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争议背后: 小红书与中国性别话语的相互建构

文化   2025-01-10 15:13   北京  

↓ 进入公众号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 ↓ 

防止内容走丢

2024全年6期一次发货,看得爽快,更享折扣
2024+2025双年、2025+电子刊,组合下单更优惠
投稿邮箱:wenhuazongheng@gmail.com
《文化纵横》邮发代号:80-942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性别话语迷思

——以小红书为例

✪ 陈栋 | 自由撰稿人


近年来,以书籍、影视作品、自媒体为媒介的大众文化正掀起一股“看见女性”的内容浪潮。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著述席卷中文图书市场,好莱坞电影《芭比》夺下2023年全球票房冠军,国产电影《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引发对中国社会性别关系的热议。这些声量巨大的文化事件,使女性言说呈现出一种影响社会的力量:通过讲述亲密关系与原生家庭的经历,女性开始重新思考性别角色,继而松动着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具体来说,它让女性发现自我的同时,也重构了婚育和代际关系。
中国女性主义思潮与全球联动,也出现了一些本土化的特征。2018年兴起的MeToo运动虽然从高校蔓延到娱乐、金融等行业,但更多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而有关事件的讨论覆盖了“性骚扰”的判定和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并非只关乎两性问题;且往往以行政令或通告作为结束程序,一事一议。换言之,中国的女性权益维护事件更注重侵权案件的解决,而非作为社会运动的一环。
与之相对的是,网络空间的性别论说十分活跃从冠姓权、男女产假的争取,到“白剽(白嫖)”“强暴(强奸)”等用词的变更,女性声张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围绕胖猫跳江、京东代言人等事件展开的讨论,又在舆论激化中上升成抽象的男性权益维护的问题。可以说,网络空间的两性讨论借助话语的解构和建构,以微观的方式掀起了中国的性别政治。
网络空间的性别话语虽包含激进的一面,却并非是导致舆论恶化的直接原因。价值对立、代际对立、圈层对立……网络空间的紧张与现实世界近乎构成平行关系,群体冲突不断发生。面对舆论撕裂,有分析聚焦于社交媒体这一具体的媒介技术发挥的作用:无论是性别问题还是代际问题,封闭社群与平台算法相互影响,导致了观点的“稠化”、极化。还有的分析聚焦于西方身份政治思潮的影响,认为社群主义尽管使身份政治落脚在了群体之上,却随时可能因成员之间的差异,如职业、学历、家境等分崩离析。最终是个人的原子化导致了网络空间的意志对抗。
从整体上说,近十年来传播媒介和文化观念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上述两种针对性的分析虽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仅从单一维度很难充分阐明舆论对立的演进逻辑,而据此展开的网络治理,则陷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循环困境。例如,为调和日渐紧绷的群体关系,各平台对封闭社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整治,例如微博的明星粉丝群、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等;或平台聚焦于特定内容开展治理,以屏蔽关键词或识别段落语意的方式避免争议性内容等。但因发布者会采用“缩写”“指代”等方式规避审核、或寻找更隐蔽的发布平台,治理门槛反被一再拉高。最终,舆论对立只是换了形式重新出现,难以真正地抚平情绪。
近年来,社交媒体新秀小红书成为了中国网络话语对立的交锋地带,其中的性别话语尤其引发关注。在面对女性角色的社会期待与行为规范时,从“婚前买房”到“计算生育”,小红书的用户试图策略性地掌握一定的资源优势,从而建构可欲的日常生活空间。这类言论使外界对小红书形成了某种“群体印象”,甚至于一些使用者在职场、婚恋等现实场景中,会策略性地否认自己是小红书的用户。可以说,小红书相较其他性别比更为均衡的平台,在各类社会议题的话语介入上表现出了新的倾向。本文以小红书为例,尝试分析社交媒体如何承载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性别关系演变,从而厘清新媒介平台与性别话语的相互建构。
造“美”神话:“网络中产”的身份构建
小红书是社交媒体时代对“看”之重要性的彰显。当用户打开小红书APP时,会发现内容被编码为大尺寸的照片和视频,而文字展示空间有限。这凸显了小红书“视觉社区”的定位,也反映出平台对用户的吸引更依靠视听上的冲击,而非信息密度。
看的行为往往与“美”相关联。有分析指出,小红书创建之初参考了国外照片分享平台Instagram,邀请了众多时尚博主和摄影师入驻,其发布的内容,无论是“美”景还是“美”人,与现实相比都更为精致。这使得小红书与国内既有的生活分享APP,例如大众点评和抖音等,走向了差异化的赛道。小红书的用户不是“随手一拍”,而是经历了平台潜移默化的审美训练后,发表具有一定门槛、精修过的作品。

