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三:心存一方净土——读李白《静夜思》和王维《画》

文化   2024-10-16 00:00   青海  

穿越时光的文学之美

品鉴文字之美与诗韵之魂

墨香悠远纸短情长

现代作家文学

组稿/编辑:圣湖雅韵

                                                                 
(一)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当代著名朦胧诗人北岛曾以“生活”为题,写了一首诗,全诗内容只有一个字:网。此诗简洁得就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然而却简洁出一个世界、一个人生:它囊括了包罗万象、芸芸众生的生活状态,它揭示了错综复杂的人世间和道出了风霜雨雪的生活旅途境况,它也告示了大家——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从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驾鹤西归,都被这张网牢牢地罩着,挣扎不已,而网则弥韧。

“生活”这张“网”:物欲横流、铜锈诱惑、权势倾轧、名利搅扰、职场争斗、职场倦怠、干群微妙、进退维谷、情色当估、婚姻困顿、家道兴衰……林林总总,美丑交织、兴楚萦绕,喜无常、绪难理、情无皈……朦胧生活,生活朦胧。真不愧是一首经典的朦胧诗呀。

网囚中,人们有时为求一刻解脱,舒缓那根被生活勒紧绷直的弦,或吆喝设场,在牌桌上感受大杀三方的快感,忘却周遭烦恼;或推杯斗侃,在酒液中麻醉自己,寻得须臾欢欣;或烹茗一壶,在虚室清芬中饮啜禅思,幡然前行……然而旧的网挣破了,新的网又罩来了,去去来来,来来去去,始终还在网中。因而,人们不得不在生活中不停地寻寻觅觅、不停地兜兜转转。

然而万千世界,虽困顿百端,但从不缺智者。破网这道方程题,既知无解,何不退而求其次,网中出新意,活得自然轻松一点呢?

孔孟的积极入世是一种生活状态,老庄的淡然出世也是一种生活状态,但我更推崇的却是唐代的李白和王维的生活态势,他们并不是简单的“入”和“出”,而是在“出”“入”中找准生活的楔合点,让自己的生活既在网中,又在网外,活出一番诗样的色彩来。

在此,我们或许可以读读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学学李白以旷达的心态,寻得心灵的慰藉,闹中求静,静中求净,心季宁然,在上一站的“出”中为下一站的“入”做好铺垫。他的“出”和“入”是积极的,达观的——在生活中冷静思索,在心灵间找到一寸净地栖息。

我们也可以读读王维的《画》,学习王维以佛性看待生活,給心地置一方净土,佛光映照,秽迹匿藏,山花尤美。他的“入”和“出”,格外自然、格外谐和唯美,诗意、心意、佛性融为一体,使人羡慕。

李白的《静夜思》和王维的《画》都属于五言诗。在他们的诗词领地中,尤其钟爱五言诗。个中缘由,这可能是五言诗能更精妙地表情达意、诠释生活这张“网”的缘故吧?

五言诗,顾名思义,就是以五个字为一句,全篇由多个五言句缀连成篇而构成的诗。全诗由“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构成,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让句式富于变化,音节奇偶相配,更具有音乐感,因而也更富于音乐美。

我们不妨去了解五言诗的形成史吧。在解读中就会发现:五言诗是在吸收了民歌、乐府的形式的基础上而创建而生成的一种诗歌格式,它容纳了更多的词汇,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由此,钟嵘在《诗品·序》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五言诗的雏形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召南·行露》和秦时民歌《长城谣》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等。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体式,应起源于西汉而成熟于东汉,兴盛于唐宋。东汉班固的《咏史》被看作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诗,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被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而唐代以前的五言诗则被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五言诗之所以被人们钟爱,其原因或许在于五言诗的五言,更楔合于“金木水火土”搭配方式,讲究相生相克,韵味相存,情景相配,起承转合,注重平衡发展的原则。因而历史上的诗作总量中,以五言诗为最多。

李白、王维等无疑都是创作五言诗的高手,在他们的韵章中,留下不少佳作。

(二)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有人考证说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即公允726年)的九月十五日秋,时年26岁的他,游离到扬州,病卧一旅舍所作。

