路”,进而才能走向人水和谐。未来几年,安徽将在提高抗灾能力、挖掘农田灌溉潜力方面加大举措力度。一方面加快沿淮沿江涝区排涝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实施现代化大中型灌区建设与改造。引江济淮工程安徽境内的最后一级提水泵站——亳州市谯城区龙德泵站。 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处理好“人、地、水”的复杂关系,千亿斤江淮粮仓就不遥远! 如何让可能成为现实?怎样在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动? 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介绍,推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省直各部门将立足部门职责,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种手段,多方面协同发力用好政策工具包。同时,制定明确的量化目标,将粮食产能目标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品种量化分解到县区,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做到可落实、可考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到市县,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耕地是首要考虑的要素。为了耕地保护,近年来,安徽按照中央总体部署,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耕地用途管控,规范占补平衡,牢牢守住数量、质量“双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行走在皖北平原,沃野平畴,除了城市村庄,满眼都是庄稼地。阜阳市每年粮食播种面积1450万亩以上,用不足全国0.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近1%的粮食,自2008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16年超过100亿斤,是名副其实的“百亿斤江淮粮仓”。宿州市已连续20多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去年粮食播种面积1411.4万亩,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灵璧县获评全国小麦、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全省唯一。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安徽是真金白银地投。2023年亩均财政投入2500元,2024年提高到3000元。还制定《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项目评选办法》,树立正向激励导向,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截至2023年底,安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75.2%,比全国高20个百分点。芜湖市繁昌区新港镇新东村千亩高标准农田。 连续5年,安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都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彰,其中2次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去年,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在安徽芜湖召开。安徽“四好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好、土壤肥沃质量好、绿色生态环境好、数字农田管理好)建设经验备受关注。 良田不种粮,违法!2023年11月17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促进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保护的市级地方性法规。 除了护地、建地,如何找地?安徽建立撂荒地、冬闲田动态监测机制,确保撂荒地面积只减不增,沿江江南、大别山等地冬闲田面积逐年减少。落实“耕地找回来”制度,仅合肥去年就指导复耕复种5000余亩。据测算,到2030年安徽可恢复耕地面积424.4万亩。 “种好粮”,良田之外,良种、良机、良法都要一齐上。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对记者说,要不断刷新高产优质纪录,不仅要靠良田,还要靠良种联合攻关,靠良机良法推广应用。接下来,立足粮食作物单产提升空间大,田、种、机、技等要素综合增产潜力大,安徽将以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为主攻方向,全面强要素、补短板、提效益,坚决走好统筹协调综合挖潜之路。 良种是农业的“芯片”。说到种子,不得不说合肥。用合肥培育的种子能够种出多少粮食?答案是:至少能养活2亿人。 合肥种业有多强?数据最有说服力:拥有农作物种子主板上市企业2家、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12家、位居全国第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去年全市种业销售收入达110亿元。 如何为大面积提单产提供更多优质良种?近年来,安徽聚焦打造种业强省目标,支持合肥打造“种业之都”,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为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贡献更多“安徽种”。 荃银高科是个代表。作为中国种业领军企业,荃银高科以良种筑“粮基”,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去年,荃银良种销售4亿斤以上,可产粮食1000亿斤。依靠好种子,杂交水稻市场规模及海外业务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8年前的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放眼望去,村里43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点生机盎然。