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采访时间:2020年9月3日
采访地点:林州市东岗镇东岗村
访谈节选
出征红旗渠
我这人,一直想去外头。开始搞钢铁,搞了三年钢铁我一直是第三连连长。后来去陵阳,我一直在陵阳待了三年。我们这儿有个大机械厂,我之前在机械厂工作两三年,后来在幼儿园看小朋友,最终才到红旗渠上工作。
我20岁入党。修渠当时都是按队来的,一个队上去几个人都是规定着的。那时候都得依靠劳动挣工分。我是村里让去的,正月十五跟大家一起走了。当时去的是高圪台,住在河岸的豆口指挥部。我去的时候还没有小孩,很利索。当时修渠的有老年人,有青年人。当时都是腰上捆上绳子,头上戴着柳帽。不戴帽子不让上去,因为石头一直往下掉,就像电影上演的一样。
我是25岁开始上渠的,人往渠上一走,家里就不用管了,到渠上就有管的人了。当时修渠确实很困难,吃不饱饭。当时香椿都发芽了,年轻人就去山里摘香椿。吃住都在渠上。当时吃饭都是在食堂吃。修渠时不用从家里带口粮,队里都带着了,就是从生产队里面带着南瓜、萝卜条、粮食米面过来。队里一直有人送,用牲口驮着送过来。不像现在用车拉,那时候都是用牲口,用马车去拉。晚上我们女同志住的地方也不在一块儿,这家给你安排住两三人,那家给你安排住两三人,谁家地方多就多给安排住几个。我住在那小屋棚里,都挤满了吧,算算有五六个人。女的住一块儿。
那时候修红旗渠可难了,就是一个钎子、一个锤子、一个钻,都是人工出力干活。现在再去看看,都是一锤一锤修出来的。1965年4月5日,庆祝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大会在分水岭隆重举行,我参加了通水大典。当时人可多了。看到漳河水引到林县,特别高兴。姑娘们都穿着节日盛装,中学生和青年们骑着自行车。老年人眼流热泪,千年想、万年盼,干旱缺水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漳河水流进来,我们就不用再过水缺贵如油的日子了。看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立在主席台中央,我觉得做这一切很值得。当时去看的老百姓特别多,都拍手欢迎。杨贵说这是全县人民的大喜事,是林县历史上的奇迹。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现在社会发展了,实现了机械化,不用人工出力去做。时代不同了。现在我们这里也不用红旗渠水浇地了。现在都有机井了。要是干旱的话,红旗渠水还能往下放,还都能用。我十几年都没去过红旗渠上了。渠自己去修过,也不用再去看了,都在心里了。我老伴儿当年也去修红旗渠了,他修的是下面这些。他是正月初四去南山上打活水井,打了四五天,就去南谷洞水库了,正月初九去的。当时都还是年轻人。如今,我们那时候的人都不在了。当时陈德鑫在这里领导,我是三连连长,还有西街的梁泽英,都不在了。那时候他们已经四五十了,我才二十几岁。
当时我们一起修渠的时候,工作比较单调。我也不喜欢跟人家说话,都听人家说。我们妇女因为毛主席说的“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备受鼓舞。在渠上,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任务专拣硬的拿,干活儿迎着苦的上,妇女硬是撑起了红旗渠的“半边天”。
修红旗渠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太多的感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己能浇着地了。现在不仅能浇着地,而且交通方便了。听我的孩子们说日子过得如何如何好,心里面是感觉到很自豪的。我们这些人是不怕苦、不怕累的。我们做的是过去不敢想或者想了不敢干的事情,当时只有一个信念,让水尽快流进村里,由此爆发出无穷的干劲儿、无尽的力量。修渠激发的是林县人自力更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许多干部群众,每逢遇到困难时,总是说:“再难,能难过修红旗渠吗?红旗渠都修成了,这点困难算啥?”这就是修渠的精神。这就是红旗渠精神的力量,它一直传承着。
红旗渠精神口述史专栏
初审:莫冬青 复审:王晨钟 终审:刘 芳
学院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