而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辑的《唐诗三百首》中则说是诗人寓居湖北安陆小寿山时所作。理由是李白曾在公元727年夏天第一次登上小寿山,被“攒吸霞雨,灵仙隐居”之景地所痴迷,有隐居此处的想法,后来被他的好友孟少府知晓后,来信劝诫,责备李白胸无大志,不该如此“小隐”,更不该迷恋“特秀、多奇”自居,应走科举仕途之路。而后李白在回信中感谢好友的相劝,并在信中明确自己始终会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操守,提出来自己的人生规划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原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此些话语,既安慰了好心好友杜少府,又无不透射出青年李白的嘲谑、狂放、孤傲之态。因此,我认为从李白游览小寿山的心境来看,《静夜思》不会创作于此时,因为时节也与诗意不吻合。

也有人说是于天宝四年(即公元745)秋被“赐金还乡”,离开长安后在一归家途中所作。

……

如此种种不同的记述和考证,终不知谁对谁错。但不管《静夜思》是何时所作,写作此诗时,一定是诗人在生活或处境遭遇困顿下而有感而发。

《静夜思》至今为止,流传下来的有两种版本,一是明代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是宋代版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在两种版本中,人们最认可的则是明代版本,曾被宋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新乐府辞》第90卷中,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这首诗,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妙手拈来,信口吟出,无意于工与无不工,很自然地抒写了明静醉人的意境,表明了自己情思所寄。它既无精妙华丽的辞藻、也无新颖奇特的想象,而以朴实清新为妙,内容深邃丰盈。情景相依,逼真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妙绝古今,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说是平实朴素之极,以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诗句中的“床”,此字意思多有异议,今传有五种说法:一说指井台;一说指井栏;一说是“窗”的通假字;一说是坐卧的器具;一说指胡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马扎”。但我更倾向于是“井台、井栏”之类的说法。

由于某种原因,诗人心中困惑不解、纠结不止,在秋夜中难以入眠,于是走出屋舍,在园庭中漫游,当手依扶井栏,看到忽然照到被树木掩映的井水中的月光时,心中突然一惊,心地也像忽然被清澈的井水洗涤一般。诗人再看看庭院四周——被月色映照的情景时,于是随口吟出了“疑是地上霜”的第二句诗来。此中这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的困惑之态:身处困境,去向不明,情思恍惚,眼目迷离,不知所以。因而使诗人在对眼前的物境的认知上产生了错觉,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霜”与月光同色,都是银白色,这里既是虚写也是实写。因为霜本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到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通常出现在秋冬季和早春季时段。诗人此时所处时节正是秋夜,且能看到月光照射,也一定是深夜了,有霜出现也纯属自然而然。可我更愿意理解为是虚写,霜的寒冷与莹白其实是诗人此时内心的写照,是困境中的寒和心地的纯净洁白,从而把眼前的“月光”虚拟成“霜”。这在诗的创作上,属于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诗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诗人从沉思中转而顿悟过来的行为所致。一“举头”、一“低头”是诗人在认知上的相继的两个动作的自然反应而已。

一“举头”,诗人与明月相对,此时无语,却胜似千言无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李白尤其钟爱“明月”,也只有他才能读懂“明月”,才能与“明月”对话,才能懂得“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内在的东西,李白一生把最好的诗词都给了明月。如《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等等,“月”无不是诗人李白能与之倾述衷肠心生涓涓暖流的知音。

此时的诗人,仰望明月既久,终于从与明月的相眸交流中,找到了自己心中突破“困境”的答案。

继而诗人才一“低头”。诗人这一“低头”,是因为从明月那里获得到了一份慰藉,明月破译了他的心中所迷的又一行为。

由此可知,诗人心中得到的答案和诗境中所蕴含的答案是一致的,那就是“故乡”。为了故乡,纵使历经万千困境又何妨呢?

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使诗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而生活往往都是这样:猫喜欢吃鱼,而猫却不会游泳;鱼喜欢吃蚯蚓,可鱼又不能上岸。大自然给了你很多诱惑,可又不能让你轻易得到。李白心中所愿就是走仕途经济,以实施自己的抱负,然而却不懂官场规则,因而处处碰壁,难以如愿,最后只有回归诗歌,在诗歌中营建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李白的为官之道,走得艰辛而又多难。李白虽生在富商之家,但他为官的段位太低。他没有沿着科举之道入仕,而是以游历交友结识达官贵人,用实际能力让人青睐而被推荐入仕的。他的为官之道与唐代其他读书人相比,算是另类、野路子。