那年的麦子长得特别好,总书记一看就说,“今年的白馍能吃到嘴里了”。种粮大户程夕兵当时就站在总书记身边,“总书记一再嘱咐我,一定要发展现代农业,还握着我的手,叮嘱我‘要好好干’”。 “总书记的话我永远记在心里,总书记这么关心我们农民,我们绝对不能让总书记失望。”程夕兵说,“现在种地跟过去不一样了,从整地开始,到育苗、插秧、打药、收割、烘干,全都实现了机械化。”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小岗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实施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淮河水引到小岗,彻底解决小岗农业生产“用水难”问题。同时引进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小岗村粮食产能和效益有了质的提升。小岗村稻田。 耕作用机器,种粮更省力。现代化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安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三夏”生产中,去年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左右,今年却只投入17万台左右。这是为什么?重点在高效能上。随着农业机械不断更新换代,不少传统老式的收割机逐步淘汰,经综合研判,17万台左右大型高效能联合收割机就能满足小麦抢收作业。想象一下,2800多亩小麦,6台收割机3天就收获完毕,是什么场面?科技和机械的快速发展让农业效率大幅提升。在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淮河岸边,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 良法方面,安徽经验丰富,比如再生稻“一种两收”、数字农田管理、智能化滴灌技术等。但最有特色的还是:优质小麦、优质水稻专用化。 过去,小麦、水稻生产存在混种、混收、混储、混加等问题。为了破解难题,安徽大力推广优质专用麦稻规模种植,全面推行“单种、单收、单储、专用”的生产模式,每年制作并发布优质专用麦稻生产电子地图,信息具体到种植户、地块、品种、规模等,全社会用粮主体可“按图索粮”。 安徽“按图索粮”的创新做法,优化了供求关系,整体提升了种植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和优质专用麦稻溢价能力。去年,安徽优质专用小麦、水稻面积占比分别达80.4%和88%,平均溢价10%以上,真正实现“好粮”卖上“好价”。小麦、水稻质量等级和食品安全指标近年来连创最好水平。 当下,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安徽从“旁听生”到“插班生”,最终成为“正式生”,如今正在朝“上等生”“优等生”努力。过去十余年间,安徽经济发展由“总量适中、人均靠后”迈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以“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在江淮大地全面起势。 不少人发出疑问:当科技强省走向夺目的前台,安徽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形象会不会渐渐隐去? “重农抓粮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粮食主产省的位置只能巩固不能淡化。”韩俊的一番话表明了安徽落实好总书记指示的坚定决心。 科技和粮食,两个“大国重器”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科技创新不仅不会削弱农业发展,反而能为农业加持赋能,而农业发展又反过来为创新驱动提供着最坚实的支撑。农业受益于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也为科技研发提供着最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美丽的芜湖平铺,看见中国数字农田。在安徽农田的版图上,中国科学院繁昌“伏羲农场”算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其科技感与未来感拉满。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海华介绍,“伏羲农场”以平铺5000亩高标准农田为试点,最大创新是在人工智能决策基础上,结合中国科学院无人作业智能农机和农机具,形成“地块级体验—全程信息采集—实时处方建议—智能精准执行”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在强化农机装备支撑方面,近年来,安徽瞄准产业急需、农民急用,协同推进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培育出一批不错的企业,像中联农机等。位于芜湖的中联农机是中联重科三大战略板块之一,是全球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致力于攻克大型农机“卡脖子”技术,研制适用农机、推广智慧农业。早在2018年,中联重科就开启了借助人工智能赋能农机的步伐,成为国内首家AI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并推出了全球首创人工智能小麦、水稻收割机和植保机。 抛秧机就是中联农机造出来的。抛秧机与插秧机有啥区别?插秧机插下去的秧是需要返青的,抛秧机抛下去的秧是没有返青期的。对比试验表明,抛下去的秧一穴能长二三十穗,而插下去的秧一穴只有十七八穗,抛下去的秧长得好、分蘖多,就可以实现增产。 在中联智慧农业峨桥示范基地,记者看到,主要靠数字化管理,通过智能化设备进行精准管控。配备智能化的滴灌、喷灌系统和温湿控制系统,通过手机就可以直接进行操控。通过计算机采集各项数据,可对环境进行精准调控。5G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种植全程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下一步,安徽将大力推动粮食“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由点连线成面推广应用。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赋能下,粮食生产将向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升级。 到2035年,全省要主推粮食生产“四新”技术120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72%。 