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售8000万,产品远销海外!这个东洲人厉害了!

文摘   2024-12-09 15:42   浙江  


“蝶变东洲,逐梦新时代”特别报道


指尖,编织着竹藤的细腻

身心,浸润在古艺的复兴

在竹藤编织领域耕耘数十春秋
杭州新南藤竹掌舵人
市级非遗传承人朱灵强
以“编织每一寸匠心”为追求
让企业实力“出圈”,走出国门


接棒家业!

成为第二代掌门人


朱灵强出生在东洲鸡笼山村,这里三面环山,一条溪在中间流过,风景幽雅。鸡笼山至赤松一带盛产淡竹,壳薄、节长、光滑圆浑,粗细均匀。竹编一直是村民的一项传统副业。

“在我小的时候,竹藤编织就是村里的传统副业。”朱灵强回忆道:“那时候,爷爷和爸爸经常在家里做竹藤编,我耳濡目染,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门手艺。”


朱灵强


十几岁时,村里来了几位印尼的老师傅,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藤编技艺,还带来了印尼雨林里的优质藤条。这让原本以竹编为主的村子,开始逐渐转向藤编产业。朱灵强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系统地学习藤编技艺。


18岁的朱灵强高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一起研究开发藤编产品。2000 年,朱灵强接过父亲的担子,成为杭州新南藤竹第二代掌门人。


产品远销海外

年销售额高达 8000 万元


作为藤制品行业的龙头之一,朱灵强却一直居安思危,他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藤编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朱灵强说,我们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让藤编产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他带领团队,借鉴国际家具设计风潮,将藤编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产品远销欧洲、澳洲、南美洲等地,备受青睐,年销售额高达8000万元


广交会上朱灵强与国外采购商合影


同时,朱灵强还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参加国内外展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新南藤竹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藤编产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朱灵强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守与创新。



“这些年实验失败的原材料足以用吨来计算。”朱灵强告诉小编,为了将硬质的实木赋予藤条般的柔韧性,新南藤竹不惜投入数百万元进行实木弯曲工艺的研发,历经无数次的试验与挫折,如今,新南藤竹已经完全熟练掌握了这一技术,并自行研制出相关制作设备。


目前,朱灵强正于浙江大学的专业团队深入合作,共同研发与竹子紧密相关的竹炭产品,进一步拓展企业的产品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藤条“编”出妇女共富路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朱灵强在自己厂区内打造了一个“富阳竹编”非遗工坊。这个工坊,不仅是一个展示竹藤编织技艺的平台,更是一个让年轻人亲身体验、学习技艺的地方。每当有大学生或游客前来参观,朱灵强都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动手尝试,感受竹藤编织的魅力。



“我希望通过非遗工坊,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竹藤编织。”朱灵强说,很多大学生来参观后,都表示对这门技艺很感兴趣,有的甚至想拜我为师学习呢!“今年,工坊还被评为了省级非遗工坊。”


朱灵强还透露了一个宏大的计划,明年,他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扩建500平方米,进一步壮大非遗工坊的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与实践的空间。


今年“五一”共富工坊技能大比武资料图


除了非遗工坊,朱灵强还与富阳春雨社区合作,为“卡嫂”提供就业机会,让她们在竹藤编织的技艺中找到新的生活支点和自我价值。


“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藤编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藤编带来的美好。”朱灵强说。


资料 | 东洲微融媒体中心(孙哲洋)

编辑 | 孙哲洋

一审 | 宋雨晴

二审 | 章勋浩

终审 | 潘七菲



点个“在看”再走

富阳东洲
东洲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