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风俗志》有云:“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下元节,是一个被逐渐遗忘的传统节日,一个祭祀亡灵的日子。
中国人讲究“天、地、人”三元一体,分别对应上元、中元、下元三节。
上元节和中元节知之者甚多,而下元节,却不被大众所知。
中国人讲究“天、地、人”三元一体,分别对应上元(元宵节)、中元、下元三节。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
这一天,天上月圆如昼,照彻人间,那些离开的人化作了满天繁星,今生无缘再见,唯借一轮明月寄托哀思。
《中庸》里说:“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不管是祭祀,还是祈愿,都寄托着世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下元节这天,是建除十二神的“成”日。
老话说:“成为天牢固坚守”,意味着心想事成、固守得成。
这一天,对于大多数事情而言,似乎都自带一股“成”的魔力,机遇到了,“成”自天来。
如果你这个月仔细翻看过日历就会发现——公历11月与农历十月的日期,在本月形成了完美重合。
处于农历十月的下元节也是如此:公历11月15日这天,便是农历十月十五。
下一次发生这样巧合的时间点,将会在2030年的6月(农历五月),而公历11月与农历十月再次重合,则出现在2062年。
虽然只是历法编排导致的巧合,并不代表什么特殊寓意,但也让足以这个下元节变得有些特别。
传说中下元节是水官的生日,水官会在这日考察人们的善恶,如果是经常为善的人,则会降福于他,因此有不屠猪宰羊的说法。
这一天同样也有不能说晦气话的习俗,人们相信今天说一些不吉利的话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更何况今年下元逢“成”日吉日,更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下元节下元节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但十月十五同时也是望日,在这个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亲人围坐一起,因此有“深夜不出”的禁忌,以早早回家陪伴家人。
这一天,无论多忙,都应尽量在日落前归家,与家人共度这个意义非凡的夜晚。
农历十月已是初冬,虽然晴天时太阳依旧温暖如秋,水面尚有温度,水下却是寒凉阴冷,此时下水容易伤及身体。
并且古代的大型祭祀节日都放水灯,或在水边祈福等,正是因为在民间传说中,先人都从水中往返,所以这天要远离水边,以示敬畏。
旧时俗谚说:“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民间一些人家再忙都要抽时间做食令,人们用新米磨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
麻腐包子,则是河西大部分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
在下元节这天,人们要在家中蒸麻腐包子作为祭祀用品。
等祭祀结束后,把食物分给孩子吃,讨个“祖宗庇荫”的吉利意头。
老北京过下元节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泥骨朵”。
所谓“豆泥”就是用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而“豆泥骨朵”则是用方言称呼的著名北京小吃——“豆沙包子”,这在今天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了。
支持万年历,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