在“多种粮、种好粮”过程中,安徽涌现出一批节本增效典型,比如“三中心”建设(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中化MAP、玉米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水稻绿色低碳高产高效等。 “三中心”建设是一项惠农工程。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实施机械强农行动,采用省级财政奖补、部分市县叠加补贴方式,陆续补齐机收、育插秧机械化、粮食烘干等短板,有效解决全省种粮户的后顾之忧。 据安徽各地小麦机收损失随机抽样监测调查和全省30多场机收减损技能比武活动显示,今年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在1%左右,远低于“粮食机收损失率不超过2%”的要求,相当于增收了3亿多斤小麦。 “跟着MAP去种田”,成为阜南县种粮大户的一句流行语。 在阜南县苗集镇,托管服务2500亩麦田的中化现代农业阜南技术服务中心的大屏上,温度、湿度、墒情、虫情等局地小气候数据均能第一时间显示,也能同步到手机APP上。种粮大户无需考虑市场、技术等因素,只需按照MAP技术方案种植。什么时间干什么事,都会提前接到中化农业技术专家的指令。 “600多亩小麦种的都是中化推荐的订单品种,品种产量很稳定。”阜南县种植大户庞连贺说,今年亩产比去年增加10%,收入每亩也多了一百多块钱。加入MAP农场后,种子、肥料等都是统一采购,中化全程免费服务,省心放心。 在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春玉米高产试验示范点,记者见到种粮大户张涛正在铺设滴灌设备。他说,示范点引进的玉米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分段调控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团队发明的,将传统一次性施肥模式改为智能化分段施肥4~5次,同时把种植密度提高到5500~6000株,有效解决玉米提单产问题。 张涛算了一笔账:去年,玉米密植示范点经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测产,最高实收单产1045.63公斤,创安徽玉米单产新高。经测定示范点平均单产747公斤,较其他区域增产约200公斤,单产提升36%。今年玉米长势很好,估计单产1000公斤以上,滴灌亩节水15%、节肥10%以上,亩均增收约360元。 “传统种植玉米在关键需水期时,水量会供不上,同时由于土壤肥力的限制,种植密度有限,现在使用了滴灌种植技术,可以精准供水供肥,保障了植株的营养水分需求,为增产提供了保障。”颍州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斐说,今年将继续试验对比,通过精准调控减肥减药以研究大田高产的节本途径。 种树“卖空气”在中国已然成真。而农民通过种粮食“卖空气”距离也不太遥远了。走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颍上)水稻绿色低碳高产高效百亩示范基地,记者看到农民正在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 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主任王冠军介绍,去年组织专家对该基地核心区进行验收,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当场称重计产。稻谷经去杂、测定水分,折算成标准含水量(13.5%)后,颍上县水稻单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达到1002.5公斤。依据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质、肥药投入情况,测算示范方每亩碳中和14.7公斤,首次实现区域水稻高产、固碳双协同。 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按照“减排固碳、量质同增”总体思路,鉴选氮高效水稻品种,建立相关品种共性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田管、绿色防控等技术,构建沿淮地区水稻高产高效与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模式,实现“三增四减”,即实现亩增产、增收、增碳汇,减少化肥、用水、农药、(碳)减排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模式上的创新增收。比如,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望江县创新推出“水稻套播油菜”模式,实现一年收获三季(2季再生稻+1季油菜),亩均增效500元以上。霍邱县推动稻虾综合种养,既稳定了种粮面积、提升了粮食品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如何摆脱“卖原料”“卖初级产品”的被动局面?如何破解粮食产业链条较短、重头轻尾、头尾脱节的问题?如何顺应国人食物消费升级、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旺盛、品牌意识快速提升等趋势变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是关键。 然而,精深加工一直是安徽的短板,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意味着这个短板必须聚力补齐。 而今,安徽换了新“打法”:仍然种植、养殖,但把“头”和“尾”连起来,下更大功夫抓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做到“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大粮仓、大肉库、大厨房”。 一粒麦稻可以怎么“变形”?有多少种“吃法”?会迎来多少不同的“命运”? 在阜阳市,通过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延伸粮食产业链。在安徽中裕食品公司,从田间到车间,小麦变商品,就地完成“增值”之旅。中裕把一粒小麦转化出10大类、600多种优质产品,如酒精、谷朊粉等,年销售收入100多亿元。 在亳州市,金沙河面业、五得利集团等一批知名粮食加工企业落户,带动113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向优质粮食产区和加工园区集聚,亳州小麦年加工能力达到450万吨。仅金沙河面业去年产值就突破20亿元,带动就业600余人。 