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伟:3岁丧父,吃姐姐奶水长大,成名后为8个哥哥姐姐买房

文化   2024-12-28 06:30   广东  

《屏蔽力》畅销2.7万册,加印6次,卖出3个版权:繁体版+韩国版+越南版

在成名的光环下,于和伟依然保持着他朴实无华、真诚待人的生活态度,或许这正是他能在娱乐圈中站稳脚跟并持续前进的根本原因。
富书作者:雷利(富书团队)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收听音频见留言区

近期,于和伟凭借在《我是刑警》中的精彩表现,再次获得了观众的关注。

在这部剧中,他再次通过自己对角色和演技的研究,将警察秦川的性格特点和情绪表现得入木三分。

例如,在西山矿大案的现场,秦川是最早到达案发现场的。在这一场戏中,于和伟的剧本里写着,秦川沉稳地走进案发现场。

但于和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改动,他认为秦川应带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冲进案发现场。因为当时的秦川尚年轻,正处于从新兵警察到正式警察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心态自然与年长的同事们有所不同。

这一调整让角色的塑造更加真实,演绎出了年轻警察面对重大案件时的冲劲。最终,修改后的表演效果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而在另外一场秦川得知战友叶茂生牺牲的情节,得知这个噩耗时,他眼中闪烁的泪光和脸上的表情,将角色的悲伤诠释得淋漓尽致。尽管这段戏没有任何台词,却足以让人感受到战友牺牲的痛楚。

但这精彩的表演,却不是于和伟封神的演技,只能算高光时刻之一。

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大量的经典形象,他的演技层次分明,能精准地捕捉到角色的内心世界,轻松驾驭各种类型的角色,他也被称为“叔圈定海神针”。

近几年,于和伟在多部爆款剧集中均有出演。

在电视剧《城中之城》中,于和伟饰演银行副行长赵辉。他一路从基层员工摸爬滚打到副行长,其中付出了无数辛酸和努力,而他的最高理想则是银行的行长。

其中有一场戏,赵辉信心满满前往办公室,却在办公室遇上了空降来的新行长,那一刻他眼神中有一闪而过的失望,表情也从兴奋转为强颜欢笑,但又不失圆滑地和新行长交谈着。

原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成功的果实却被他人抢走,走出办公室的赵辉一脸阴沉。

有关这一幕他的情绪波动和表情控制,引得网友连连称赞。

在电影《坚如磐石》中,于和伟饰演的黎志田,是一个从贫困中崛起的商界巨子。但他成功的背后,却充满了血腥与残酷。

剧中,面对女儿时,他展现出无限的宠爱,女儿参加国外音乐会表演,黎志田为了听女儿表演音乐的声音,即刻放下工作接听女儿电话。女儿不想在医院生育,黎志田便将医疗设备和医生全部准备到酒店为女儿接生。

而面对出轨的女婿时,他却狠毒到亲自用棍棒将女婿打死,血喷溅到他面罩的那一刻,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眼神里的狠辣。于和伟成功演出了黎志田的强烈反差,被观众戏称:“真应该查查于和伟以前是不是犯过事”。

在电影《悬崖之上》,他贡献了全场最帅的表演“徒手灭火”。于和伟饰演的周乙是一个严谨的卧底,于和伟考虑到人物谨慎的性格,猜想人物一定会亲眼看着字条化为灰烬,于是才采取了一边转纸条一边燃烧的表演动作。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于和伟饰演新文化运动倡导人陈独秀,他通过查阅资料,深刻理解了陈独秀不畏强权、傲骨不屈的性格,并将这一性格特色放大,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于和伟还设置了很多带有个人特色的小细节。

比如他在学校包饺子的那场戏,过路人问他“陈独秀老师还亲自包饺子吗?”他即兴加了一句:“我还亲自上厕所呢。”幽默风趣。

他曾说增加这样的细节可以让角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签化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在电影《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他饰演曹操,在一场舞枪戏中,于和伟展现了曹操“英雄迟暮”的惆怅,随着音乐,他挥舞着武器,但神情却是无比落寞,这一刻让观众为之动容。

在《三国》中,于和伟饰演刘备一角,剧中的那句台词“接着奏乐,接着舞”让于和伟火出了圈,还被网友二改进各种搞笑视频中。

无论是在电视剧还是电影的舞台上,于和伟总是能用自己的演技和理解力,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生动立体,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他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也曾多次获得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佳男演员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以及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等奖项。

然而,于和伟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

从辽宁抚顺一个普通家庭走出的他,早年家境困窘,父亲早逝后,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母亲和哥哥姐姐们身上。

后来于和伟经历人生低谷,是妻子帮助他重新走上演艺道路。他曾说“如果不是妻子陪伴,我可能就转行了”。

在于和伟的成长之路,家人的陪伴与支持成为他成功路上的基石,与此同时,于和伟自己的努力也不容忽视。

究竟,是什么让于和伟选择走上演员这条路?在这期间,他又经历了什么?

