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被清退编外人员要面临的困境,其实比90年代的下岗工人更严峻

文摘   2024-10-16 04:25   河北  

hi,朋友。我是老孔,笔名金锁儿,79年生人,20余载打工人。

生活不易,在历史前进的齿轮中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金锁儿愿作各位看官老爷的眼睛,专门分享当下我们民生的那些事儿。

经济下行:被清退编外人员的困境,比90年代下岗工人更严峻

多地开展大规模清退编外人员的行动,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民生问题的专栏作者,我不禁回想起90年代那场席卷全国的下岗潮。


细细比较之下,我发现当前被清退的编外人员可能面临着比90年代下岗工人更为严峻的困境。


PART

1
90年代下岗工人vs当今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90年代的下岗潮主要源于国企改革,而当前的编外人员清退则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一种应对措施。表面上看,两者都是失业群体,但实际上,他们面临的处境大不相同。


1.社会保障:从“兜底”到“自求多福”


90年代下岗工人:


国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培训和岗位推荐 


部分企业提供经济补偿


当今编外人员:


缺乏统一的保障政策再就业支持有限 


经济补偿因地区、单位而异


90年代的下岗工人虽然失去了工作,但国家和企业仍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兜底”措施。而今天的编外人员,失业后往往只能“自求多福”。


2.就业环境:从“机遇与挑战并存”到“寒冬漫漫”


90年代就业环境:


改革开放红利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当今就业环境:


经济增速放缓传统行业遭遇瓶颈 

新兴行业竞争激烈


90年代的下岗工人虽然失业,但恰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再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今天的编外人员面临的是经济下行、就业岗位减少的严峻形势。


3.心理压力:从“集体共担”到“个人承受”


90年代下岗工人:


普遍现象,有“难兄难弟”社会舆论同情理解 

家庭、邻里互帮互助


当今编外人员:


个体化现象,缺乏群体认同社会关注度不足 

家庭压力大,社交圈子小


90年代的下岗是一种普遍现象,工人们能够相互支持。而今天的编外人员往往是“孤军奋战”,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PART

2
如何应对?给编外人员的四点建议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给编外人员以下几点建议:


1.提前规划,未雨绸缪在还未被清退前,就要做好职业规划和技能储备。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为未来可能的转型做准备。


2.拓展人脉,广结善缘在职场中,人脉就是资源。平时多与同事、客户保持良好关系,未来可能成为你的就业信息来源。


3.理财储蓄,未雨绸缪在工作期间就要注意储蓄,为可能的失业期做好经济准备。可以学习一些理财知识,让钱生钱。


4.保持乐观,自我提升失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逆境中找到新的机会。


PART

3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编外人员权益


作为一名关注民生的专栏作者,我认为,编外人员的困境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呼吁: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被清退的编外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支持。


2.企业:在清退编外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员工权益,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和职业推荐。


3.社会:增加对编外人员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资源。


4.个人:提高自身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为可能的职业转型做好准备。


朋友们,你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建议。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个群体,为他们发声,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未雨绸缪。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收藏和转发。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祝大家生活顺利,阖家幸福,财源滚滚。记住,在职场中,唯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右下角你点一个“点赞、在看”

小编打工涨2毛

小编每日编辑不易,若您还满意,可点左下角“点赞”支持小编,或点右下角“转发在看”,感激不尽!

金锁儿直言
优质创作者丨 这里是您职业发展的知识伙伴!我们提供行业动态、职场技能提升、职业规划指导及实用工作策略,助您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注我们,一起探索和解锁职业成功的秘密,打造更辉煌的职业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