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育献终身
情系公益践初心
屈凤芝,辽宁沈阳人,196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朝阳区日坛实验学校副校长,从事教育行业40余年,退休后担任望京西园三区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
深耕教育,育得桃李满园香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屈凤芝不免感慨万千,思绪丛生。“那是我一生都难忘的时期,太艰苦太难熬,好在都过去了,过去了......”1937年,屈凤芝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7岁时母亲离世,父亲参军,她便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当时正值外敌入侵,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战火纷飞。“那时候家里人都被发配到日本工厂劳作,不给发工资,只给一些能兑换商品的券,当时米饭是经济粮,只有日军才有资格吃。我们平时只能吃豆渣饼,饿了就掰一口,是吃不饱也穿不暖,还要看日本人的脸色,没有一点儿作为人的尊严。”
幼年时期的屈凤芝便亲眼目睹了日伪政府的残暴恶劣,深深体会到屈辱和痛苦,她在心里发问: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国家,不做亡国奴?带着这样的疑问,屈凤芝在日后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考上大学,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而读书。
🔼 屈凤芝(中)高一时与同学合影
1953年,屈凤芝的爷爷奶奶相继过世,16岁的她不得不独自生活。“那个时候,我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考上大学。”但当时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支付学费,老师便帮她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屈凤芝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把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费在了学习上,最终如偿所愿,顺利考入了大学。“除了我个人的理想和信念,还要有国家的资助、学校和老师的帮助,才能让我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完成我的学业,我心里是无限的感恩,没有党没有国家就没有现在的我。”屈凤芝说道。
🔼 屈凤芝(前排中间)与大学同学合影
1963年,屈凤芝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应当时国家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参与了下乡务农活动。一年后,屈凤芝被分配到了八里庄中学初中部任教(今朝阳区日坛实验学校),成为了一名“屈老师”,开启了她贯穿一生的教育事业。由于大学期间已多次参与教学实践且理论知识充备,即使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屈凤芝心里对于教书没有任何胆怯和畏缩。然而,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育人”对于屈凤芝来说似乎更具有挑战性。“学生是多种多样的,你不能用一套模版去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作为一名“新”老师兼任班主任,屈凤芝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了解清楚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材成人。因此,屈凤芝总是抽出时间到学生家里家访,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屈凤芝毫不吝啬地进行援助。“我上学的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帮助了我,现在我当了老师,对于这种家庭的学生更加感同身受,虽然每个月工资也不高,但是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我心里会踏实。”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屈凤芝则给他们“开小灶”,把他们叫到家里补习功课,为他们做上一桌子饭菜,帮他们补鞋子和衣服,真正做到了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 屈凤芝(前排中间)与学生合影,前排右一为卢玉华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屈凤芝的班上有11名学生顺利考上大学,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学生,也有在大专院校、纺织工学院就读的学生。当时,有一名学生叫卢玉华,是班里的生活委员,心灵手巧,动手能力较强,但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读上理想的大学,对自己的人生非常迷茫。屈凤芝得知后便主动与其谈心,鼓励她发挥自己的特长,“曲线救国”。在屈凤芝的安抚下,卢玉华重新树立信心,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顺利入职了报社,从事排字员的工作,后来担任报社编辑校检室主任。在卢玉华的心中,屈凤芝是恩师,更是至亲。每当卢玉华心里遇到困惑,屈凤芝便会与她交流,帮她解开心结。
🔼 屈凤芝与毕业多年学生合影
提到自己的学生,屈凤芝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欣慰的笑容。“我和很多学生都保持联系,也时不常地会聚一下,看到他们过得都不错,我心里也高兴。”从教几十载,屈凤芝把所有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平时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学生离校多年,仍然挂念,为学生的人生之路指点迷津。而学生们在提到这位老师时,都是充满着感激,很多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屈凤芝取得联系,有的甚至不远万里专程到北京看望她。屈凤芝用行动证明了“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教师则是那把开启钥匙的人”。
热心公益,初心不改映丹霞
🔼 屈凤芝(第二排左三)参加中国狮子联会组织的志愿活动
1992年,屈凤芝从学校退休,现已耄耋之年的她已经从事社会公益30余年。30年来,她投身公益、躬行不辍,以慷慨奉献的精神书写下无私无悔的大爱篇章。2015年8月的某一天,屈凤芝的女儿在网上看到一个关注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的培训项目——“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活动,便立即告知母亲并为其报了名。没过多久,屈凤芝的申请就通过了。得到确切接待时间后,屈凤芝一家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忙活起来,认真筹划一天的行程安排。
🔼 屈凤芝(左三)参加中国狮子联会组织的志愿活动
当天上午,屈凤芝全家早早起床,驱车前往酒店,接到了来自甘肃的乡村教师温英兰。“当时心里很激动很期待,见到她本人的时候,又很心疼,心想一定要带她好好玩玩。”拍照、景点打卡、吃老北京美食……一天的行程很快结束了。送温英兰去机场的路上,屈凤芝还特意为她买了两盒稻香村点心,让她带回家。在分别的时候,温英兰紧紧抱住屈凤芝,对她说:“阿姨,我舍不得您,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您。”虽然一天的相处非常短暂,但屈凤芝的心里充满了不舍与难过,忍不住落泪。“一定还会再见的,有时间你就过来,我一直在。”屈凤芝拍了拍温英兰的肩膀说道。
🔼 屈凤芝(前排右一)与家人一起参加中国狮子联会组织的歌咏比赛
温英兰回到甘肃不久,为屈凤芝寄来了自己的家乡特产,感谢屈凤芝一家对自己的热情招待。当时,屈凤芝用微信回复了温英兰,表达了谢意,并没有选择回礼。因为她知道,回礼只会增加温英兰一家人情往来的负担。
🔼 屈凤芝作为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组织党员学习
在那之后,屈凤芝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到温英兰的家乡看看,希望能够为乡村脱贫和教育贡献一份力量。但由于年岁渐长、身体情况等因素一直未能实现。直到今天,两人也没能再见上一面。“我们知道彼此的心意就够了,我心里对她有美好的祝愿,希望她无论在哪里,都能够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屈凤芝笑着说。
🔼 屈凤芝的女儿也加入了中国狮子联会
在屈凤芝的言传身教和熏陶下,她的两个女儿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小到帮助社区捡垃圾、桶站值守,大到参加“中国狮子联会”,对残疾群体、困难家庭施以援手。慈善公益已经成为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她们的眼里,母亲是一位善良、真诚的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工作者。“我妈跟着我们去了不少地方做公益,去河北山区助学、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春节给老人包饺子,妈妈总教育我们要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也确实做到了。”屈凤芝的小女儿说道。
🔼 屈凤芝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在社区里,屈凤芝则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担任着多种“职位”。作为楼门长,她积极调解邻里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充当楼里的“调和剂”,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作为社区志愿者,她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热情服务。作为居民的“心理咨询师”,她悉心倾听居民的心理诉求,为邻居排忧解难,耐心地开解和劝慰。而这一切,在屈凤芝自己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是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做到的事。
从风华正茂到鬓角飞霜,屈凤芝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经历了动荡岁月,仍初心不改,坚定信念,从未停止脚步,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这就是屈凤芝,一位可敬、可爱、可亲的老党员。
风雨不改来时路
从满头青丝到银发生辉
老去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信仰
让我们一同
向坚守初心、信念如磐的
老党员致敬!
版权说明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
一键关注“望京新语”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
可以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好看”再走哟
转发到朋友圈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谢谢小伙伴儿们的支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