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隶书《扬雄传》
在他54岁时,嘉庆皇帝颙琰嗣位,为避“琰”字讳,邓石如乃以字行,又号“顽伯”。因其长期负笈(指竹制的书箱)横肩,遍游天涯,故又自号“笈游道人”。康有为评他的书法篆刻为“千百年来第一人”。
从一个“少产乡僻,眇所见闻”的穷孩子成为著名书法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他的刻苦好学。
他年少时以白居易为楷模,惜时发奋,习书、写作、刻章,致使手腕起茧。但因家境贫苦,买不起碑帖和书籍,于是他从17岁始,以书法、刻印鬻艺出游,以寻求书刻艺术的“群书”。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穷困的境遇没有阻止邓石如寻求书刻艺术的决心,他甚至在62岁时还登上泰山观碑。一次游黄山,踏遍三十六峰,见怪异而具情趣的石块,他感到对治学有所启发,就贮装了满满两大囊。
为了减轻负担,他竟然抛弃行李,但重负仍压得他足破肩肿。担石归途路经广德,市人皆笑其迂腐,而他依然扬扬有喜色。40多年的刻苦寻求,邓石如不仅通过临摹古人碑碣吸取了必要的养分,而且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中,进一步锻炼了书刻技巧。
求艺的路上,他得到了正直、热心肠人的帮助。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一天,邓石如在寿州(今安徽寿县)为寿春书院诸生刻印、书扇。该院主讲梁谳见到邓石如的作品后,连声赞道:“此子未谙古法耳,其笔势浑鸷,余所不能,充其才力,可以䮚轹数百年钜公矣。”
当梁谳得知邓石如学书刻印的苦衷后,非常同情,除直接给予指导外,还将邓介绍给江宁的朋友梅镠。梅镠家中藏有“秘府异珍”和秦汉以后历代的许多金石善本,虽家道中落,仍接纳了邓石如,不仅尽出所藏供邓纵观博览、悉心研习,而且还为他提供衣食及笔墨费用。
邓石如“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乃就寝,寒暑不辍”,累8年之久,在梁谳的指导下,学成了正、草、隶、篆各体书法,所治印苍劲庄严,流利清新。
邓石如寻求书法刻印艺术能吃苦,肯钻研,有恒心,加上一些有识之士的鼓励和帮助,终于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书法、篆刻艺术大家,蜚声海内外。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大成期。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语出《书林藻鉴》,马宗霍辑)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裴李岗文化,在裴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着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这里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这使得文明向前又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演变历史
书法的演变一般是指书法字体的演变。一般说来魏晋时期既是书体的终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大成期。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书法艺术异采迷人。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商周、春秋还有汉代的简帛朱墨手迹,唐楷的法度,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的碑帖之争等书法演进。
喜欢 请点 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 赞赏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