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学术
近日,《天津日报》刊发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理工大学基地研究员,我校管理学院院长王京滨教授文章《数智金融助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内容如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部署,擘画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新蓝图。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必须切实发挥金融“国之重器”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在数智化浪潮下,科技金融的发展催生出了数智金融这一新生态,其能够进一步重组资金链、引育人才链、驱动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从而助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通过数智金融重塑资金链
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具有“双轮”驱动作用,其推动形成的数智金融能够助力洞察客户需求,简化服务流程,促进金融服务降本增效,智能预警研判风险,从而扩大资金投放、精细资金运营、提效资金回笼。数智金融能够促进教育多元主体参与及资源配置优化,引导科技资本体系完善与投资风险分散,推动人才培育资本形成与激励机制的强化。数智技术嵌入金融生态,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凭借信息技术与智慧决策的优势,搭建政府引导、金融支撑、社会参与的数智平台,以小资本撬动大资本,引导资本投入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二要立足“数智金融+N”产品推陈出新,满足教育建设、科技投资和人才培育需求,打造综合化、一站式场景金融服务。
锚定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必须助力科技长跑。一要借助数智金融的科技底色,赋能科技领域投融资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耐心资本营造长期稳定成长环境。二要建立数智化科技保险体系,聚焦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引导各类金融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创新,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服务。
通过数智金融引育人才链
发挥资源集聚效应
数智金融能够深化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统筹教育、科技与人才领域的跨域数据共享,进而突破信息壁垒,支持人才培育、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此外其还能够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赋能拔尖科技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人才制度体系完善与高端人才引进,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
我国的金融文化特色鲜明,重视的是“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因此应该以金融“暖流”润泽人才,推动智能精准扶困,建立涵盖“学业一就业一创业”的综合服务体系,促进教育资道的均衡分布,从而为人才队伍建设供给提供保障。另外也可以建立智慧教育专项发展基金,数字化赋能教育场景,解决实习实训难题,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人才的发现、选拔与培养,尤其是要以高端人才培养为切口,链接政府、平台与创投机构,搭建人才集聚与流通平台。在发挥数智金融助推器作用方面,应聚焦人才挖掘与培养,保障青年科技人才待遇,推动海内外高端人才精准识别与引进,打好“人才+金融”组合拳。
数智金融驱动创新链
增强技术突破效能
数智金融依托数智化集成平台,要加快推动建立全流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丰富金融服务生态与科技创新举措。
首先,发挥金融之力,助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一要打破金融业内壁垒,积极搭建金融一教育一科技一人才协同发展的平台,建立金融智慧决策与核心技术攻关联动的创新机制。二要跑好科技创新接力赛,加强科技领域信息共享,研发专属“股贷债保”数智金融生态产品,完善专营机制建设,为核心技术攻坚提供资金保障。
其次,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一要以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发挥金融资源枢纽作用,为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二要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持续强化金融机构与创新主体协同合作,助力产学研合作,广泛对接高校院所,搭建项目投资工作站与实践基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衔接。
通过数智金融赋能产业链
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底座,数智金融可以助力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的梗阻,促进信息流动、资源配置与生产协调,提升产业链运转效率,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圈,并联通起“创新一产业一经济增长”的全链路径。数智金融加速了教育产教平台建设与专业技能的共享,深耕科技前沿产业布局与新兴产业集聚,增强了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与产才深度融合。
通过数智金融,贯彻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进而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一要充分利用数智技术识别传统产业资金痛点,科学、精准、全面捕捉市场信息,有效满足产业发展金融需求,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要促成“科技一产业一金融”的良性循环,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自主可控,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此外,还必须聚焦数智化转型发展,实现产业金融的双向赋能。一要加大数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智化产融协同服务平台,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与数智化转型。二要搭建技能示范共享数智平台,专项资金鼓励劳模工匠开展“传帮带”工作,充分发挥大国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强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天理学术 | 市“薄膜电子与通信器件”重点实验室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