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 王白果:千般苦累不足惧,一心修渠志不移

政务   2025-01-23 20:10   河南  

人物简介


王白果,1941年12月生,林州市河顺镇栗家沟村人。1960年参与修渠工作,主要参与红旗渠总干渠的修建工作,其间成为本村“铁姑娘队”队长。在渠上主要是抡锤、打钎、打炮眼、推车。

采访时间:2020年9月4日

采访地点:林州市河顺镇栗家沟村





访谈节选


饱受缺水之苦

我们全县的村庄可以说有八成都在山上,耕地一般分布在山坡、沟边或者悬崖上,地块很小,不容易耕种,更谈不上灌溉。由于地表水难以有效利用,地下水又开采困难,一旦遭遇旱灾,农作物便颗粒无收。缺水的困境导致农作物产量长期处于极低水平,修渠之前,村民们常常因旱灾而饱受缺粮之苦,很长时间都难以饱腹。

我是家中老大,母亲身体不好,自小都是天不亮就去一里地以外的小泉舀水,有时候甚至是抢水。千辛万苦舀回来的水,根本不够日常所需,吃饭、洗脸、洗衣服,每一滴水都得精打细算地用。洗衣服可不像现在这样,一件一件随时就能洗,需要等衣服攒多了,拿到小泉边去洗。刷锅、刷碗的水也不会轻易倒掉,会留着浇菜,或者给牲口喝。这并不是我们不讲卫生,而是在缺水的困境下,每一滴水都无比珍贵,容不得丝毫浪费。

在战斗中学习

1960年我响应号召,奔赴红旗渠参与修建工作,当时我快20岁了,已经结婚了。我去修的是总干渠,在任村、盘阳、谷堆寺。我们当时打钎五人组成一个班,两人挥锤,一人扶钎。最开始我们也不会,打的时候经常打到手,当时也没少哭。学了一段时间,到后来学会了,也就能熟练抡锤打钎了。

我当时是我们村“铁姑娘队”的队长,虽然我长得小,但我手劲儿大,能吃苦,我们当时还会和男同志比赛打擂台。我的手指已经伸不直了,都是拿着锤子抡的,就是出力出过了。在半山梁打炮眼,是我们“铁姑娘队”的日常工作。每天,上级都会给我们布置固定的任务,比如打多少个炮眼。收工前,会有专人检查进度,完成得又快又好的,会受到表扬;进度滞后的,则会被批评。
那个时候,大家都一门心思扑在修渠上,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刘银良是我们河顺公社的社长,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动工后,他担任河顺公社分指挥部指挥长。那时他还不到30岁,长着一张方脸,身材高大魁梧,是个十足的铁汉子。就是他,带领着河顺公社的3000多名社员,在红旗渠工地上开山辟路。在总干渠最艰险的白杨坡工段和谷堆寺工段施工时,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他和民工们一起商量,革新技术,采用土办法在悬崖峭壁上架起了空运线。这一举措,不仅减轻了大家的劳动强度,还加快了垒砌的速度,让我们成功闯过了一道道天险,提前完成了任务,连续夺得优胜红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当年修渠的时光,没有留下一张合影,但修渠的经历对我来说,记忆犹新。如今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当年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但是,我不后悔。我常常对孙子讲:“我们这一代人吃的苦,都是为了给你们创造更好的生活,你们以后能不受缺水的苦,能有充足的水灌溉农田,我们受的这些罪就都值了。”那时的我,正值青春年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为了早日修成红旗渠,我们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工地上,一心只想着尽快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现在看到红旗渠,我特别开心,经常回忆自己去过的很多地方。红旗渠是我们无数林县人吃苦受累、流血流汗修建的,盼了好多年的漳河水终于流到了家门口,这是我们为之做过贡献的大渠,我心里还是觉得特别的自豪和幸福。



红旗渠精神口述史专栏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典型代表。
团队历时5年多,采访了120多位红旗渠修渠劳模、普通民工及红旗渠精神传承人,整理出近120万字的访谈内容,形成117篇人物口述录。
红旗渠精神口述史,还原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场景,弘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战天斗地的劳模风采。
红旗渠全面竣工已半个多世纪,为弘扬传承红旗渠精神,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微信公众号特开设“红旗渠精神口述史”专栏,从《太行记忆:红旗渠精神口述史》一书中节选精彩内容予以刊出,致敬红旗渠建设者!


本期编辑:李志亮

初审:莫冬青   复审:王晨钟   终审:刘   芳



学院宣传片

学院联系方式



长按关注,给您更多精彩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红旗渠干部学院位于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系安阳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是一所集精神传承、党性教育、宗旨践行为一体的干部培训院校。学院占地47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学习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