于和伟出生于辽宁抚顺,家庭条件十分艰苦,他有9个哥哥姐姐,于和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从小便备受宠爱。

于和伟刚出生时,由于母亲奶水不足,家里没钱买奶粉,恰好当时24岁的大姐正好结婚生子,有充足的奶水,于是他不得不吃大姐的奶水长大。

一家人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都很团结有爱,家中时常响起悦耳的笑声。然而,在于和伟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给这个大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那时的于和伟还小,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后来他总叫爸爸,每晚都要抱着母亲才能睡着,每天都问爸爸在哪里。

失去了家庭顶梁柱,于和伟的哥哥姐姐们有不少都辍学打工。母亲靠卖地瓜养家,那时于和伟就在母亲的地瓜摊附近长大,经常和附近商贩家的孩子玩耍,十分调皮。

到了上学的年纪,于和伟还是很爱玩,很难收心到功课上,导致他的成绩很差,中考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上高中。

母亲那时深知,学习是贫苦家庭孩子唯一的出路。极力为于和伟争取复读的机会,但当时五块钱的学费对于他们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无奈之下,母亲求助了一位好心的老师。老师慷慨解囊,请求校长道:“孩子补课费交不起,就从我的工资里面扣。”老师的帮助使得于和伟有机会复读,这份恩情也深深刻在了他心里。直到长大后重回故乡,于和伟见到那位恩师,回想起这份恩情,都不禁流下了眼泪,他向恩师补齐了补课费,可恩师无论如何都不收,之后于和伟只要回家,就会上门拜访恩师。

最终,于和伟考入了抚顺市幼儿师范学校的中专音乐班,中专毕业后考进话剧团。通过话剧团的历练,于和伟决定继续往更高的目标进发。

1992年,于和伟成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但学费的压力让他陷入了困境。为了供他上大学,大姐将自己孩子的钢琴卖了,倾尽全力支持他,大姐向他承诺:“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

然而,不幸的是,大姐在他大学期间因肺癌去世。于和伟当时正在准备考试,家人怕大姐去世的消息影响于和伟,便没有告诉他,就这样于和伟错过了大姐的最后一面。

得知消息的他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愧疚,那段时间他整天魂不守舍,内心的痛苦让他无法面对现实,直到在参加葬礼时,他才彻底忍不住,大哭了几天几夜。

亲友们都在安慰他,你好好表演,才对得起大姐曾经的帮助。

于和伟想清楚后,渐渐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全力修炼自己的表演能力。

在最初,他曾因口音问题,演技上的不足,遭遇过导演的严厉批评。记得那次外出兼职,在拍摄小制作短片时,他的口音过重,东北味十足。剧组的导演当场严肃批评了他的发音问题,这让当时的他十分难堪。

但正是这次批评,让他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痛定思痛后,他决定纠正自己的发音,每天都携带新华字典,在路上、在空闲的时间,他不断练习发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于和伟知道,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绝非易事。从台词、形体、声音、表演和才艺,每一项技能都需要他去提升。他非常感谢那位曾经批评自己的导演,虽然只合作过一次,但这段经历改变了他,也使他在日后的表演中更加精进。

1996年大学毕业后,于和伟被分配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刚开始的日子并不如意,他仍然只是接一些小配角的角色,工资也极低。

他险些产生转行的想法,但也就是这段时间,女友的支持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1991年,于和伟在抚顺话剧团结识了舞蹈演员宋林静。那时的于和伟,正值青涩年华,憧憬着未来,而宋林静温柔大方,说话做事都给了于和伟一种温暖的感觉,他渐渐对宋林静有一种强烈的好感。

那时,宋林静的外甥女要考少年宫,她需要一个辅导老师帮助外甥女学习,于和伟毛遂自荐。在教导过程中,于和伟的才华、真诚,以及那份正直的人格,渐渐让宋林静对他产生了好感。随着日渐熟悉,他们的感情也从最初的彼此欣赏,发展成了真挚的爱情。

然而,爱情总是充满考验。于和伟考上大学,来到上海,而宋林静依然留在抚顺话剧团,依依不舍地将他送走。两地分隔,两颗年轻的心经历了风风雨雨。

宋林静回到家后,迫不及待地给于和伟写下第一封信。然而,她等了一个多星期,却没有收到回信,这时朋友告诉她,上海有很多时髦的女孩,于和伟可能已经移情别恋了。

宋林静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让她情不自禁地开始怀疑,但她还是选择相信于和伟。

不安的情绪驱使她写下第二封信,这一次,宋林静刻意放低了语气:“于和伟同志,我知道你非常忙,如果不方便就不用回信了。”

