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年间,一条2000米长的配电网线路共发生169次雷击放电。”这是供电人员在丽江市华坪县兴泉镇观测到的一组数据,表明丽江的雷电活动频繁、强度大。每年人畜触电、森林火灾等灾害频发,引发配电网线路故障居高不下。
近日,全国首个高原地区配电网雷击故障监测示范区在华坪县建成,运用配电网雷击故障防护系统,不仅使该地区配电网线路的防雷、抗雷水平进一步提高,还能精准定位雷击故障点,局部区域因雷击导致的跳闸次数减少八成。
该项目由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牵头、丽江供电局实施,并联合云南电科院、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组成联合攻关团队,针对高原地区配电网雷击防护水平亟待提升的技术瓶颈,历时10年时间,开发出高原地区配电网雷击故障防护系统以及高精度雷电探测站、过电压监测装置、绝缘子替代避雷装置、光学监拍装置4个系列产品,共计10余项发明专利,可实现雷电定位预警、统计分析、风险评估、故障快速定位、后台应用等功能,有效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目前,该示范区内共安装高原地区配电网雷击防护系统120套,架设20千米避雷线路。经过前期试运行,以跳闸较严重的10千伏永兴线为例,每年雷击跳闸次数从78次骤降到每年7次,实现了雷击故障诊断识别准确率达95%、雷击故障点定位误差达到3至5基杆,短周期内落雷点预测准确率达到99.86%,整体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至9月汛期是雷电高发期,线路加装雷击防护系统后犹如‘金钟罩’,辖区内累计故障从去年的34次下降到2次。”华坪县永兴供电所所长邓华宁说。
目前,这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正在持续发挥作用,保障高原地区配电网稳定运行的同时,为当地芒果、茶叶、硅光伏等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火电厂内,20寸行李箱大小的爬行机器人一边向上攀爬,一边用探头检测锅炉水冷壁管的缺陷,相关数据实时传回计算机系统并进行自动分析,如发现水冷壁管内壁减薄、腐蚀、开裂等缺陷情况会立即提示,最大程度减少发电机组因缺陷导致的非计划停运,保障火电厂稳定出力。
这是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在全省大型火电厂中率先引入的爬行机器人高精度远场涡流探伤技术,已在云南能投曲靖发电有限公司锅炉水冷壁缺陷检测中首次成功应用,标志着云南火电机组智能化运维实现新的突破。该技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爬行机器人搭载5个涡流检测探头,可对锅炉水冷壁管进行全自动全覆盖检测,检测精度可达毫米级。这一爬行“智慧眼”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更精准、更快速、范围更广,检测安全性明显提升。
“10月开始云南进入水电枯水期,今冬明春电力保供火电出力尤为重要,爬行机器人可在每年检修中发挥关键作用。”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技术专家王兴文表示,下一步,该项技术将在云南多家火电厂推广应用,为电力行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提供更多路径。
撰文:段晓瑞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马正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