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有!点!牛!

时事   2024-10-23 15:56   湖北  


10月11日起

湖北日报重磅推出创意特刊

《襄阳好风日 醉美顾逢时》

今天

系列特刊第九篇整版通讯

醉美谷城 城镇产业双奔赴

聚焦谷城“人、产、城”融合发展


跟着诗词游襄阳


百折西南路,寥闻庞也狺。

野花分曲径,丛林暗前津。

地势遥连蜀,乡音半是秦。

环山如画里,城郭傍江滨。


——徐元英《春游谷城》


金秋时节,凉风习习。周末,盛康镇游人如织,赏花、品茶、看景,其乐融融。

近年来,谷城县委、县政府坚持城乡统筹,推动“人、产、城”融合发展。


谷城县以城区为中心,石花、冷集、盛康、庙滩四镇为支撑的二十分钟城镇圈,聚集了全县86.5%的常住人口,全县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05个百分点,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35家,二〇二三年谷城县位居中部县域经济百强榜61位,石花镇、城关镇分别位居中部地区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第24位、40位。


小县城有了大城市的味道,谷城“双集中”得到省领导高度肯定。


山水环绕,生态县域。


城镇品位——

“有颜值、有内涵”


围绕建成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全省“两山”理论实践示范区、鄂西北交通物流重要节点三个功能定位,谷城将县域划为生活圈、生产圈、生态圈3个圈层。


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关节,推动城镇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兴城,构建“西延、北扩、东优、南拓、中提”的空间格局。统筹推进城乡就业、教育、卫生、文化、养老、政务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建管用“七个一体化”建设。


打通城区2条断头路,新增3条循环路,城乡公交实现全覆盖。实施城区内涝和雨污管道改造、环卫设施配套等工程,完成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谷山公园、粉水公园提档升级,“口袋公园”达26个,停车位达23991个,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


建成年处理生活垃圾18万吨的焚烧发电厂,实现生活垃圾全域收集、日产日清和再生利用。引进东风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年可处置工业固废9万吨。全县建成A级景区式村庄5个,省级生态村69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3个。


湖北省唯一一个被省政府命名的电商小镇,活力满满、人气旺。


为向县城转移人口提供舒适安居环境,谷城高标准规划红石亮片区完整社区、高铁新区、电商小镇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便民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共谋真、共建实、共管严、共评细、共享公”,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治理新格局。


在城区,打造“谷享家·邻聚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品牌,以泰山庙社区盛世滨江府小区等7个小区为试点,实行县、镇、社区、小区、楼栋“五级联动”,构建县委领导、政府指导、部门参与、社会协同、小区自治的治理体系,有效改变了小区综合面貌。


在农村,探索实施“百户网”促自治、“百米岗”促法治、“百分奖”促德治的基层治理模式,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推行爱心食堂、爱心作坊、爱心教室,让老人三餐有保障、留守妇女家门口能就业、孩子放学有人照看。


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年处理各类生活垃圾18万吨、年发电7500万千瓦时的谷城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


产业发展——

“搬不走、稳得住”


谷城以产业生态化发展,建成工业强县、农业特县。


搭建发展平台,打造产业集中载体。2020年,谷城规划建设占地6700亩的化工园区,一期投入11亿元完成基础设施配套,今年可通过D级认证,二期拟扩区至24000亩。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园区占地1534亩,为第二批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成后将拉动投资超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谷城新崛起的化工园区:筑起硅能源、硅材料千亿级产业板块。


培育产业集群,做强“三大主导”产业。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形成铅、铝、钢铁、塑料、硅材料、正极材料6条再生资源闭环产业链,年产值超150亿元。搭建再生资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现已引入骆驼金洋、新金洋冶金等近200家企业,打造500亿级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依托三环锻造、三环车桥、东华机械等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落实“一企一策”,推进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加快向汽车总成、新能源车等中高端环节迈进。目前,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达49家,4家企业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2个产品(前桥、转向节)成为全国单项冠军产品。


