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到来,寒假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各种诈骗方式层出不穷,骗子们也在年底“冲业绩”。结合一年来身边同学们的真实案例,推送寒假假期安全攻略——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01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
买卖网络游戏账号、装备、充值脱离正规平台私下交易,是2024年同学们的电诈高发类型,占比30%。到了寒假,好友相聚,难免约一场“魔兽世界”,但是大家在尽情畅玩的时候,要警惕虚假交易:
1.游戏内交易使用官方正规渠道,避免与陌生人进行线下交易。
2.对于声称可低价充值游戏币、装备,高价买入游戏账号等信息,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
3.不要轻易点击游戏中来源不明的链接,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微信、QQ好友。
02 小红书虚假交易诈骗
2024年,同学们在小红书的受骗案例接近20%。不法分子利用小红书发布如中奖通知、超值购物优惠、演唱会门票、兼职等信息,以此为诱饵实施诈骗。一旦与潜在受害者建立联系,便诱导对方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沟通。待受害者支付初步款项后,不法分子便以预付定金、提升信用额度或账号异常等为由,诱使受害者继续转账汇款,随后将其拉黑。
最近小红书在国内外比较活跃,大批外国人涌入,同学们更需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1.对于小红书上来源不明的链接,尤其是声称能获取优惠、奖品或引导下载不明应用的链接,切勿轻易点击。
2.遇到涉及金钱交易、投资、招聘等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多方途径核实其真实性。
3.警惕有人冒充外国人进行诈骗,特别是涉及金钱交易、网友见面,甚至去国外见面工作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小心再小心。
03 兼职诈骗
2024年,兼职刷单受骗案例超过10%,主要以招募兼职刷单、网络色情诱导刷单等方式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诱骗受害人做任务,再以“连单”“卡单”等借口诱骗受害人不断转账。
寒假期间,不少同学准备寻找兼职工作,各种兼职刷单骗局也蠢蠢欲动,大家要注意提高警惕:
1.同学们应通过正规中介寻找兼职岗位,如对方提出缴纳中介费等要求,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对于用人单位无理要求,直接拒绝。
3.任何要求垫资“做任务挣钱”“购买返佣金”的兼职,本质都是诈骗。
4.切勿被不切实际的高薪承诺所迷惑,各种“包接送”“包食宿”的异地、海外的高薪工作不要去!!!
5.不签劳动合同的不要去,正规的招聘必须签订合同,通过合同来保证大家的利益。
04 演唱会、明星、动漫周边诈骗
2024年,演唱会、明星、动漫周边受骗案例也超过10%。不法分子或假冒“内部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或潜伏社交软件混“脸熟”“以逸待劳”虚假兜售门票以及明星和动漫周边,或避开官方平台私下交易。同学们要时刻警惕诈骗风险:
1.购买演唱会门票和明星、动漫周边,务必选择官方渠道、正规票务平台或信誉良好的商家。像在二手交易平台交易时,要留意卖家信誉,不私下脱离平台交易。
2.遇到以明星名义举办的线上互动、抽奖、粉丝群加群等活动,要通过明星官方社交媒体账号核实活动真实性。
3.对于网络上传播的演唱会“内部票”、明星私人联系方式、动漫未发售周边提前预定等信息,大概率是陷阱。
05 冒充客服、冒充好友诈骗
2024年,冒充客服、冒充好友等冒充身份进行诈骗的受骗案例零星发生。虽然同学们对此类型诈骗的警觉性提高了,但是在“过大年”的喜庆氛围内,还是不能放松警惕!!!防范冒充身份类的诈骗,只需要记住一个秘籍:自己打电话,自己打官方电话核实,自己打朋友电话核实!
06 远离电诈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07 “八个凡是”
教你一眼识破骗局
必看!牢记这“八个凡是”
教你一眼识破骗局!
08
七大反诈利器
助你一臂之力
上面的“反诈秘籍”都记住了吗?
当然也不会让你“赤手空拳”
下面这七大“反诈利器”
助你一臂之力!
看视频
手把手教你具体操作步骤
↓↓↓
电信诈骗危害大
防范意识不能少
广大师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提高防范意识
远离电信诈骗陷阱
让我们携手共筑平安校园!
来源 | 党委安全工作部 中国普法
编辑 | 冯源 黄兰芳 崔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