其实,当时于和伟刚到学校报到,紧接着就去了异地军训,根本没有收到来信。当他返回学校,看到宋林静的两封信时,他立刻感到一阵愧疚和歉意,立马回信解释自己的情况。

这场误会终于化解,两人对彼此的依赖和感情更加坚定了。

岁月无声流转,于和伟和宋林静的爱情在艰苦中愈加深厚。

宋林静清楚,于和伟是一个有孝道的人,也深知他母亲需要被照顾。为了帮助于和伟的母亲,宋林静总是偷偷地将自己的零花钱用来买些好东西给她。

但对于自己,她总是省吃俭用。她舍不得买新衣服,平日里在单位食堂也买最便宜的菜。这些日常的隐忍与付出,宋林静从未告诉于和伟。她知道他忙,知道他承担着学业的压力,于是所有的辛苦她都默默承受。

对于宋林静的付出,于和伟的母亲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有一次,于和伟回家时,母亲对他说:“林静这孩子真好,你一走就要四年,丢下她多苦啊。你问问学校有没有两年的大专,干脆改成大专吧,这样你就能早点回来和她在一起了。”于和伟将母亲的话告诉了宋林静,宋林静听后,心里充满了感动,心想,自己何尝不愿天天和于和伟生活在一起呢。

于和伟提议她考取表演进修班,正好能和自己同年毕业。宋林静犹豫了一下,问道:“我能行吗?”于和伟坚定地说:“你这么聪明,肯定行的,我来辅导你。”在于和伟的鼓励与帮助下,宋林静顺利考取了上戏的表演进修班,这让她和于和伟终于走到了同一个城市,同一个舞台。

1996年,于和伟和宋林静毕业后,都进入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虽然事业起步时一片光明,然而现实却给了于和伟当头一棒。

由于体制和资源等问题,他只能扮演群众演员,日复一日坐在台下,看着其他演员接连拍戏、出名,心里的不甘和郁闷逐渐积累。

与此同时,宋林静的机会却更多,除了参与话剧排练,还担任了导演助理,挣的钱也比于和伟多。面对这份差距,于和伟的内心越来越难以平衡,他变得不自信,情绪低落。而宋林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开始不断地鼓励丈夫,她深知于和伟内心的坚韧,明白他是一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男人,尽管他处于低谷,她始终坚信,只要努力,机会一定会来。她不仅鼓励他重新练习基本功,陪他去看别人拍戏,还与他分享自己对演员的观察和理解,“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宋林静的支持下,于和伟重拾信心,逐步走向事业的巅峰。

1999年,于和伟和宋林静结束8年恋情长跑,步入婚姻,后来两人育有一个女儿。

那几年,于和伟凭借《搭错车》《真情年代》《纸醉金迷》等电视剧出名,然而,当于和伟火了之后,绯闻也随之而来。

2011年,狗仔爆料于和伟和王丽坤深夜共处一室,疑似出轨。又因于和伟和王丽坤曾多次在电视剧《青盲》《连环套》等出演情侣,因戏生情的谣言也陆续传了出来。

于和伟得知绯闻传出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澄清,打消了宋林静心里的怀疑和不安。

而后于和伟姐姐、王丽坤也站出澄清,当时其实是几个人在一起打麻将,于和伟姐姐正巧特别喜欢消遣娱乐,于是大家陪着她一起玩,并不存在出轨和因戏生情的情况。剧组成员也都纷纷作证。

后来,在一次综艺采访中,于和伟提到妻子还曾感动落泪,称当年人生低谷时,如果不是妻子的帮助,自己可能就转行了。自己也绝不会辜负这个18岁的时候就跟自己相恋的女人。

在二十几年的婚姻中,于和伟和宋林静始终携手同行,彼此间的深情与信任,才是他们最为珍贵的财富。

成名之后,于和伟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和初心,他与家人的亲密关系仍旧维持得非常好,据说还给哥哥姐姐们都买了房子。

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刻,他依然保持低调的生活方式。他常年坚持跑步健身,并且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管理。

闲暇时间,他也会上网关注新的流行文化,了解新的流行词汇,极力拉自己和观众的距离。他曾说:“创作一定要贴近人群、贴近生活、贴近历史,表演最根本的考验是对人物的认知。

而最让他感到舒服的时刻,便是休假回到老家,他依然如普通人一般去三哥的包子铺帮忙卖包子,没有丝毫明星的包袱。

即使是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他每次回家都充满期待与喜悦。对于他来说,回到家乡吃上一口姐姐做的酸菜馅饺子,躺在家里那张熟悉的单人床上,才是最让他放松的时光。

尽管妻子女儿低调,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无论事业如何发展,于和伟始终把家庭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对于他来说,工作之余与家人共度时光,才是最宝贵的时刻。在成名的光环下,于和伟依然保持着他朴实无华、真诚待人的生活态度,或许这正是他能在娱乐圈中站稳脚跟并持续前进的根本原因。

扫码进读者群

作者简介:雷利,富书团队作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富书第4本新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责编:香克斯,排版:雷利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创业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关注富书,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