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关注「明日产品」,硬哲学栏目试图剥离技术和参数的外衣,探求产品设计中人性的本源。
在网上刷到这个话题时,我才想起那根随 MacBook Pro 附赠的磁吸充电线。对我这样经常背着电脑出门的人来说,一根可以同时给手机和电脑充电的USB-C线确实更方便,但这并不影响 MagSafe 的特别之处。我想很多人都赞同,这是苹果的传奇设计之一,它收获的美誉足够多了;但这也是苹果产品中最曲折的设计,两次登台,一次移除,起伏跌宕的产品变更,浓缩了一场由技术更迭引起的冲突。 2006 年 1 月,Macworld 大会的舞台上,乔布斯发布了首台使用 Intel 处理器的 MacBook Pro,也是 MagSafe 技术首次亮相,从此以后,接口这个东西,就与苹果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MagSafe 中的 Mag 是 Magnetic 的缩写,表示磁性的意思,苹果将其作为充电接口的功能,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自动将充电器与 MacBook 吸附起来,在发布时,乔布斯直言不讳地讲: A great little invention.——这是一项伟大的小创新。
这项小创新的伟大之处,源于 MagSafe 的后半个单词「Safe」——不仅让用户更轻松地对接充电器,还通过一个小小的磁吸,解决了电脑的安全问题。 苹果意识到,电脑充电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人们很难始终留意到地面上的这根线,尤其是在办公场所,电脑位置不固定时,这根不起眼的线更容易被忽略。 稍有不慎,充电线可能会带动电脑摔落,或者绊倒路过的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遇到困难时,不妨将目光转移,也许在其他事物的发展历程中,早就给出过更好的办法。 21 世纪初,日本的家用电器得到了空前发展,在这些电器中,油炸锅之类的烹饪设备是最危险的一种——它们往往不像洗衣机那么沉重与庞大,且乘放着高温食物,一旦疏忽大意地拖拽到电源线,将容器带翻,轻则电器摔落损坏,重则造成使用者的严重烫伤。 为了避免发生危险,日本厂商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将原本牢固的电源线接口「松绑」。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先放宽原本严丝合缝的接口结构,再给电源线头与电器接口安装上磁极相反的磁铁,成为一个磁电源连接器。 这样一来,能保证使用时电源线的稳定连接,也能保证出现电源线出现意外受力时,可以及时与电器断开,防止拖拽造成更多的损失。 苹果将磁电源连接器的思路应用于 MagSafe 的设计中,通过磁吸结构替代传统紧密的接口,既能确保充电线稳定连接,又能让线在受力时及时断开,保护电脑与人的安全。推出以后,MagSafe 大受追捧,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这个方便又安全的小设计,纽约时报、彭博社的科技专栏作家与记者、工业设计师与评论家都对 MagSafe 表示高度认可。这并非是因为一个拥有磁极的接口有多么震惊世界,在 MagSafe 之前,电脑充电线带来的风险就像是隔靴搔痒——问题虽不至于致命,但总是让人感到不适和烦恼。它就像鞋里的一粒沙子,不会让你走不动路,却总让你走着不舒服。 而苹果,用一个巧妙的设计,教会了所有人怎么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也正是乔布斯与 Jony Ive 这对黄金搭档的理念:
让科技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适应科技。
让人们用得更舒适的设计,与改变世界的设计一样伟大。 2012 年,MagSafe 迎来了第一次改版,随着 Retina 显示屏的 MacBook Pro 推出,备受大家喜爱的 MagSafe 也迎来了迭代,这一次更新主要是设计上的变化,为了适应更薄的 MacBook 机身,MagSafe 2 也变得更加轻薄。 转眼 2016 年,这是 MagSafe 的十周年,在苹果的传统里,这一年的 MagSafe 无疑是主角之一,所有人都更加期待这个令人上瘾的小玩意会有什么新变化。没想到最受欢迎的技术却最坎坷,MagSafe 迎来了被全线移除的命运。这一年的苹果大改 Macbook 机身设计,在这次改动中有一个极其激进的决定——去掉 SD 卡槽、HDMI 接口,MagSafe 也不例外,从此,MacBook 机身上只剩下了或多或少的 USB-C 接口。 USB-C 是一个足够先进的接口规格,这毋庸置疑:一个接口,两面可插,并且可以承担充电、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等任务,同时也有更高的供电能力,最重要的是,苹果认为未来是属于 USB-C 的。但是,这样的激进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未来何时才来?在彼时,几乎所有的电脑外设都还在使用 USB-A 接口,鼠标、键盘、数据线以及 U 盘,这些存量市场庞大的设备,跟不上苹果的节奏。 换而言之,被苹果赶鸭子上架的 USB-C,还远未成为数码产品的「基础设施」。 我们可以用另一个例子来印证此时 USB-C 的登场将面临多大的阻力:1880 年的时候,托马斯·爱迪生的直流电系统已经广泛应用,是当时的电力基础设施。