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年全职加盟北京大学的顶尖学者

学术   2025-01-14 10:40   美国  


2024年,有五位顶尖学者全职加入北京大学。


1. 杰哈·阿尔贝特·穆鲁



杰哈·阿尔贝特·穆鲁(Gérard Albert Mourou),1944年生于法国阿尔贝维尔,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激光物理学家。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024年10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1967年获得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物理学专业学士学位,1970、1973年先后获得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物理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70至1973年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73至197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74至1977年任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科学家。1977至1989年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历任科学家、高级科学家、教授。1989至200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任A. D. Moore杰出校级教授。2005至2024年9月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任教授,其中2005至2009年任光学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超短超强激光物理领域研究。与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开辟了实现超高功率激光的新途径,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推进到相对论和极端相对论领域;开创了超快科学新领域,第一次展示了利用飞秒激光来实现具有亚皮秒时间精度的电信号测量,在皮秒尺度实现时间分辨的电子衍射成像;开拓了激光在医疗、工业、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20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获金鹅奖。


2. 王存玉



王存玉,现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曾任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牙学院和工程学院杰出教授,口腔和系统健康科学系主任,同时担任UCLA肿瘤研究所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的成员。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王存玉在分子信号,转化医学和口腔医学领域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研究,包括: 分子信号和癌症转移治疗、慢性炎症和感染的分子调控、干细胞特性的分子和表观遗传调控和颅面再生,并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就。他发现的通过NF-κB转录因子调控癌症细胞死亡的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被《科学》杂志列为1996年生命科学十大发现之一,为抗肿瘤药物Velcade的临床前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继续指导着肿瘤的临床治疗研究。过去的30年中,他的研究成果不断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累计被引60,000多次。


王教授获得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杰出校友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优异奖(MERIT AWARD),南加州中华科工会杰出成就奖(2012年),国际牙科研究会青年研究者奖(1999年),国际牙科研究会杰出科学家奖(2009和2013年),第二届孙思邈肿瘤研究治疗杰出贡献奖等在内的众多奖项。


近年来,研究方向有所调整,主要从事成人干细胞和骨衰老的分子和表观遗传机理,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以及靶向肿瘤药物的研发。他曾任国际牙科研究会的杰出科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美国NIDCR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多家研究机构的科学顾问。他帮助创立了口腔领域的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他培养的学生分布世界各地,获得Irwin Mandel杰出导师奖。



3. 金之钧



金之钧,1957年9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胶南,石油地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


金之钧于1982年从山东矿业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获得俄罗斯莫斯科石油与天然气大学石油地质学副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2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历任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助理、副校长;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学科(青年)带头人;2002年担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兼海外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获得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地质矿物学博士学位;2008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主要从事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及勘探实践工作


4. 冯玉军



冯玉军,1970年4月出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研究兴趣为俄国史(苏联史)、中俄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俄罗斯欧亚问题、国际战略与大国关系。


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国别史(苏联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冯玉军教授早年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工作,期间曾担任该院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自2016年10月起,冯玉军开始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以及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此外,他还曾分别在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并在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担任客座研究员。


5. 胡懿娟



胡懿娟,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系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现任《BMC-Bioinformatics》 和《Statistics in Biosciences》期刊的副主编。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得统计学学士学位,并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获得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曾于2011-2024年在Emory大学任教,并于2024年7月回到北京大学任职。


主要致力于开发生物统计学领域中针对高维度和高噪声组学数据的统计理论和方法,特别关注微生物组数据和遗传数据中的高维假设检验、稳健推测以及缺失或偏差数据等问题。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JAS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 、《Microbiome》、《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AJHG) 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多次受邀担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基金评审组成员。


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ndy 来源|北京大学,Top大学来了



科研城邦
服务百万华人学者,见证祖国科研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