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 壳中世界

文摘   2024-03-12 08:04   上海  

免费的,从来都是最贵的

文章共~400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图:Ghost in the Shell

<I> 壳 | Shell

发个消息,天涯若比邻

动一动手,美食就自动送到面前

抖一抖手指,无穷无尽的娱乐就喷薄而出

打开某宝,我才发现:啊对,那就是我想买的!

扫一扫码,就可以打卡,就可以付款,就可以享有各种服务, 也可以被捅……

Appstore里是爱丽丝的仙境,那里有哆啦A梦的许愿机,不管我们想要什么,都会帮我们实现。


今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在手机、APP以及AI算法无处不在时代。在不知不觉中,传统的 “人-人” 的连接已经悄然变成了“人-手机-手机-人”的连接;“人-商品/服务” 的消费模式也一步步被 “人- 手机-商品/服务” 所取代。


仔细想来,手机的真实形态是一层“壳”,一层包裹着每个人的“壳”,一层隔在“物理的人”和“社会的人”中间的壳。举个例子,聊天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区别得出来头像背后是谁?购物的时候,付钱的是我还是我的银行账号?一步一步,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正一步步被改造成为通过手机来代理,而作为人的个体几乎却仅仅在和手机接触;手机本身,连同里面各个APP的帐号,反而切实地、完整地成为了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代理


中心化

在“人-人”的连接模式下,人与人的连接是极度分散化的,而且这种连接是世界的、不允许其他主体介入的。而今天,“手机-手机”之间的连接则是通过中心化的平台来进行的;于是乎,不管是资本还是公共权力(GQ)都可以更加方便地施加影响。


但如果仅仅只有平台,资本和GQ也并没有能力来处理如此巨量的信息,更谈不上对于这些信息进行管理。举个例子,即使街上摄像头在不停的录像,但如果没有合适技术的话,也是不可能在其中找到任何有效信息的,因为没有人有时间可以把全市所有的录像都再看一遍。


但AI改变了一切,通过人脸识别的能力,只用几秒,AI就精准地找到了你在过去一年中每一秒的精确位置:在哪闯了红灯,什么时候在蹦野迪,谁是谁的“密接”……


仔细来看,现在人与人的连接其实是这样的:

于是,以手机为媒介,以AI为工具,平台、资本、GC获得了对于每个人所有社会关系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那里便是权力的源泉


<II> 空-壳 | Void

一无所知 | You know nothing
一无所有 | You own nothing
无处藏身 | You cannot hide
无能为力 | You can (re-)do nothing


II.I 一无所知 | You know nothing

搜索时代
谷歌的座右铭是Organize world's information (整理全世界的信息),这是一件看似人畜无害,却影响无比深远的声明。

搜索引擎的出现,让信息的丰富度可得性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知识从“稀缺商品”变成了“过量供应”的东西: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从前,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记忆,是对于知识的占有;而现在,学习的目的则更多的是“如何去查找”、“如何去判断”、“如何去伪存真”。

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

好事是,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足够充足的信息;只要掌握了查找方法,理论上我们是可以找到任何需要的知识。但坏事是,被组织起来的信息是中心化的而中心化的信息是容易被权力所篡改的。虽然任何信息都不会被遗忘,但通过对于关键词排序优先级的修改,绝大多数的人都只会看到第一页搜索到的信息;而在这页里面,又是充满了付费词条/广告(资本)和 “此页面不存在/404"(GQ)的内容。只不过我们甚至都不会注意到,更没有时间来分辨这些夹带的私货,以为partial story中片面的信息就是事实的全部。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其实是AI算法“挑选”过的样子。这种以国家为单位的“挑选”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国际社会对于基本事实认知的撕裂:而这些正是冲突与战争的温床。

推荐时代
如果说,在搜索时代中,我们还可以提出问题,而AI来决定如何回答;到了以Facebook/抖音为代表的推荐时代,我们甚至连提问题的权利都没有了。AI并不需要我们有任何表达,因为任何不合时宜的表达都只是低效的杂音,是需要马上清除干净/淹没掉的。

悄然无声地,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变成了新闻和短视频的投喂。于是,我们被告知了什么是潮流”、“什么好吃”、“哪里好玩”、“周末应该做什么”……通过“30秒的国家史”、“政治家的阴谋”,我们似乎就掌握了国家大事,可以在手机前运筹帷幄……用不着去寻找,用不着去研究,APP已经把问题和标准答案都准备好了。于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中,我们甚至连提出问题的能力/权力都丧失了。而在背后,AI又是如何决定我们应该看到哪些视频与新闻呢?或者说,谁才是这些AI的“主人”呢?

更进一步,今天我们可以为了玩“羊了个羊”看几个小时广告;那未来谁又能保证我们不会为了生存而24/7地观看AI投喂给我们的东西?

To watch ads or to starve, is it a choice?


II.II 一无所有 | You own nothing
手机和AI的出现,也让“拥有”的概念变得模糊。我们举几个例子:

货币 & 电子货币
其实,最早虚拟化/电子化的,是货币。这张小纸片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的价值仅存在于其交易的能力,其背后是国家信用的背书。现在,大额的交易早就必须使用银行转账,而电子支付更是在一步一步逐渐“取缔”纸币,不收现金的地方已经不是少数。货币的电子化让散兵游勇的低技术犯罪变得越来越难;几乎所有的金融权力从个人、企业、地方都集中到大型中央金融机构。

我们在享受扫码支付-线上支付的极度便利的同时,换季时大衣兜里的零钱已经悄然变成了口罩。试想,现代社会中,如果我们因为任何不可控的原因被迫脱离了手机、脱离了银行账号,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呢?我们还能生存吗?