李白之所以不愿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走科举考试这条为官之道,大抵是由他的性格所致,任性使然吧。他生性放荡不羁、旷达致远、离经叛道,难以接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对僵死的科举考试文论不屑置手,不擅长去写八股文论考章,因此在为官道上,只得另辟蹊径了。

年青时曾在剑南道锦州昌隆县被推荐担任过县衙小吏,负责文书工作,这个官职既无品位又无职权,只是附庸而已,但却是他第一次走进官场。而现在从事文书工作的人被称为领导的秘书或文书。只有正处级干部才能够配有专职秘书,他们经常跟在领导的后面,吃香的、喝辣的,挺有面儿;有时还可以狐假虎威,巧借领导之名,获得一定的隐性权利。但在唐朝时只算是一名打杂工,地位低微,跟雇佣差不多。

后来,在公元742年游历京城时,认识了贺知章这个伯乐和好友,被贺知章推荐,极受唐玄宗礼遇,使唐玄宗下龙椅迎接,封为翰林院供奉,这算是李白最高光的时日了。可是,翰林院供奉这个官,虽为六品,但无位无职,只是陪陪玄宗皇帝娱乐娱乐而已,这个官与诗人自己的预设相差太大,难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再加上诗人李白本身固有的高傲、旷达、至情至性、放浪形骸,难以与杨国忠、高力士等为伍,因而工作起来,郁郁不得志。由此可见,李白的才情很高,但官智、情商却低得为零。身在皇帝身边,不好好地利用这个难得的资源,去读懂皇帝皇权皇威这门学问,去取悦皇帝谋取利益和晋升机会,却整天酗酒吟诗,被杜甫笑称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说诗人李白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官盲吗?更为过分的是他进而借酒态暖吮,戏弄国舅爷杨国忠为之磨墨,太监总管高力士为之脱靴,极尽得罪了皇室宫廷之位高者,搅乱了唐玄宗营造的权利生态圈,破坏了权利平衡,你想玄宗皇帝还敢留他在身边吗?玄宗皇帝只得照顾李白的脸面美其名曰“赐金放还”,实则是打发点盘缠赶走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此次“出”世,丢了官职,隐居田野,空有一身抱负。他此时的落寞孤寂就可想而知了。但虽落寞,却并不悲苦。而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重来”的洒脱豪放,为下一次的“入仕”作准备。

纵观唐代成名诗人的成长史,其实大都是积极入世的拜官史,他们只是把诗词、文学作为为官的一种外在的阶梯,表面上是崇尚诗词、崇尚文学文化,实则上是更看中官道。他们或低吟、或高歌、或出口成章、或苦吟冥想,将时代的注脚融入他们的诗歌,用蓬勃的热情抒写这个时代,进而讴歌这个伟大的朝代,由此赚取社会名声,进而通过科举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官位。其中,李绅官位最高,斩获二品官位;白居易、元稹、张九龄、贺知章、高适、韩愈、刘禹锡等为三品官位,王维、岑参、柳宗元等获四品官位,温庭钧、骆宾王、崔颢、宋之问、杜牧等为六品官位,少年王勃为七品官位,陈子昂、王昌龄、杜甫、张若虚等为八品官位,李贺、王之涣、贾岛、孟郊、李商隐为九品官位。

而初唐与王维齐名的孟浩然呢?一生想为官,但科举不第,各种机遇巧失,终为一介布衣。

诗人李白,在唐代却是一个特例。他爱官道,却更爱诗道,每一次官道的失落,却提升了他的诗歌艺术,从而把他的诗歌“锻造”得至善至美。俗话说:舍得舍得,有所舍才有所得。只是李白在官场上的舍,总是被迫的无奈之举。

在这里,可以说,在整个唐代诗人中,真正酷爱诗歌,把诗歌沉浸在自己骨子里的就只有李白了。他把生活融入自己的诗词中,把对故土的爱恋镶锲在诗词文字里。他爱诗歌,借诗词抒写了对故土家园的依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使诗人浪漫而纵情吟歌;故乡,成了诗人浪游天涯和官场失意后而终归栖息的港湾。

李白用诗歌,夯筑了一个美轮美奂,纯情四溢的故土家园。无疑,故土成为了诗人魂牵梦绕抛之不去的一片净土。

(三)