此时,尼古拉·特斯拉和乔治·威斯汀豪斯声称自己的交流电系统更高效,能够传输更长的距离,并在 1893 年的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上,用交流电成功点亮了整个展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技术优越性,足以象征未来的电力发展方向。但由于不兼容,交流电也硬生生花了足足四十年的时间,才战胜了直流电,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成为城市电力的主要形式。 直流电系统,就像如今的 USB-A,是当时的标准和依赖;而交流电就像 USB-C 接口,虽然更先进,但凭苹果一家,很难在短时间内需要时间和适应期来取代旧有的标准。许多媒体与用户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并在 MacBook 机身接口的大一统的第一时间表示了反对——虽然 MacBook 在设计上迎来了更简洁的机身,USB-C 也确实更先进,但用户使用 MacBook 的成本会进一步提升: 只保留 USB-C 接口的决定过于极端。它将用户推向了一个充满转接器的世界,使简单的任务变得异常复杂,这是不必要的。
一语成谶,这段评论精准地预言了接下来近五年 MacBook 用户的使用现况:常常一个 USB-C 接口用于充电,另一个用于连接一个累赘的拓展坞,方便使用各种外设,例如 USB-A 接口的鼠标、SD 卡或是传统 HDMI 接口。外挂的物理部件,没有一刻不膈应追求优雅与简洁的苹果和用户。 而 MagSafe 的移除,只是这场技术更迭的缩影之一罢了。时间来到 2021 年,在大家的呼声下,传统的 MagSafe 终于在 14 寸与 16 寸的 MacBook Pro 上回归,用户可以在充电时,找到久违的舒适感。 不过,这场五年后的回归,MagSafe 的处境已经不太妙了——还是与技术更迭有关。 MagSafe 出生于个人智能设备大进步的时期,2006 年的 MacBook 使用了英特尔 Core Duo 处理器和集成显卡,这些组件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功耗相对较高,加上屏幕和其他硬件组件在功耗控制上也不如后来的 SSD 和节能型显示屏,整体能耗还是偏大。这导致当时的 MacBook 电池续航时间通常在 4 到 5 小时之间,如果观看视频、运行高负载应用的话,时间可能会进一步缩短。 这个特征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代 intel MacBook,比如我的 i9 MacBook 就存在续航血崩的问题(对,就是梦幻单管压 i9 那一代)。但是,在 M1 芯片之后,MacBook 的续航已经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充电频率的降低,与外出使用的持久性提高,使得 MacBook 因为充电线意外拉扯而损坏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最初困扰人们的使用场景正在急剧变少。 与此同时,MagSafe 的这次回归,还面临着另外一个敌人。Jony Ive 离开后,他的接任者 Evans Hankey 挑起设计大梁,将 MacBook 上曾经一口气砍掉的功能接口全部还了回来,SD 卡、HDMI 接口以及 MagSafe 又重新各司其职。但问题是,离上一次 MagSafe 的移除,又一个十年快过去了。这些年里,USB-C 已经凭借较高的规格开始在庞大的外设市场中普及开来,用户已经习惯了这个接口带来的便利,甚至连往年坚守 Lighting 接口的 iPhone 都在各方的压力下使用了 USB-C 接口。在接口统一以后,用户只用一根线,就可以完成电脑、手机、耳机的充电,这样的便利性,让部分用户已经不愿意再带一根 MagSafe 充电线出门了。 几经周折,在续航增加与接口大统一的环境里,回归的 MagSafe,隐隐约约陷入了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境地。它曾经以创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为充电头的形态带来了全新的可能。但当新的技术范式出现,仅仅是形态创新的 MagSafe 也逃不过被新范式取代的可能。产品形态的创新,在技术规范的普及面前,总是有其限度的,其寿命取决于技术规范迭代的周期。当一项技术不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时,用户自然会拥抱更好的选择。而一套技术范式能否普及,关键在于其基础设施的数量。MagSafe 的更新或者消亡无可避免,但从消费者角度,这种创造力的竞争总不会是坏事。 上周发布的的 Mac mini M4 有一条让我留意的消息:在 Mac mini M4 上,苹果去除掉了所有 USB-A 接口。我看到这条消息时,不由得想到了 MagSafe 曾经的曲折。没错,USB-C 已经足够普及,大多数用户在使用 MacBook 时,接口问题已经不似之前那样如鲠在喉。但 Mac mini 太特殊了——比起 iMac 与 MacBook 的高集成度或移动属性,Mac mini 更注重性价比和扩展性。 也正是因为对 USB-A、USB-C 等多种接口和外设的兼容,Mac mini 才能在各种专业生产场景中大放异彩,成为 Mac 家族当之无愧的生产力工具。此时,去掉机身上仅剩的两个 USB-A 接口的做法,无疑会限制 Mac mini 的使用场景。 这次改动,是 USB-A 的生态寿命的确抵达了终点,还是苹果再次企图通过牺牲用户的需求来展现自己的高瞻远瞩,你认为呢?瑞士卷怎么分?我把这个席卷全网老公的问题抛给 12 个 AI,只有它最暖心
iPhone 的灵动岛终于要缩小了,靠的竟然是一块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