对美的追寻植根于一套精心打造的欲望唤起机制。与抖音、快手等平台类似,小红书也曾陷入过“炫富”争议中,但相比“土味视频”以巨大的贫富差距调动起观看者的猎奇心理,小红书的炫富就像是品牌方的“自来水”。宛如“野生时尚大片”的精致摆拍,更多使观者对品牌心生向往。小红书的首席运营官丁玲曾将小红书比作“线上安福路”小红书上排列的内容就像上海安福路两侧的店铺一般时尚、中产、富有生活趣味。

小红书自创立之初便瞄准了中国的新中产阶层,而用户的认同又使平台成为“变身中产”的渠道小红书曾多次陷入在节假日宣传未开发景区、“照骗”的争议之中,但即便创作者贡献的内容与现实不符,用户依然十分宽容。这是众多不使用小红书的圈外人难以理解的。对于用户来说,小红书就像是一本“美好生活的范本”,积极模仿不仅能收获朋友的肯定,更能使自己短暂地从逼仄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享受靠近理想生活的愉悦感。本质上说,小红书所营造的社区氛围,极大降低了普通人切近中产阶层生活的门槛。

“小红书美学”不仅指让用户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要素,更是发现自我之美好。在平台话语中,美的反义词不是丑,而是一种现实的“寻常”或“平庸”,用户所追求的“美”,即是追求现实生活的例外状态。而这种状态往往是有钱有闲的中产才能享受到的,比如“gap”(空出)一年工作去洱海旅游,或是去普吉岛考潜水证。这类内容便是平台青睐并大力推广的生活美学:从平庸的日常短暂逃离,凸显特殊时刻的美妙和趣味,强调充满反差和故事性的人生片断。

在小红书这一中产生活面貌的象征性空间内部,性别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事实上,人们日常生活的理想愿景向来是高度性别化的,譬如小红书上“Ta是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婚前还是婚后买房”“如何划分配偶责任及生育成本”等帖子的出现。由此,两性进入了区隔化的想象空间当一方携带着理想中产生活的框架评判现实,另一方则成为被标准化叙事裁决的对象,两性之间的张力彰显出平台塑造的愿景与现实逻辑的错位。而当双方都自称拿着标准答案在作解现实时,标准答案本身的虚幻性也将悄然浮现。

制造圈层:算法助推下的认同区隔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种认知惯性亟待被打破,即公共舆论在多大程度上是被特定机制生产出来的限期商品小红书实行强算法推荐机制,在经技术逻辑介入后,平台的内容生态呈现为一个个壁垒清晰的舆论同温层,即“信息茧房”。而性别作为最直观可见的差异化标签,被平台用作圈层区隔的首要指标,这进一步放大着既有的差异与分歧。
小红书平台曾出现过一场颇有意思的圈层交锋。女性用户为了方便内部交流,为众多涉及婚育、个人成长、女性情感等话题打上“宝宝辅食”的标签。这一行动的出发点是,少有男性关注婴儿哺育的社会现状,“宝宝辅食”标签极大降低了男性用户刷到的概率。而在这一内部梗逐渐被公众熟知后,又有违法犯罪分子借助标签传播大尺度、颇具情色意味的照片视频,瞄准对“宝宝辅食”标签好奇的男性用户。最终“宝宝辅食”标签变成了继李毅吧后的又一信息垃圾场,用户难以检索有用的信息,平台难以定位标签的受众,只能靠定期清理违规信息来进行维护。
“宝宝辅食”之所以成为一个现象,在于女性意图构建一个自由且没有负担的交流空间,或者说躲避“男性凝视”,结果却使标签下方充斥着各类男性视角的“大白长细”画面。这个案例微妙地反映了用户的互动困境:女性意欲以“宝宝辅食”标签为区隔构筑交流空间的行为,却反向被高度“性”化的内容入侵,揭示出算法机制的负面效应。
由圈层区隔带来的认同冲突,会反向巩固圈层内部的凝聚力。例如在“相亲对象让我卖掉婚前房产”“父母让我给弟弟买房”等一些讲述亲身经历的帖子里,用户在鼓励发帖者解决争端、走出困境的同时,也向围观者印证了亲密关系带来的“被剥削感”。这种从心理距离出发重估关系、重建连接的行动逻辑,极大地解构了对现实血缘、业缘、地缘、学缘等关系网络的依赖,使现实中的人际互动进一步疏离。
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对高黏性用户的习惯培养,本质是一种身体性过程,情感是内嵌其中的支撑性能量。也就是说,在用户无所事事的闲暇时间,对刷平台的行为产生心理依赖,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社交消遣。而小红书一直因富有“活人感”颇受用户好评。“活人感”区别于专业创作者生产的商业内容,注重日常生活的分享,复刻了朋友的相处模式,是陌生人的“朋友圈”。平台上的相处比现实轻松、绵密,因为“即便是闺蜜也没法做到秒回消息”“在平台发疯不必在意倾听者的感受”。以至于小红书的用户感慨,“比起日常相处的人,小红书上的姐妹才更亲近”。
在这个意义上,小红书受到的夹击是双重意义上的。一方面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其对现实人际关联造成的冲击。当人们拒绝亲近一个具体的身边之人,转而投入到虚拟世界的群体认同中,这或许在根本上反转了人之社会性的底层逻辑。
“她”的选择:消费主义与女性成长