王维,出生于初唐,即公元693年(有说694年的、有说699年的、或说701年的),生活在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他不仅精通诗、书、画、音乐,还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等。其书画特臻其妙,被后人尊为“南宗山水之祖”。在诗歌造诣方面,尤其擅长五言诗,其诗亦画,画亦诗,诗画浑然一体。宋苏轼在观摩诘所画《蓝田烟雨图》后题跋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在为官之道上,王维出生于官宦之家,起点高。按今天的话来说,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出生好、颜值高、能写诗、会作画、懂音律、明佛法、爱老婆,属于又红又专的七好高富帅英才。于唐开元九年(即公元721年)进士及第,官拜太乐丞。从此成为岐王的座上宾,玄宗胞妹玉真公主青睐有加,京城达官贵人以邀王维做客为荣。

王维性格低调,为人谦虚谨慎,毫无倨傲之态,严守为人之正道,没有一丝官宦子弟的陋习,正直有追求。于唐开元十九年(即公元931年)状元及第,官历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吏部郎中、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正四品,相当于现在国务院的副部长级别的官员。

王维的一生算是步步高升,除了与玉真公主的情感纠葛和在安史之乱后有点小波折外,其余时期算是风浪不惊,入世为官,出世参禅悟道,全凭心性。

晚年时期,王维看淡了世事,厌倦了官场的纷争和世俗的喧嚣,开始向往一种宁静而闲适的生活方式。于是他创作了《画》这首五言诗,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人性美的追寻。

  关于《画》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集中或在《全唐诗》中都没有收录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

但从此诗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来看,与王维的五言诗写作方式极其一致,因此,大多认为此诗就是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晚期的诗作。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巧妙地描绘了画作中的山水花鸟,创设了一个静谧而美的意境。在语境中,画面物象,色彩相置、静态相依,无活动,无声响,却处处彰显活力,趣味横生,笔力嵌入恰到好处,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不足。

诗的每一句的第二字,依次为“看、听、去、来”,动态联写,以动写静,动而未动,静而有趣。动词用得简洁出彩,妙趣无穷。

诗的每一句的第三字,依次为“山、水、花、鸟”,物物相对,静中显动却未动;以静写动,静中有动,动而闻声却无声;静物有情,聚合相生——青山、水流、鲜花、鸟儿,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却又幽美恬静的画面,自然凝然,绝妙生辉。

诗的首句“远看山有色”,从远处着笔,以客观物象入手,直观入诗,纯情入味,为静态勾勒。或因距离产生美感,让人顿觉其山色苍翠、层次分明、风光无限;句中“色”字,含义无穷:是清秀俊朗红湿绿垂的美色、是寒色苍苍的绝美佳色、是奇傀峭拔的异色,也是画作的生动真实的涂染之色。这样的“色”只有心静者才得以品之,心静酌美醇,香溢浸诗心。

诗的第二句“近听水无声”, 诗人走近溪水边,却听不到水声潺潺。以动态起笔,转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与前句的“有色”形成了对比,让人心生宁静而致远的审美效果。

诗人在动、静的取舍上也做到了游刃有余。“水无声”既是作为画这个客观事实而存在,但同时又表示着画上的水本来应该有声而此刻也仿佛有声似的,因此才使得观者欲“近听”之。诗人这样写,是让人感悟到:真正的自然之美,不在于声响的喧嚣,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诗人采用了“移情”的写法,将“山、水”与人的感受结合,隐含了“天人合一”和“静谧而美”的生存哲理,表现了诗人对静谧、安宁的追求、赞美和对人性美的挖掘。

从一二句中可以看出,山是远景,水是近景,一个远一个近,一个看一个听,非常生动,给人以“看山是山、看水不是水”到后来的“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的认识的自然升华。这犹如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释的人生三境界似的。王维在谈论他的山水画时曾说过: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原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诗的第三四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诗人感叹春天已经逝去,但画中的花朵依然盛开;当有人走近时,画中的鸟儿却不为所动,依然悠然自得。这是多么难得的生活景致呀——平安、和谐、自由、舒心、闲适。

“春去花还在”,既是对画的描绘,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即使时光流逝,季节更迭,但美好的事物依然会存在,给人以希望和慰藉,表达了一种对永恒与瞬间对立统一的思考——花儿的常开不败象征着某种永恒的存在,而春天的过去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两者在诗中达到了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

