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五张牌”!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说接下来要这么干...

创业   2024-11-21 21:04   山西  

世界晋商网获悉,11月2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出席会议的有: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晋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雪钦,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鹏,副市长李哲。

会上,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介绍相关情况,他首先提出三个“致力”,一是致力加大转型力度,加快构建体现晋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致力厚植发展动能,加快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三是致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中,转型主要聚焦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制造业壮大升级和推动新赛道产业规划布局;发展动能则要以科教资源集聚优势赋能创新发展,以民营经济先发优势激活发展动力,以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对外开放。

数据显示,晋中市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了97.8%,预计全年原煤产量可以达到1.1亿吨;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达到73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到55.4%;“四上”民营企业数量达到2316家、占到全市企业总数的87.7%,经济总量占全市的近60%。

1—10月,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总量占规上工业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1—10月,全市进出口贸易额增长36.9%,排全省第2位。

介绍完相关情况后,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又就教育与生产力转化、城市发展、工业、农业和文旅这五方面做出了详细解读。

▋ 教育与生产力转化

晋中的科教人才资源富集,特别是大学城有9所高校近18万名师生。10月16日,金湘军省长为“晋创谷·晋中”揭牌,全省第3家晋创谷正式挂牌,这将进一步集聚高校创新资源要素,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目前,晋中市正在大力推进“双融双创”,加快推动驻市高校与晋中从“物理聚合”向“化学反应”转变。

所谓“融合”,一方面加强城校融合,今年1月起,21所驻市高校校园及校内综合性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走在了全国前列;合作共建大学城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联合举办大学生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青春之城”音乐节、校友招商推介会等活动,校地交流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加强产教融合,支持引导“链主”“链核”企业与市域9所高职院校合作,建成2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全省首批特色产业学院的有4个、数量全省最多。
所谓“创新”,则是聚焦建设“晋创谷·晋中”,发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科创优势,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大健康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引人才、育企业、重创新、促转化,打造校地融合创新模式,目前已入驻初创企业43家、科创团队27个。同时,晋中市结合驻市高校优势学科和我市产业基础,实施了“大起底、大调研、大对接、大转化、大观摩”行动,营造市校协同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我市企业和各高校签订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协议239项、涉及合同金额1.28亿元,一些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

“双融双创”终究是要与“青年”相关联。晋中市正着力推进“青聚晋中”,今年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为高校近万名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在市城区规划建设“青年驿站”;同时,着力推进“青创晋中”,建成大学生创新生态基地,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1家,在孵大学生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38个;着力推进“青享晋中”,出台青年人才引育政策,全市A级景区向驻市高校师生免首道门票,连续两年在开学季向15.2万名高校新生送上开学“大礼包”。

▋城市发展

近年来,晋中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作为服务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的破题之举。
一是规划衔接更加完善。两市已共同编制完成临空经济区战略发展规划;协同开展城市详细规划单元划定工作,从而使一体化发展更具科学性。
二是产业协同更加密切。在产业协同发展中,我们重点做了3件事:共筑产业链条,在太钢引领下我市孵化出特钢材料企业,在晋中吉利带动下,形成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共融文旅发展,两市共同推出6大主题、12条旅游线路,“怡然见晋中”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旅游“热线”。共建飞地经济,晋中寿阳县与太原迎泽区确定4.16平方公里飞地发展区域,未来两市经济融合发展充满机遇。
三是设施互通更加高效。龙城大街贯通、魏榆路快速化改造竣工通车,打破了太原晋中只有一条快速通道的历史,形成15分钟交通圈。龙盛街、机场东路连通农谷大道工程即将通车,两市“三纵十横”路网构架正在实现。青银二广高速公路太原联络线工程建成后,太原至晋中寿阳平头镇车程仅需15分钟。
四是生态联治更加强劲。我们与太原常态化开展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确保太榆退东贾断面水质达标,努力提升两市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五是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全市419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两市共同明确12所医疗机构超声、CT等检查项目实施试点互认,极大便利了两市群众就医问诊。太原至太谷921路公交开通,两市跨城公交线路已达10条,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六是要素配置更加完善。两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百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与中部其他市深入实施就业服务体系等“五个共建共享”,为广大群众就业拓展了更加广阔的渠道。

