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网上有人戏称江西省是阿卡林省(网络流行语,消失,或存在感低的代指),即指江西省与邻边省份相比,无论是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还是城市影响力,存在感低。提起江西,更多的人能够记起的只有庐山、南昌八一起义、井冈山等,而江西的现代高等教育,与周边省份相比确实有较大差距。
但是,江西省在历史上曾开书院文化的先河,长期引领中国古代教育,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从唐朝末年到清朝前期,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江西书院文化一直延续了上千年的兴盛与辉煌。
01
江西书院文化历史地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
江西作为我国书院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和发展地,是与其书院的地位、历史规模、悠久的历史、培育的人才数量密不可分。
作为我国古代十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在南唐时期是一所与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由中央政府在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南宋理学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
北宋时期全国书院总计为89所,其中江西39所,远远多于第二名湖南(9所)。到了明代,全国1239所书院中,江西地区就有238所,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清代据光绪《江西通志》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
南宋时期,江西四大书院之一“鹅湖书院”,历史上著名的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开创中国学术自由辩论的先河。
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金榜601名进士,其中吉州占44名,且大多数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白鹭洲书院”学生,几乎占全国录取人数的十分之一,为全国之最。21岁的书院学生文天祥更是独占鳌头!
南宋淳熙十年,宋孝宗赐名鹅湖书院为“文宗书院”;宋理宗亲笔题写了“白鹭洲书院”匾额,悬挂在书院大门上;清康熙皇帝御书"章水文渊"四字门额赐予江西四大书院之一“豫章书院”,使书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康熙帝亲书“学达性天”等八匾额赐于白鹿洞书院。
打开下方视频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骊雅谈文遗
分享好听、好看、有温度的文化遗产故事
视频号持续更新,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文遗就在身边,是我们烟火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在传播文遗时,文遗也在滋养我们
02
江西四大书院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
公元793年(唐贞元年),江西高安人唐朝教育家幸南容创建江西历史上第一所具有教育功能的私家书院“桂岩书院”。
公元890年唐大顺元年,位于江西九江德安县的江州义门陈,其第三任家长陈崇与其子陈衮在本乡紫岩山麓建东佳书院,供陈氏家族后生读书学习一用。自此之后,18位朝官(3位宰相)29个地方官,55位进士等等从此走出。
正因如此,桂岩书院与东佳书院成为了江西书院早期代表,也成为了中国最早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之一。
有学者根据其他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统计,认为江西古代书院足有千余所之多,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仍有85所 。
其中最为著名的江西四大书院是:位于九江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上饶铅山鹅湖书院、吉安赣江上的白鹭洲书院以及南昌豫章书院。
03
没落的三大原因
到清代中后期,江西书院逐渐没落
1、经济转型落后。江西书院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时代的特殊产物,随着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江西地处内陆,自身的经济结构转型相比沿海及江南地区远远落后,传统的书院文化已经无法适应近现代教育要求,书院文化走向衰落已是必然。
2、战争的影响。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叶,江西是战争的高发地。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方,江西是重灾区,人口锐减近1200多万人,经济亦遭受重创。没有良好的经济做基础,文化的衰败不可避免。
3、交通优势的丢失。随着粤汉铁路的开通,导致中国历史上由北而南的大运河——长江——赣江——大禹岭——东江大通道的无人问津。而现代铁路交通与江西擦肩而过,更延缓了江西与近代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融合,江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持续下降,文化的影响力迅速衰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尽管江西书院书院曾经辉煌至极,也逐渐走向衰败,但其深蕴的书院文化依旧传承至今。
你好,我是骊雅!
一名文遗的行者
追寻中华文明的足迹
寻遗、拾遗,
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遗产的美学意境,
探访、整理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