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慢城市”成为了众多城市设计和规划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筑景工作室主持设计师尹荦懿在慢城市设计领域的观点和理念主要体现在对城市资源流动的减慢、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及对城市文化和特性的保持上。
城市是如何新陈代谢的?
他提出了城市新陈代谢理论,以解析城市资源流动的视角,为可持续城市设计提供了量化设计方法及策略的可能性。在《城市新陈代谢视角下的以减慢城市资源流动为目标的城市设计决策支持框架》一文中,尹荦懿以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为出发点,选取了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城市资源(水、能源、有机废物、食物)作为评价对象,以其流动速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设计决策支持框架。这个框架包含城市现状分析、设计情景设定、设计选项清单,以及设计评价,能够为设计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尹荦懿还强调了在城市设计中应该追求积极的社会效应及适宜的城市生活节奏,构建宜居生活环境。他提出了,“慢城市”即在城市整体层面强调建设与发展的品质而非速度,在个体层面则意味着城市能为居民提供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设施和条件。这包括了对个体多样化需求的包容,以及对城市文化和特性的保持。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尹荦懿和他的团队提出了城市更新综合一体化实施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在于大数据。他们认为,城市更新是一个在有限资源里全盘筹划的工作,真正驱动项目朝正确方向发展的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机构的意见,而是在精准高效的演算和分析下生成的数据模型。这种方法论在成都双流区东升环港路西片区城市更新规划项目中得到了应用,旨在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思路和策略,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提升。
大数据如何作用于慢城市设计?
精细化管理与设计: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居民的活动数据,如手机信令、公共交通刷卡记录等,可以更精细地理解和设计城市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有助于创建更加人性化、适宜慢生活的环境。
优化城市结构:利用大数据,城市规划者可以识别城市空间格局中的关键节点和潜力区域,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空间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流动和消耗。
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大数据能够帮助分析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和居民的活动模式,从而指导公共空间的设计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慢城市理念,如增加绿地、休闲设施,提高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
交通规划: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交通流量和交通设施布局,减少交通拥堵,鼓励慢行交通,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这有助于减少城市的快节奏压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文化传承与创新:大数据还能帮助挖掘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通过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增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这也是慢城市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参与: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增强公众在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参与度,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设计更加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这也是实现慢城市理念的重要途径。
城市更新综合一体化实施方案:BIAD-ASA筑景工作室提出了城市更新综合一体化实施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在于大数据的应用,通过海量数据和算法驱动项目朝正确方向发展,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综上所述,尹荦懿的慢城市设计理念强调了城市资源的合理流动、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及对城市文化和特性的保持,通过数据驱动的设计决策支持框架,为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