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 “一元复始”,如何顾护好我们体内“弱小”的阳气、初萌的生机?!

文摘   2025-02-02 07:38   广东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

(添加方式请参看文末指引哈)


立春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节气是天地能量与身体调频的节点,

谁能在节气不断跟上天地转换的频率,

谁就活得更长久,更自在!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立春“三候”曰:



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使得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经过一段时间的冬眠,昆虫开始苏醒,但仍需时间适应温暖的环境。


三候:鱼陟负冰:

陟是上升的意思,鱼儿囚为水温渐暖,所以竞相浮游到水面,但水中仍有未溶解的碎冰。在岸上观看,就如同鱼儿背负着冰块在水中游动。


明日立春,这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岁之首,意味着一个新轮回的开始。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万物从闭藏的状态中结束,进入生长的状态。


中医养生学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为核心,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季节的变化。


“春生”,生什么呢?生发我们五脏的阳气。


立春时节,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可为乙巳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春三月”


春天为万物生命萌发之时,自然界阳气开始生发,人体的阳气也随之生发。


此时,人体的阳气犹如刚刚发芽的幼苗,但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了。


中医学的“春季”指的是“春三月”,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关于春三月的“养生指南”如下: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气通于肝”

春三月的“养生指南”中,为什么说“逆之则伤肝”,而不是伤其它脏器(心脾肺肾)呢?


《素问·六节藏象论》又告诉我们: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肝者,通于春气”,春天正是肝气生发的旺盛期!


春季阳气升发,肝血就容易相对不足,因此春季养生尤重养肝。哪几类人群要重点关注“养阳护肝”呢?


1、肝气虚弱:


肝气虚弱典型表现之一是“手上没劲儿”,中医认为“肝主筋”。肝气旺盛的人四肢灵活而有力,刚刚出生的婴儿大多握紧拳头,就是肝气旺盛的表现。


如果发现自己握力下降,也就是手上没劲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是肝气虚弱的表现了。另外,腰酸、背痛、腿抽筋、指甲干枯在中医看来也可能是肝气虚弱所致。 


2、长期熬夜:


中医认为“人卧血归于肝”。经常熬夜会让肝得不到血的濡养,导致肝郁气滞。 


3、肝火旺:


出现脾气急躁、容易头晕、眼睛和两腮发红、小便黄、口苦口干、睡眠不佳等症状,可能与肝火旺盛,上扬头面所致,这类情况春季调养,事半功倍。


 4、女性人群:


女性有经孕产乳等特殊的生理特点,而这些都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妇科疾病,中医从肝论治,疏肝理气、养血柔肝是常用之法,春天也是调理乳腺的最佳时机。




乙巳年立春养生

春气萌动、万物复苏,既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也潜藏着各种危害,如细菌、病毒等滋生。


初萌的生机,关系到整个乙巳年的健康状态。如何顾护好这“弱小”的阳气、初萌的生机呢?


乙巳年的立春时节,较往年明显寒冷干燥,加之春节期间饮食和作息难免“过度”,此时既考验“冬藏”的成果,又考验“发陈”的能力。


立春养生,两点建议:

  • 宜节制饮食、作息有度,避免过分消耗阳气;

  • 适宜运动和心情舒畅,避免郁遏“升发”之机。




乙巳年立春节气灸

中医认为,“阳气足则百病除”,治病或养生需在阳气上下功夫,方可标本兼治。


艾灸可使艾草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从而使阳气通达五脏六腑。


乙巳年立春节气灸,以固肾温卫御寒、舒肝健脾和胃为宜。


灸友会仍将一如既往陪伴灸友们度过每一个节气,并针对节气特点,结合无为灸临床经验,及时分享节气艾灸调理方案。


根据乙巳年立春节气养护重点,艾灸推荐两组穴位:


被灸/施灸:大包穴+光明穴

自       灸:章门穴+然谷穴




被灸/施灸:大包穴+光明穴


大包穴:脾经之穴、脾之大络,其穴位于胸肺侧肋处,与心、肺、肝、胆之经气相联络。艾灸此穴,既能健脾舒肝、消积化滞,又能益卫散寒、温通心肺



光明穴:胆经之络穴,“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少阳生生之气正应春生之气。艾灸此穴,不仅有疏肝利胆、解郁透热之功,而且有养血柔筋、通络明目之能。




自灸:章门穴+然谷穴


章门穴:肝经之穴,脾之募穴,五脏精气聚会之处。灸之有舒肝益脾、通痞散郁,增益五脏、固本御邪之功,应春升之气。



然谷穴:肾经之穴、荥火穴,肾主水,寓滋水涵木、水火共济之意。灸之有滋阴敛阳、气化温肾、消食化积(顾名思义~燃烧五谷)之功,兼能利湿化浊,是调节女子月经、男子遗精等生殖泌尿系统问题的经验效穴。




点击图片链接跳转


与各地无为灸爱好者交流分享👏

可加入无为灸友会交流群

入群方式:长按以下二维码

或者搜索微信:wwjyhzl,进入交流群



点击下方直接搜索,了解更多无为灸知识



点击下方关注


无为灸友会
以传播无为灸、公益举办艾灸实操营为主,与大家共同探索中医外治技法,致力于推广非药物疗法。我们坚持传递一个信念,把中医外治法融合到生活中,保持一种自然状态,守护自我健康,共同发扬和传承古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