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出现可“无限收割”的水稻?

时事   2024-11-11 11:31   浙江  

如果水稻可以“再生”,播一回种,就能一茬接着一茬“无限收割”,该有多好。乐清市岩宕村的一片多年生稻就帮你实现了这种美好愿景,即将迎接今年的第二次收割。

 

水稻像韭菜 

可“无限收割”

  

头季水稻收割后,一株株枯黄的稻桩上再次萌发出了嫩绿的新芽,为一块块稻田重新披上绿装,这就是温州首次从云南省引进的“云大25”多年生稻品种。这种种植一次,割完一茬再长一茬的水稻也被称为多年生稻。也就是说,经历过今年的两季收获之后,第二年还能再次收割。

  

秋来“丰”景美如画,金秋的田野里稻香四溢。近日,在乐清市岩宕村的多年生稻试验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已经挂满了禾秆,田野中一整片的青中带黄,十分养眼。“这批多年生稻第一次收割是在今年8月,再过十天左右,又能收第二茬了。”温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黄歆贤告诉记者,只要在收头季稻时保留稻桩约20至30厘米,收割后就不需再次耕种了,收割后两三天给留桩的稻田施肥蓄水,再过几天后,稻桩地下节位就焕发出新绿。

  

“正常情况下,种养多年生稻第一季亩产可达500公斤,只是第一次收割时,试验田里遭了鸟害,产量减少了一大半。”黄歆贤介绍,由于多年生稻第一季收获期晚于早稻1至2周,其他水稻收割后,周围的鸟便飞进多年生稻田里吃稻谷,接下来,他们将在试验田搭设防鸟网,保护第二季生长的稻谷。“第二次收割以后,气温下降了,准备用稻草、薄膜、无纺布等材料对稻田进行覆盖,确保它们顺利越冬。”

  

种一次收多次

省工又省时  

  

在温州,“云大25”生根的这片土地位于海拔近200米的乐清市岩宕村,由温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当地农户合作,开辟了这片面积约为3亩的试验田。岩宕村位于山区,且村里人口较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工作了,山区不方便使用机械化农耕设备,温光资源对水稻生长来说又属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恰恰成为多年生稻最适宜的试验田,“云大25”就栽种在离村口不远处的一片梯田上。

  

岩宕村村民张仁山第一次种植多年生稻,他说,自己种植水稻十几年,以前从没听说过收割后的稻桩还可以再出苗长穗。张仁山说:“现在种的这个多年生稻太好了,它就像韭菜一样,种一次就能收割好几次,而且整个管理过程和平时种水稻基本一样,不用额外用药用工。”张仁山对多年生稻这一试验品种十分满意,头季插秧收割后又可以直接出芽,不用从种子阶段重新生长,减少了买种子、翻耕田地、育秧插秧等流程所需要的人力成本。

  

他和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山区里的田地用不了机械设备,只能人工收割、插秧,即使是用了比较省时的人工抛秧方法,一人最多也只能抛2到3亩。温州山区一般以种植单季稻为主,在山区引种可再生的“云大25”,就能省去一季收割之后再次插秧育苗的这一步骤,实现一种多收。  

  

“第一次种多年生稻没有经验,还好现在有专家会定期来查看水稻的状态,指导我怎么种植。”张仁山说,“在水稻分蘖期的时候把田里的水排干,进行烤田,无效的分蘖就萎缩了,水稻长势更好,茎秆粗壮,台风来了都没有被吹倒。”张仁山欣喜地认为,“云大25”一定能很好地适应温州“生活”。

  

多年生稻

有望在山区推广

  

黄歆贤表示,多年生稻显著减少了种子和劳动力投入,精简了后茬水稻翻耕、插秧等生产环节,还能促进土壤生态修复,是一种轻简化、可持续的稻作生产方式。“这是我们首次引种多年生稻,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下一步还需持续观察,摸索总结出适合本地的配套栽培技术,为今后推广应用打好基础。”她表示,多年生稻一种多收,对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

  

据了解,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2年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再生稻促进水稻生产能力提升的指导意见》,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成了一批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稻作效率和产能潜力不断提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

  

在目前农村劳动力持续收缩的当下,提高水稻的“再生能力”成为一些育种专家的努力方向。据了解,“甬优4901”“浙大荃优1610”“杭优820”等浙产再生稻品种,以“一年收两茬,平均亩产破1000公斤”的优异成绩,吸引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关注。也许,不久的将来,再生稻会是下一次水稻培育的“绿色革命”。



推荐阅读

明文规定可休1-2天!仅限女职工!20多个省已明确

曾红极一时,如今官网“空空如也”!昔日电商巨头被罚

李丐腾回归温州!这个千亿市场项目被永嘉挖过来了……

现金!鹿城30多个村分红了!

温州70余人被清华北大录取!七成来自这两个学校


来源 | 温州晚报

编辑 | 见过   审读| 刘颖  监制 陈建东

温州商报
欢迎您订阅和关注!每天我们会为您呈上一份新闻大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