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以“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指出,明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稳预期强信心。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罚没收入是反映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款、没收款、赃款,没收物资、赃物的变价款收入,包括公安、交通、税务、法院、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以及公安、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
罚没收入属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罚没收入占非税收入的比重约1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低。尽管如此,罚没收入关系企业百姓切身利益,一些“过罚失当”“以罚增收”“逐利罚款”事件引起社会空前关注。
比如,今年围绕“远洋捕捞”讨论较多,近期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的一次发布会上披露的“警察私自跨省带走企业家并索取财物”案例,引发关注。
部分个案叠加今年以来非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也引起了社会警惕罚没收入快速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约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10月和11月非税收入增速均在40%左右。
当然,今年以来非税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地方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方式,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从而带动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不过从一些省份披露的数据来看,有的省份罚没收入也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从此前一些地方披露罚没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来看,一种是当年有大案要案结案,法院判决并缴库的罚没收入增加;另一种是公安罚没收入增加。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罚没收入增长等同于逐利执法,但实践中一些地方罚没收入异常高增长也已经引起中央部委警惕。
比如,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必要时进行督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期也公开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跟踪非税收入变化情况,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不得乱收,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李强指出,现在一些领域和地方滥用行政裁量权、执法不公正的现象仍然存在。要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
李强强调,规范行政执法需要常抓不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规则、强化执行约束,不断提高执法能力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今年2月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要求依法科学设定罚款,严格规范罚款实施,全面强化罚款监督。这是中国第一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了规范,旨在解决“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突出的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解读称,这意味着既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又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将有效维护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来源:第一财经 陈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