即使区块链、Web3声明要打造“去中心化”的乌托邦,还个人以“拥有数据资产”的权力。但从技术+人性的角度来讲,“超级管理员”们又如何经得住权力和垄断利益的考验?如果资本用压倒性的算力来覆盖每个去中心化的节点呢?如果和这些超级管理员有了摩擦,我们又能如何面对用暴力切断网络、电力、甚至是肉体呢?

云盘/网盘/邮箱
我们的信息似乎可以无限量的存储在上面,以及我们无论何时何地用哪个设备,只要登陆自己的账号,都可以取回自己存储的信息。但不知你是否也收到过需要对于这些服务(扩容)付费的通知?以及,这个收费的决定曾经征求过你的意见吗?你真的有权利不接受吗?在未来,又有谁可以保证这个费用不会x2 x10 x100?

当然,付费本身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地方在于其价格发现的过程并不是市场化的,而是极端垄断的:定价=“平台公司的道德底线”,而经济学告诉我们真正的均衡(底线)是“每个个人都痛到无法接受”;在数字资产已经如同食物、水和空气的今天,如果苹果说:“每人必须交纳1万元的 ‘苹果税’ ,否则你将再也无法得到你过去十几年的所有数据,也无法取回所有的社交帐号密码、支付密码,已有的苹果设备也将马上报废。” 你会交钱吗?(现在icloud2TB的实际价格是每月68元,1万元大约是12年的价格,假设不涨价)然后,如果是每年1万呢?

更可怕的是,从技术上讲,苹果今天就可以做到这些事,你并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账号
数字的世界里,别人认识的只是账号,没人认识你
被账号完全代理的你,又如何来证明,哪个账号是你所拥有的呢

All it takes to erase you, is to remove YOUR account from MY database.


II.III 无处藏身 | You cannot hide
数字社会中,我们的一切都被记录着。

Outside In
我们在何时何地几分几秒看了哪些视频,点了哪些广告,买了哪些东西……所有的数据都被一五一十地记录着。这些数据或是分散或是集中地被存储在各个平台,然后打包变成资产,被用来挖掘“商业价值”。

我们每次叫车、乘高铁、乘飞机,在加油站加油,入住酒店,扫码买东西,手机信号连接到基站,各个APP的后台GPS调用……我们的位置都被精确地记录着;如果说街上摄像头的人脸识别能力还不够,那还有场所码。可以几乎确切的说,现在已经可以做到精确掌握每个人实时位置甚至说一举一动……

当然,所有的数据还并没有集中化打通,这张大网还有些许网眼;但实际情况是,数据已经在那里了,只要投入一些资源,是完全可以做到对于一些群体和个人的完全监控的。

Inside Out
被监控的不仅是我们的位置和行为,还有我们身体的内部。智能手表无时无刻不在记录着我们的心跳呼吸血压,手机麦克风在理解我们的一字一句、摄像头在分析着我们眼球的运动和面部肌肉的活动、陀螺仪知道我们是站立还是跑跳还是躺平……

于是乎,是谁在管理、使用着这些数据?在我们不经意点下“我同意”的按钮时,如此丰富的免费服务的代价又是什么?

在未来ARVR、脑机接口诞生和普及的时代,是否连我们每时每刻的想法和意识也是可以被记录与分析的呢?

We are more naked than ever.


II.IV 无能为力 | You can (re-)do nothing (?)
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个人可以做的吗?
虽然并没有很好的答案,但我并不认为我们无事可做。

首先,减少信息摄取量。信息爆炸的今天,比信息本身更重要的是筛选高质量信息、集中精力加工与思考的能力。那么,为了给思考留下时间,第一步就要减少垃圾信息的摄入。对于如何区分垃圾信息,我有这样几个准则:
  • 有关长期稳定的知识(人性/科学)与载体 (书籍) > 时效内容(新闻)和载体
  • 主动找到的信息(搜索)> 被动投喂的信息(推荐/信息流)
  • 可控制节奏的媒体(图文)> 不可控制节奏的媒体(视频)
  • 精确的信息(数据\逻辑)>故事、感受
  • 一手信息(原文、原作)>二手信息(改编、翻译、截取)
  • 高信息密度媒介 > 低信息密度媒介(如短视频)

第二,减少数据生产。在使用App之前多看看隐私条款,能不授权就不授权,能不扫码打卡就不打卡(但这并不仅仅是“隐私”的问题)。在不过度减少便利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个人数据的遗留;实在做不到,至少要分散化个人信息:多手机号登录、不跨APP打通账号、不做跨APP授权……以及我们需要理性思考一下,那些所谓的“免费服务”是否真的都是必要的?

尝试一下脱离手机几个小时、几天甚至更长,那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对它是如此依赖,也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关系是什么。

第三,多思考多讨论。我们正在无知无觉中进Digial入Dic纪tator元ship。最好的方式就是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讨论,而不是这篇写成cyberpunk joke一样的文章。这不仅仅需要时间、智慧,也需要勇气!

第四,我并不满意我给出的微小的答案。我们还要继续寻找。

Everyone counts.


普通人的AI自由
AGI降临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自由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