安徽70%的粮食产在皖北,皖北不光粮食产量占比高,作物秸秆量也大,但是安徽的整个畜牧业包括肉牛养殖规模还比较小,秸秆饲料化的利用率比例不高。实践表明,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先搞养殖过腹,然后再还田。 经过前期论证后,安徽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稳产增产的前提下,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行动,有序扩大皖北肉牛养殖规模,延伸肉牛产业链,推进秸秆资源过腹转化增值,力争再造一个千亿级的绿色食品产业。 安徽位于中原肉牛带优势区,亳州市的蒙城、利辛、涡阳三县被誉为“中国黄牛金三角”。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亳州立足自身优势,全面做好肉牛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推动肉牛产业振兴。利辛县阚疃镇茆庙村一大型养殖场,饲养员正在喂牛、打扫卫生。
以利辛县为例,全县预留设施农用地1.2万余亩,确保用地保障;申请12亿元专项债、按照“牛用就牛用,牛不用再他用”的原则使用衔接资金,落实资金保障;创建肉牛研发中心,筹备肉牛商学院,为肉牛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涡阳县石弓镇对秸秆收储权进行拍卖,开启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推动秸秆收储向规范化、市场化转变。2022年至2024年,该镇秸秆共拍卖收入310余万元,所有收入均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打捆机将秸秆打捆。 “养出来的新能源,种出来的天然气”。在阜南林海生物天然气田集站点,粉碎后的秸秆,与粗加工的养殖粪污混合,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生产出甲烷含量更高的生物天然气。产生的沼液沼渣,一部分被收回再利用,一部分加工变成生物有机肥和液态肥。阜南县8个生物天然气生产站建成后,每个站点日可处理有机废弃物480吨,日产沼气1.5万立方米,提纯获生物天然气7200立方米,同时发电6000度,促进农业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 “我们主攻稻谷的精深加工。”小岗蒸谷米集团负责人严伟龙介绍,蒸谷米的生产和传统大米生产工艺不同,它是将稻谷进行浸泡、蒸煮、干燥、缓苏冷却后,再脱壳碾制。该工艺提高了大米附加值,可以卖到10块钱一斤。 为确保蒸谷米品质,蒸谷米集团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与种粮大户约定以高于市场价回收稻谷,保障了农民种粮效益。同时,不断完善从育种、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了从“卖原粮”到“卖产品”转变。 “桐城锌米”,因米中含锌量高而得名。近年来,桐城市大力实施“锌”食品工程,制定发布安庆地方标准——《桐城锌米种植技术规程》和45个含锌大米企业标准,着力打造“中国锌谷”。 目前,桐城市已初步形成“中国锌谷”品牌体系,建立了“技术标准—产品认证—产品品牌”质量控制体系。全市富锌农产品开发企业达40家,累计推广富锌水稻标准化种植面积35万亩,生产销售“桐城锌米”2.4亿斤,效益达11.2亿元。 稻米如何变成有机美酒?黄山市黟县七约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许学超分享了他的酿酒之道:只种有机稻米,只酿有机米酒。他在黟县流转种植1000多亩有机稻米,十年如一日专注有机体系构建,实现从原料稻米有机种植到有机米酒加工生产全产业链发展。 一粒稻米改变一个村庄。七约坐落的南屏村,始建于北宋,是电影《菊豆》《卧虎藏龙》拍摄地。南屏村党总支书记程露说,从最初的几十亩黑米种植基地,到如今的300多亩基地,七约不仅免费提供稻种,还以高出市场近3倍的价格回收种植户的稻谷。同时,七约还给村里提供近20个就业岗位,每年组织的米酒节、丰收节等活动都给村民带来可观收入。 向全产业链要效益的粮食产业主体,安徽还有很多,比如颍上县隆原米业、南陵县永兴米业等。他们探索更多粮食精深加工手段,不断优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隆原采用全智能低温大米生产设备,生产的“隆原”“西田坡”等品牌大米畅销全国各地;永兴以“南陵大米”品牌为引领,依托智慧模式实现稻米质量全程可追溯,让品牌成为助农共富的“精彩注脚”。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谁来种粮”正在安徽破题:让种粮农民有钱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2016年以来,程夕兵流转的土地从280亩扩大到近700亩,不仅种植面积增加了,而且机收率还达到了100%。由他牵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集中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农事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 “种地最怕自然灾害,以前遇到一回,多少年都爬不起来。现在买了保险,国家还有补贴,也更有奔头!”程夕兵说,“过去种地是为了生计,现在种几百亩地是致富门道。”这几年,他的女婿也辞掉外面的工作,回来跟他一起干。 72岁的曹仁宏,是平铺镇平铺村人,在当地最早开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因种粮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7岁的曹晶晶,前些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投资1000万元建立智慧育秧中心,用新科技支撑粮食生产。目前,与周边签订5万亩原料供销合同,带动3500多农户奔上共富路。 2023年,曹晶晶的儿子曹钒一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与先辈们一起逐梦田园梦想。他说,未来农业一定是智能化、机械化、规模化,不但产量提高了,还能节约人工成本,干活不用再那么累了,手机上就可以操作。“我们祖孙三代种粮,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跨越。”曹晶晶说。 “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农资补贴,党的惠农好政策一个接一个,不让种粮户吃亏,乡亲们种粮的劲头更足了!”徐淙祥说出了广大种粮农民的心声。 像程夕兵、曹晶晶、徐淙祥这样的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还有很多。