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李勇对话《新华日报》记者,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政务   2024-11-21 12:51   江苏  


11月21日
《新华日报》整版刊发
区委书记
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的专访
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泉山答卷



全文如下



因山而得名的泉山区,不断向上攀登,近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徐州市和淮海经济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主城区。新征程上泉山如何交出新答卷?11月15日,“75载强国路 强富美高新徐州”采访团来到泉山,专访泉山区委书记,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


记者:泉山区是徐州市经济体量最大的主城区,在市域板块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一步,泉山区如何发挥好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进一步打造城区经济“领头羊”、为全市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李勇:泉山是改革创新之城、开放发展之区。自1993年更名建区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泉山不断成长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在淮海经济区城市主城区中首屈一指。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立足全市体量较大板块、城区核心板块的“双重板块”定位,拼搏奋斗、多作贡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泉山新实践。重点做到“四个一起抓”:


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线上线下”一起抓优服务。泉山有12.8万户经营主体,其中包括5.2万户企业,这是我们推动改革发展、高质量发展最为坚实的依托。我们将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一方面,构建线上服务平台。全面打造供需对接、产品发布的“泉好办”服务平台,汇集政策、科技、人才、金融、中介等服务资源,推动供需对接、要素流动、产品匹配,促进辖区企业优势互补、产业互联、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健全线下对接机制。常态开展“产业对接”活动,强化数实融合、先进制造业、开放型经济、低空经济、内外贸一体化等重点领域企业协同协作、强强联手、抱团发展。建设政校企合作创新联盟,拓宽政银企合作渠道,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中,突出发展园区平台,“三个计划”一起抓强产业。泉山是徐州市唯一既有开发园区、也有科创园区、还有开放平台的主城区。我们重点实施“三个计划”,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第一,实施数字产业跃升计划。更好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北斗导航授时与位置服务创新研究院、360徐州AI大模型应用运营公司等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发展数字经济。立足淮海科技城、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壮大发展数字经济,努力建设淮海经济区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医疗创新应用实验室等,加快构建徐州科技创新策源地。第二,实施都市工业提升计划。坚持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型工业“双轮驱动”,加快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立足泉山经开区,大力发展电子材料装备、高端医疗设备、绿色环保、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支持艾易西等创新企业打造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打造“工业上楼”示范标杆项目。第三,实施创新协同赋能计划。加强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打造专业孵化加速器。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建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与徐州医科大学共建数字医学研究院、新药研发与检测实验室。与中国安科院共建职业健康、应急管理领域国家级实验室,与中消协共建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员职业等级全国认定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在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中,彰显城区经济特色,“里子面子”一起抓兴楼宇。楼宇经济具有高密度、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是城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按照“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的要求,加快泉山百座楼宇拔节生长、集聚发展。一方面,夯实楼宇“里子”,提升贡献能级。紧盯“准亿元楼宇”“准千万元楼宇”,分类培育一批能级高、贡献大的楼宇。根据楼宇功能定位发展特色产业,吸引上下游产业项目入驻,形成集聚效应。支持楼宇企业扩展业务链,优化运营、盘活存量、培育新增。另一方面,擦亮楼宇“面子”,注重主题打造。创新商务楼宇经营开发模式,提高统一经营和单一产权商务楼宇比例,精心打造一批市场欢迎、高端时尚的主题楼宇。灵活采取联合改造、自主提档、市场运作等办法,改造升级一批老旧楼宇,让楼宇旧貌换新颜、焕发新活力。


在建立健全高水平良性招商引资新机制中,推动资源高效配置,“龙头生态”一起抓引项目。按照“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的要求,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质效。一方面,突出龙头项目招商。围绕百思利精密制造等“大块头”工业项目,引进新能源板块上下游配套企业。紧盯中通物流等业界“龙头”,积极引进供应链服务商、物流科技企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等,做大存量、拓展增量。另一方面,构建产业生态招商。探索“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路径,完善“基金招商”新模式,变“给政策”为“给要素”,变“拼优惠”为“拼生态”,促进产业深度扎根、茁壮成长。






记者:淮海国际港务区是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泉山如何依托港务区提升发展水平,打造徐州开放新高地?



李勇: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是全省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立伊始,港务区就肩负着改革探路、创新探索、开放发展的重要使命。近两年,通过改革优化管理体制,港务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欧班列通达欧亚21个国家50个城市,累计开行2000多列,常态化服务企业3300多家,今年港务区所有在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现两位数增长,进出口贸易增长260%。下一步,围绕港务区提升发展,我们将以更加有力的改革举措,大力建设物流枢纽、经济枢纽,全力打造开放高地。重点做好“五个加快”:


加快推动区港融合发展。加快编制泉山区、港务区“区港”融合发展规划,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平台搭建、联动招商等方面,畅通协同发展路径,拓展泉山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构建“1+1>2”的发展格局。


加快完善中欧班列运营。用足用好“市采通”平台和9610“直邮出口”政策,持续拓展“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保税”“班列+市场采购”等新业态。丰富货源品类,拓展班列线路,建设通道体系,培育壮大“以运促贸带产”模式。力争今年开行中欧班列430列以上,规模超过南京,增幅全省第一。


加快壮大开放型经济。依托华润、徐矿等现有产业基础,大力招引与陆港功能优势契合度高、带动性强的龙头型、链主型企业。增强“两仓”、数字贸易产业园等载体效能,持续发展对外贸易。


加快发展徐连铁海联运。推广“海铁联运+抵港直装”、徐工专列、内贸联运等特色服务,强化陆海功能互联互补互进,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


加快建设大宗贸易中心。发挥港口集散优势,聚焦铝锭、电解铜等贵重金属,建设大宗贸易中心,加强与鲁豫皖周边县区合作,推动贸易集聚发展、区域协同发展。





记者:泉山区是徐州市人口最多的主城区,也是民生投入最多的主城区。如何通过改革举措进一步发展民生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李勇:“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们深刻领会“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的政策立意,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做好“四篇文章”:


深化民生领域重点改革,做好“实事利民”文章。坚持实施富民安心、便民舒心、绿色怡心、颐养暖心、安全放心、春雨同心“六心工程”,每年推进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改革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注重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探索社区“大的拆分、小的整合、新的组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社区。泉山60岁以上老人近18万人,占比近25%、主城区最高。我们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优化落实医养结合、生育支持等政策措施,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好“文化惠民”文章。泉山文脉绵长、底蕴深厚,是一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魅力城区。我们将发扬壮大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科技文化等泉山特色文化,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创新文化保护传承机制,加强七里沟三官庙等历史文化遗存发掘保护,协助做好下圆墩遗址等“彭城七里”文脉节点开发建设。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用好淮塔、朱德楼等资源,实施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好“生态养民”文章。绿色生态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美好生活的基础。我们将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擦亮泉山“山水之城”生态名片。制定美丽泉山建设任务清单,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机制,扎实做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狠抓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水源保护规范管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突出黄河新村、淮塔国控站点微环境治理以及柳新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攻坚成效。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深化安全领域体制改革,做好“基层安民”文章。安全是最普惠的民生、托举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我们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以改革促善治、固根基。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安全生产专项治理长效机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责任倒查等制度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巩固拓展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专项行动成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泉山”。





记者:请用一句话概括泉山的改革发展。

李勇:我用4个词16个字来回答——改革争先、开放崛起、发展提速、实干兴“泉”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马宁
制作:晓蕊
一审:高明
二审:王媛
三审:王晶

微泉山
泉山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