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智能化模具生产线。


引进世界500强吉利集团、中国500强兴发集团、中国硅行业10强潘达尔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多晶硅、光伏组件、硅材料等产业。目前,1万吨多晶硅、5万吨硅胶、30万吨硅微粉生产线已建成投产,1亿米有机硅合成革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实施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改提质工程,今年已投资52.24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9个,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6%。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9%。


谷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涂世平介绍,县委、县政府拿出1.2亿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深化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市场主体工作中“办不成”问题备案制度,谷城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进入全省20强。


体系支撑——

“一体化、促互通”


投资3.89亿元的谷城文化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谷城加速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建成电商仓储快递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带动电商从业者近5万人,培育电商主体5300多个,整合主流快递物流企业12家,快递配送成本最低仅1.6元/单,实现物流到村全覆盖。今年力争上行快递单量突破1500万单,农产品上行营业额突破20亿元。


推进联农带农机制普及。推广堰河村农村集体资产价值确认改革经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谷城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盘活农村集体“三资”。目前,全县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11家、市级48家,农村合作社806家。


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发展。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依托县医院和县中医院,成立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区域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


推进“教联体”统筹谋划。将全县77所中小学及72所幼儿园整合成38个“教联体”,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对接武汉三中、襄阳三中、襄阳四中等优质教育资源,高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实行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垂直管理,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37项,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48个,实现城区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覆盖。


推进基层治理机制完备。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对接”,县乡村“三级贯通”,政府工作人员、法律专家、基层党员干部调解力量“三位一体”。谷城县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


推进农文旅融合促发展。常态化开展“五谷深情·留醉谷城”城市营销系列活动,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主政者说



打好“组合拳” 推进“双集中”


谷城县委书记 黄克立


去年11月,谷城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召开,对“双集中”工作进行系统谋划、统筹安排,找准了着眼点、发力点和突破点。


从谷城地理概貌看,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县域功能分区,必须推进“双集中”;从谷城发展现状看,回应人民群众需求,缩小城乡差别,也必须推进“双集中”;从谷城人口布局看,人口主要聚集在城区和4个中心镇,为推进“双集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坚持在壮大产业底盘上发力,构筑“3+N”的产业发展体系,“3”即资源再生利用、汽车零部件、硅能源硅材料三大根植性主导产业,正积极布局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202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00.25亿元,占GDP的40.8%。


坚持在全面提升县城服务上发力。完成县一中和民办汉江高中新建、县三中和县职教中心扩建,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新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县文化中心、谷山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


坚持在大力促进人口集中上发力。2023年谷城县外来人口1.74万人。今年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945人,返乡创业851人,同比增长59.06%。


聚焦“三个问题”,啃下硬骨头。


聚焦钱的问题。建设大财政体系,以国有“三资”清理为基础,成立资产运营公司盘活国有“三资”。目前全县已盘活资产15.9亿元,盘活率70%,已融资到位资金5.9亿元。


聚焦人的问题。出台“谷六条”,在住房、落户、生育、入学、社保、就业等方面吸引人才。比如,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1万—8万元的一次性购房奖补。


聚焦地的问题。乡镇招引项目落户在经济开发区,税收统计归乡镇,投资建设由县级统一负责。利用府院联动机制盘活闲置土地近千亩、闲置厂房近万平方米,引进企业14家。


健全保障机制。30名县“四大家”领导实行“六联一包”,在88个县直单位开展“五个一”创优奖,12个乡镇(开发区)开展结对优胜争夺赛,18个村(社区)开展“富民强村”标兵竞赛,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


谷城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奋力打造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重要支点,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谷城篇章。




襄阳网还有视频号!
欢迎添加!
请点“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这条消息


来源:湖北日报

编发:孔妍

审核:雷闯 褚楠

出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襄阳分社

襄阳网
襄阳最具影响力新媒体,湖北日报襄阳分社官方网站,立足襄阳、放眼全球,发布重大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