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
跨越重重瀚海
化成了新时代青年手中的炬火
……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主席电邀陈嘉庚先生回国,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在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中,陈嘉庚作为华侨首席代表和侨界召集人,先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和第一届全体会议。他在会上提出在全国各中学普设科学馆,在沿海各重要地区设立水产、航海学校,设立各地华侨教育领导机构等七项富有建设性的提案,均被大会接受并交中央人民政府处理。之后,陈嘉庚兴致勃勃的到先后到华东、华中、华南各省区巡回视察,风尘仆仆,行程万里,历时数月,不辞辛苦。
参加开国盛典后,陈嘉庚于1950年2月回到新加坡,5月份离开,经香港回国定居,在停留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印行了《新中国观感集》一书,介绍中国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成就,并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说,让更多的海外华侨了解祖国、认识祖国。
陈嘉庚与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前
回到家乡集美定居以后,陈嘉庚已经77岁高龄。但从1950年到1957年,陈嘉庚除了参加全国政协、人大等各种会议,到各地视察、了解情况、对各方面建设提出意见外,还以实际行动满腔热情地支持各方面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治上参政议政、敢讲真话,坚持真理,始与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对党正确的方针政策,他坚决拥护,一些偏差、错误的东西,他坦陈自己的观点,绝不隐瞒。
中央政府重视华侨工作,在《共同纲领》和新宪法里,都规定呆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陈嘉庚热情拥护,热情号召外华侨多做贡献。周总理关于“华侨多寄侨汇,帮助祖国社会义建设”的号召,陈嘉庚坚决贯彻落实,亲自出面,为国家争取量侨汇。1950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还建议国内组建华侨投资司,有计划地利用侨资发展地方工业。
1954年9月2日,陈嘉庚对《光明日报》记者发表谈话:“台湾中国的领土,解放台湾,是我们的内政问题,任何人都不能否认铁一般的事实······全中国人民都关心台湾的解放,闽南人尤其关心台湾的解放,因为台湾同胞中,很多是他们的血亲。”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中国和印尼解决了双重国籍问题。陈嘉庚发表讲话,坚决拥护和支持这一政策,鼓励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加当地人民争取独立解放、民主自由和维护国家权的斗争,积极参加当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第二,一如既往献身祖国教育事业。
在集美定居以后,陈嘉庚争分夺秒为集美学校、特别是为厦门大学的扩建和发展全力拼搏。自1950年10月起,在厦大扩建工程五年多的时间里,从筹措经费、校舍设计、备料施工,陈嘉庚都全面筹划、事必躬亲、精打细算、一丝不苟。他不辞劳苦,经常亲临工地。由于扩建工程大,便特地成立厦大建筑部。在建筑部的办公室里,有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里面摆着一张单人小木床,一张小办公桌和一把靠背椅,以及一些简陋的普通家具,这便是陈先生来厦大办公、休息的地方。当时厦大和集美之间,交通不便,主要靠海上小客轮来往,有时风大浪急,船上人多,夏天汗臭难闻,老人家坐这种船是不好受的,但他从不计较。王亚南校长曾提议购置小游艇供他使用,但他坚决不同意。
从1951年到1954年,由陈嘉庚先生筹捐经费、设计、监督、施工的厦大建筑面积达62600平方米,共31幢,特别是以建南大会堂为中心,东有物理馆、图书馆,西有化学馆、生物馆的五座建筑更是雄伟壮丽,堪称经典。
陈嘉庚亲自主持厦门大学建南楼群建设
第三,在关心国家建设的同时,关心家乡建设。
1955年8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程结束后,陈嘉庚第三次到祖国各地视察。9月8日至12月26日,北至伊宁,南达海南岛,共访问16个省、区,行程二万五千里。在这次的“祖国万里行”之后,他即着手将参观考察途中的零星记载整理成考察笔记,还写信给毛主席、周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参观考察的见闻观感,反映问题。他把自己的晚年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丹心赤忱,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嘉庚特别关心家乡的建设,对福建的建设提出许多意见。他认为福建要翻身、要致富,首先最迫切的就是要建一条铁路。早在1950年5月,陈嘉庚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就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后来由于抗美援朝,一时未能实现。1955年,陈嘉庚又致函周总理,建议铁路应由杏林修一条海堤直通集美。鹰厦铁路1956年通车后,1957年,陈嘉庚又在全国人大提出建议:“龙岩专区不仅有优良的铁矿,也有丰富的煤矿和其他矿产。要使鹰厦铁路发挥更大作用,就应及早从漳平再伸一条支线到龙岩去。”总之,陈嘉庚的许多建议,对50年代福建经济的恢复和振兴做出重大贡献。