 诗句中的“不惊”,既体现了画的生动和真实,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追求。在王维的笔下,人与自然不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和谐共处的。

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春天过去但花仍盛开、人来鸟不惊的场景,来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境界。这种境界中,物与我之间达到了一种忘却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这首五言诗,仅仅20字,在创写中,诗人巧妙简练地把“声与色”的“远-近、有-无”,“春与人”的“去-来”,“花与鸟”的“还再-不惊”等内容灵动地彰显出来了,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韵味满满、对仗工整、多组反义词的妙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生活哲理和情趣。

从诗人王维对此诗叙写手法来看,让我赞叹不已。但我更看重的则是诗人在诗句中隐含的禅意和佛性思维——即对“声、色”等东西的把控,做到“远近”有度,“有无”才相生。“有”失度则为“无”呀,万事万物亦皆如此。

生死、爱恨、正反等现象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一个心中有无“规则”的问题。要想平稳生活,风平浪静,永葆美好,只有心中有度、心中有规则意识、胸存静谧之美才行,否则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

诗的三、四句实际上就是在一、二句的叙写中的美好结果的呈现。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春、花、人、鸟”既是画上的物景,也是自然界中万物,只是“春、人”是实景实物,“花、鸟”是虚物而已。

从对这首诗的研读,可以看出王维的《画》它影射出了一种生活梦想,一种可见而不易轻松获取的生活前景。虽说作为一个平常的凡夫走卒,难以企及这种生活美景,但是,只要我们把控好生活中的“声与色”“远和近”“有和无”“去与来”,心存宁静就能致远”;只要我们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景象就会在我们身边出现。

时光在流逝,生活还在继续演绎。在我们的周围,那种生活无度者,欲望无边者,还时有可见:

远忆前朝,清代弄臣和珅,曾是乾隆皇帝身边的红人、宠臣,富可敌国,权势冲天。然而对生活仍贪得无厌,猎取无度,秉持我就是规则的强势作派作人做事。乾隆时代,可算是他生活的春天,呼风得风,唤雨得雨,被养得肥肥的,根本不去思考什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东西。可结果呢?乾隆皇帝这个“春”去时,他的富贵、权势之“花”就凋谢枯萎了;嘉庆皇帝这个“人”来了,和珅这个“鸟”就惊恐不已,最后只得掉了脑袋。这真是苦了乾隆,富了嘉庆。乾隆皇帝辛辛苦苦地把他养肥,最终却被嘉庆给宰了。

再近看当代,周永康、薄熙来、孙政才之流,无不是这样——欲望无度、权利无度,最终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反面教材。

在此,愿大家多去研读研读王维的《画》这首诗吧,静谧而美方致远,心宽而健道才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或许是诗人画家王维构建的一方静谧的生活美境吧?

这,或许是他在心地间留存的一片净土!

照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老三,本名王永忠,男,土家族,生于1966年11月,重庆彭水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彭水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1985年开始发表诗作。现已发表诗歌、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新闻作品、教学论文等多篇(首)。合作出版 《享受发明的乐趣》《美术享受课堂》《少儿轻松学漫画》《漫话垃圾》等书籍。


《现代作家文学》 微刊团队

《作家文学》创作基地团队

微刊投稿邮箱:294207938@qq.com


●投稿须知:投稿后15天内未刊发的,自行处理。禁止一稿多投。如有自愿打赏,用于平台维护,部分链接会加广告,补贴网络流量,不理解的请勿投稿。
◆微刊顾问 :李成虎 古明川 王祥奎 王学超 
◆微刊总编:程启宏◆执行主编:杨春兰 严丽珺   
◆微刊副主编兼评论嘉宾:雷萍  杨艳萍  胡朝阳  乔宪俊  梅常青  任永贵  任剑锋 宋会兵  闫永红  朱仙寿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主席:程启宏  
◆中国现代作家协会理事杨春兰 严丽珺 王玉君  梅常青
创作基地主任:程启宏   ◆副主任:严丽珺  
◆创作基地秘书长:杨春兰 副秘书长王祥奎 王玉君 包元安 宋会兵
◆特邀摄影师: 田文梅

图片文字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总编微信号

   c294207938

现代作家文学

作者的创作基地

读者的良师益友

选择我们没有错



没错,下一个上稿的就是您  

现代作家文学
【现代作家文学】是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及《作家文学》杂志社合作的新媒体文学平台。该公众号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