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 真实案例 }
小花在“快手”平台商城
一个名叫“某某店铺”的商店
购买了一个可爱棉娃娃
“客服”威胁小花
平台规定
未成年人不允许点击链接购买商品
小花的行为已经“违法”
若不及时解除限制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小花听后顿时感到十分恐慌
赶紧询问“客服”应该怎么办
便有一个人在群里给小花发起了语音
并要求小花打开摄像头
再要求其把监护人的手机拿过来
小花按照对方要求拿到妈妈的手机后
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
让小花用妈妈的手机扫码
扫过后出来一个填写个人信息的页面
小花按照对方的要求如实填写了
妈妈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接着在22时39分
小花妈妈的银行卡
陆续被云闪付消费扣款
{ 套路解析 }
虚假购物平台
诈骗分子利用中小学生群体喜爱玩偶、手办的心理,在虚假的购物平台发布产品信息,诱导受害人点击购买,先下单,再选品。
虚假电商客服
诈骗分子在受害人选品阶段,铺设诈骗陷阱:先诱导受害人添加平台“客服”,再加入群聊进行选品。而一旦受害人按照诈骗分子要求进行操作过后,诈骗分子再以“客户未成年”,平台将冻结订单号及高额保证金为由,给受害人造成恐慌。
屏幕共享进行解冻
当受害人信以为真时,诈骗分子开始进一步诱骗受害人进行屏幕共享的操作,并谎称配合解除账号冻结。(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是要求受害人拿到监护人的手机,进行信息的填写及银行转款)在成功收到受害人转款后,诈骗分子便消失不见,无法取得联系。
1、各大电商平台、银行、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均不会引导用户进行任何转账操作,在接到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后,请务必提高警惕,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
2、广大家长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付款码、银行卡账号、密码、支付验证码等关键信息,不要轻易告诉孩子。
3、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通过真实案例让孩子充分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教导孩子在网络世界中保持警惕,不随意扫码、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语。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家长或警方沟通,切勿擅自进行转账等操作。
4、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爱好需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多培养兴趣爱好。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增强防范意识,才能有效抵御诈骗分子的侵害,确保家庭财产安全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5、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留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
来源:河南省反诈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