鹰厦铁路的建设场景
第四,继续发挥华侨领袖的作用。
陈嘉庚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被海外华侨拥戴为华侨领袖,回国定居后,他依然是华侨领袖。在新政协第一次全国会议时,被定位为华侨的“首席代表”参政议政。1956年,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他又被推选为主席,并继续发挥在华侨中的引领作用,尽心竭力做了许多有益于归侨以及海外华人的事。
为妥善安排华侨学生回国念书,陈嘉庚积极向中央政府建议创办侨生补习学校。中央采纳他的意见,先后在北京、广州创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他自己于1953年负责筹建的集美侨校1959年全部建成,共26幢楼房,可容纳3000多名侨生学习和生活,被侨胞誉为“侨生的摇篮”。
陈嘉庚创办华侨博物院,是他的又一重要贡献。陈嘉庚先生认为博物馆教育面广,各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在厦门的华侨博物院,是陈嘉庚1956年开始创办的。在筹建过程中,从院址的选定、陈列楼的建设形式、陈列橱的设计到陈列品的收集、购买、摆设等等,他无一不费尽心血。1956年9月,他撰写的《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重要文章,对创办华侨博物院的目的意义、定名、规模等,都作了详细阐述。他还满腔热情地号召归侨或海外侨胞捐款、捐献珍奇的以及有关公私纪念的有价值的文物。
陈嘉庚亲自创办的华侨博物院
陈嘉庚先生一生为华侨、为社会、为祖国做出杰出的贡献,但他对自己的生活要求极为严格,克己奉公,且终生不渝。陈嘉庚严于律已,自奉甚俭,对家人子女也一向严格要求。他常对后辈们说:“你们年青人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单纯看重钱。我的钱是学校的钱,是国家的财富,我的钱不能留给子孙后代。”
1958年,陈嘉庚患了鳞状上皮癌症。1960年10月,陈老的病情趋于恶化,上北京治病,他在病床上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和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的建设。1961年3月起,他多次发生脑痉挛,并伴有点状出血。在病床上他回顾自己的历史和回国后的一切,对他的知心朋友说:“我看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能赶上这个时代,真高兴。”1961年6月19日下午2时30分,陈老预感到自己时间不多了,在孙子和几位好友在场时,断断续续地口授遗嘱,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热爱和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他说:“最要紧的是国家的前途!······人总有一死,早死晚死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国家······我们应早解放台湾,台湾必须归中国!”并交代把国内银行存款三百多万元,全部献给国家。同时还对血亲子孙的安家费作了安排,最后说:“我现在很好,我的事情都交代了,我很安心。”这是爱国老人最后的重要遗言。
1961年6月23日陈嘉庚先生病重时,周恩来总理亲往探视
6月23日上午,陈嘉庚先生的病情突变,发生脑溢血,处于昏迷状态,8月12日,病情恶化,心力衰竭,抢救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8岁。国家给予陈嘉庚以国葬的哀荣,首都各界举行公祭仪式,主祭人周恩来,陪祭人有朱德、陈毅、谭震林、习仲勋等13人,廖承志致悼词。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安葬于集美鳌园。
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陈嘉庚执绋起灵
陈嘉庚一生开拓实业、倾资办学、团结抗战、赤诚爱国,他的高尚情操、优秀品质、伟大精神赢得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名人学者、学会团体等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陈嘉庚的一生贯穿着爱国主义的一条红线,他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漳州校区内的陈嘉庚铜像
身为厦门大学的一份子,我们有幸学习、工作、生活在陈嘉庚的故乡和他创办的学校,能够更好的沐浴他的光辉、感受他的风范、耳濡目染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了解陈嘉庚,学习陈嘉庚,弘扬嘉庚精神,勇担强国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每一位厦大人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图文:《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百年学府 南强之光》、《陈嘉庚精神读本》、部分来源于网络
整理:欧阳华厦
编辑:罗艺丹
责编:校区办 赵明山朗
漳州校区管委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