就用户的性别构成而言,小红书一直致力于营造一个女性社区。在最近一两年,小红书的月活用户达至3亿,几乎快追上微博和抖音。事实上,小红书上性别话语的空前声量服务于平台增长的流量逻辑,其在双重意义上是市场机制的产物。一方面,“理想生活”和“好物种草”的内容属性与消费主义诉求深度绑定,女性消费力被构造为自我实现的捷径;另一方面,对消费的推崇极大强化了理性经济人的行动逻辑,市场原则向家庭内外的渗透催生了女性的策略性自保,也放大了两性和代际间的被剥夺感。
小红书的兴起与其极高的商业变现能力息息相关。小红书革新了Instagram以用户订阅为主的推送模式,利用算法机制将内容曝光的权限收束在自己手中。这避免了小红书重蹈“Instagram”的覆辙,沦为承载两方交易的场所。对小红书而言,它一方面作为网购渠道商,深度介入商单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作为媒体平台,高效运用流量推广资源获取广告费。
小红书在向电商平台转型的过程中,平台购物车的加入将流量顺势转化为订单。讨巧的是,小红书的内容生产聚焦“人”而非“物”,通过激发人对物的欲望,身份认同的建构被对应为消费逻辑下的商品占用。例如,《在雪山过30岁生日》的帖子大火,博主同款的登山鞋销量大涨。然而,相当部分的激情消费并非关注鞋子的实用性能,甚至爬雪山也不在计划内,人们更希望通过拥有同款商品,贴近博主的生活状态和美好体验。

这一消费行为反映的心理动机是,对特定商品的选择被寄托为对生活方式的重置,使“中产生活”这一模糊的概念清单化消费什么样的商品、买什么价位的车、假期去哪个国家旅游。以职业、收入来衡量的中产阶层被投射为一种消费品味。中产生活在变得易得的同时,也变得极易失去,因为一旦停止了消费,那些拥有“过时”时尚单品的群体就面临阶层滑落的风险。

在小红书中,中产生活与“女性成长”的议题合流,显露出更加复杂的生态。“女性成长”原本呈现为一些事业成功女性对自身经验和生活片断的分享,后受算法推流影响催生出一批高度同质的账号。宛若复制粘贴的内容反过来抹杀了个体经验,将“女性成长”框限在特定的生活方式之下,例如旅居、独立购房、自主创业、瑜伽修身等;叙事则调用阶层跃升的逻辑,“改命”“开挂”“逆袭”等成为关键词。在这一语境下,女性成长的多元内涵和复杂经验,被窄化为对经济的掌控力,而经济能力的展示又需依赖对中产消费趣味的跟随。
而在家庭内外,对消费的推崇极大强化了理性经济人的行动逻辑。“索要彩礼作为生育保障”“管理配偶工资以获得自主权”等帖子得到大范围讨论,并从小红书外溢至公共空间,受到“把男性当作经济工具人”的批评。事实上,这一行动倾向造成的伤害是双重的,当女性把配偶工具化的同时,也是在将自身婚育的价值高度利益化。这背后反映出的复杂现实是,女性面对职场、婚育中难以估量的风险,转而将经济承诺当作确定性的保障;消费社会对经济能力的强调,使得女性对自主权的确认被等价为对家庭和婚姻场域中的资源调度。
结语

凭借中产美学的内容趣味,算法细分的圈层传播,以及消费至上的认同重塑,小红书平台上的性别话语呈现出空前盛景。小红书的性别话语一方面呈现出高度的悖论性,另一方面又具体而微地反映出当代中国两性关系的症结所在。

它既反映了中国女性的觉醒和对社会关系的重新思考,也受到平台机制和商业逻辑的影响,呈现出复杂且矛盾的局面。它并非单一女性主义思潮的体现,而是融合了消费主义、算法推荐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社会现象。

此基础上重建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关联,应当意识到网络分歧难以避免,但若诉诸“一方压倒一方”的胜利,只会诱发更多的言语对抗。要真正深入网络空间的喧嚣,我们有必要拨开话语的迷雾,理解发布者情绪产生的原因与诉求。从人出发的必要性在于,面对现实的棱镜,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往往会析出多重投射,并非表现得那般言之凿凿。理解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将助力我们更好地与现实中的人展开联结。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特约稿件原题为《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性别话语迷思——以小红书为例》。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打赏不设上限,支持文化重建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订阅服务热线:

010-85597107
13167577398(微信同)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8点至晚8点

文化纵横
倡导文化重建,共同思想未来,发掘不一样的深度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