▋工业

晋中是山西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全省的工业大市。晋中工业起步较早,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基础条件良好,境内煤炭、煤层气、钛铁矿等资源丰富,全市规上工业企业1160户,全省最多,2023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7%。二是产业门类齐全,国民经济41个工业行业中我市拥有35个,31个制造业行业中我市占27个。三是产业集群成势,煤焦冶电、化工、非金属制品等9个主导产业实力雄厚,玻璃器皿、玛钢铸造、纺机液压等特色产业享誉全国,新能源汽车、特钢型材、碳基新材料等8个新兴产业集群成势。
下一步,晋中市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示范项目。
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力新质生产力。重点改造提升能源、炭素、冶金、焦炭化工、特色食品等传统产业。坚决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煤炭年生产能力稳定在亿吨规模以上,在全省率先挂牌“双碳”山西会客厅,引领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发展。
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培育壮大新能源(甲醇)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制造等新兴产业。依托全省产业链条最长、产量最大、资质最全的“链主”企业吉利汽车,中国纺机制造的“摇篮”经纬纺机。太重榆液研发制造全系列挖机配套液压元件,推动昔阳尚太锂电建设全国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等,壮大新质生产力。

以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重点布局绿色甲醇和氢能、医药大健康、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农业

近年来,晋中市坚持“特”“优”战略、发展有机旱作,精准把握“特”的本质、“优”的内涵,以有机旱作推动特优农业发展,以特优农业发展带动有机旱作提升。

晋中地貌复杂、特征明显,84%的面积是丘陵山区,69%的耕地是旱地。为了发展有机旱作,晋中市主要做了六项工作:

第一,做强国家级农高区,打造科技示范引擎。目前,晋中市共承接21个国字号试点,建成3个省部共建实验室,引进47个省级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入驻54家高新技术企业,神舟16号航天育种的9个品种完成试种,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做好产业战略,科学规划全市域空间布局。根据地理气候、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谋划布局“两区三带”。“两区”,就是平川地区发展规模种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东山地区发展生态种养和休闲观光农业;“三带”,就是太行山“草牛粮”循环产业带、中部丘陵百公里林果带、平川汾河百公里设施蔬菜带。
第三,做实推进方案,确保可持续发展。市政办〔2022〕16号文件下发《“484”特优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建立重点任务落实机制,核心是在县(区、市)开展一个农业示范区、一批市场主体、一批知名品牌、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一个科技服务体系等“8个一”工程。
第四,做深土地文章,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一是引导农民自愿进行流转,二是推广农业生产托管。
第五,做精产业文章,叫响区域公共品牌。坚决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的基础上,重点抓两头。一是抓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主要是提质量、扩规模,目前,累计认证“三品一标”204个,祁县酥梨、左权核桃、太谷壶瓶枣等一批特优农产品销往新发地、长三角、大湾区。二是抓农产品精深加工,主要是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0个,年销售收入突破450亿元,平遥牛肉、太谷饼、海玉石头饼、榆次四眼井醋、昔阳压饼等一批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第六,做足融合文章,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一是推动科技、产业、农户之间融合,发挥山西农大、晋中农高区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技术和装备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成果就地转化。二是统筹土、肥、水、种、机、技要素融合,完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探墒播种、深松密植等模式在全省推广。三是促进农文旅融合,实施“百乡千村”治理,打造省会太原的“后花园”,好风景带来好光景,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增收,一人增收、全家不愁。
▋文旅
晋中是晋商故里、文旅大市,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有平遥和祁县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1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90个中国传统村落,特别是我们有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块“国字号招牌”。依托这些优势,晋中市下力打好“文旅牌”,今年启用了“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推出了文旅九大业态群落。
一是兴业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是产品。晋中市积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业态,打造了平遥古城3D灯光秀、介休张壁古堡灵境体验、左权桐峪1941博物馆穹幕影院等一批数字化场景模式,平遥古城持续位居全国5A景区百强榜前列。1—10月,全市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和门票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4%、11.1%。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标准化推动景区提质、数字化升级传统项目、多样化培育新型业态等方面发力,不断深耕“文旅+”“+文旅”产业,推动文旅和康养、文博、文创、非遗、乡村等加快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是强基础。一方面从“硬件”入手,提质升级景点景区配套设施,搭建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发运行“怡然见晋中”APP和微信公众号,补齐停车场、服务中心、自驾营地、公共厕所、旅游标识导览等短板弱项,推动游客旅游体验全面升级。另一方面从“服务”入手,优化景区管理,探索健全市级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服务品质,努力实现“旅游满意在晋中”。
三是塑品牌。晋中市将着力打造中国传统文化之旅、太行山水艺术之旅、休闲度假美食之旅等“三大主题”,采取主流媒体造势、社交平台聚粉、营销推广引流等措施,持续放大“怡然见晋中”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晋中以改革创新为引擎,积极实施“156”战略举措,全力打好城市牌、汽车牌、文旅牌、大学牌、农高牌这“五张牌”,积蓄新动能。上述,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也是围绕这五方面阐述晋中市今年以来的成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世界晋商网综合整理自山西发布等

世界晋商网
博闻、锐器、新知-全球晋商财经传播领航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