而且,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事业已经后继有人。 如何让新老农人们安得下心、扎得下根,很体面地“多种粮、种好粮”? 安徽实施优农工程,各有关方面系统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为激活更多的农业经营主体,去年安徽出台了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打破学历、论文、职称、年龄等限制,开创性地给职业农民评定职称,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新农人”协会,定期开展“‘新农人’下午茶”活动,为农业经营主体排忧解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经营主体生产能力优、示范带动优、经营效益优。 2024年,省级财政仅对30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奖补资金这一个单项就达到3.4亿元,同比增长37.2%。省财政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 徐海波是政策的众多受益者之一。他放弃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妻子的家乡黟县屏山村创业,创建了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和精细化耕作。近年来,有农公司采取联合、流转、托管、入股、代耕代种等方式,对黄山、滁州等市的6个县区35个村共7.15万亩土地进行整合,辐射带动农户1.6万余户。通过“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成优质粮油生产联合体,推动山区小农户及零散土地规模化整合、机械化耕作、全产业链经营和全程社会化服务,粮油等农产品年产值1.5亿元,形成山区小农户向现代大农业升级的“有农模式”。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机服务。
好政策化为真效果。截至去年底,安徽省家庭农场总数达30.3万个,居全国第一位;农民合作社总数达11.6万个,居全国第四位。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他们正是千亿斤江淮粮仓最有力的建设者。 2022年9月,太和县成立了种粮大户协会,徐淙祥当选会长,这两年他积极开展大户带小户、全程大托管的服务。无论是学生到试验田参观,还是年轻人到农村考察学习,徐淙祥和孙子徐旭东都很愿意到场“授课”,他们的愿望是一致的:希望能“喊”更多有头脑的年轻人到农村种粮,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如何‘多种粮、种好粮’”“怎样有效益、不吃亏”“谁来种粮”等问题如何解?答案就在一望无际的麦地稻田里,就在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场,就在一位位怀揣“三农”情怀的新老农人身上……在安徽省巢湖市槐林镇的巢湖岸边,旋耕机在水稻田里作业。 看见情怀使命担当。安徽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和对安徽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去抓。正是义不容辞、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成就了一个农业大省的实力和底气,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为端稳中国饭碗持续贡献安徽力量。 看见精神赓续传承。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文化基因,奉献成为安徽接力传承的精神品格。巍巍大别山,浩浩江淮水,孕育了安徽一批精神,如大别山精神、大包干精神、淠史杭精神、王家坝精神、新时代徽商精神等,能吃苦、敢闯敢试、勇于牺牲奉献等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成为激励安徽奋勇争先的精神力量。 看见实干务实举措。农民种粮多得利,积极性才有保障,粮食生产才能稳步向前。在今年春节过后召开的安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50个被表彰的县区代表坐在前排,县委书记身披大红色荣誉绶带,上台接受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的颁奖。其中寿县、霍邱县等粮食生产十强县的书记们作为第一梯队代表上台领奖牌,尤为耀眼。一连串的举措向基层一线释放浓浓信号,要让粮食主产县区“名利双收”。这必将极大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必将有力地推动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显著跃升、粮食生产条件显著提升、粮食产业效益显著攀升。 看见新型精耕细作。老祖宗留下的精耕细作理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现代化机械装备和高科技手段的加持下,更易实现、更加精准了,可谓是新型精耕细作。一方面,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普及,种粮变得越来越轻松,更简单、更省力了。另一方面,种粮的精细化精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地、种、肥、药全要素精准施策,耕、种、管、收全环节精细耕作,人、技、钱、险全方位精确保障,种粮更专业、更有保障了。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周圩村高标准农田里,农民正驾驶插秧机栽插再生稻秧苗。 皖北,田畴纵横,一马平川,刚播下的玉米和大豆已初露新芽。皖南,葱绿的稻田水波荡漾,秧苗随风轻舞,白鹭、苍鹭在田间觅食跃动。布谷声声、舂锄扑扑,江淮大地上,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在加速,种粮农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中国饭碗一定能更多装“皖”粮!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兰生 白锋哲 李朝民 杨丹丹 刘秋实来 源 | 农民日报
编 辑 | 王可依
本公号由农民日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