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王煜全在直播中刚点评完博通,12月12日它就完成市值破万亿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二家市值破万亿的芯片企业。
许多用户很关心博通未来业绩如何?它是不是英伟达的挑战者?
今天我们带来一份详细的博通历史回顾,当下格局梳理,帮助你看清芯片产业的格局。
如果你也想先人一步掌握科技产业趋势,欢迎点击文首入口,加入前哨科技特训营。
本周王煜全分享了【2025年科技趋势前瞻】,明年最热的十大科技热点是什么?生物药的新战场在哪?最大的技术趋势是...
以上问题周四直播中都有答案,接下来我们继续聊聊博通,它到底是不是英伟达的挑战者。
博通,差点收购高通的并购巨头
要了解博通的未来,必须先搞懂它的过去。和英伟达靠老黄从小悉心照料不同,博通是一家收购起家,靠整合新鲜血液不断成长的公司。
博通诞生于1991年,亨利·萨缪尔(Henry Samueli)和亨利·尼古拉斯(Henry Nicholas)在洛杉矶的一个车库里创立了博通公司。
那个芯片创业的年代和今天的AI创业十分相似,用户需求多种多样,只要你能设计出一款好芯片就能拿下一片市场。
张忠谋最新的个人自传也提到这段历史:90年代美国掀起了IC创业热潮,也就是芯片设计的狂潮,台积电早年很多客户都来自其中,博通也是台积电最早的客户之一,一路成长为台积电的大客户之一。
博通首款单芯片DOCSIS调制解调器(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它的用处今天很多人可能都无法理解,能让用户通过电视线访问网络,可以说是当年网络带宽不足的一个小众需求。
90年代博通还推出了光学鼠标传感器,让鼠标摆脱了鼠标垫的束缚,也就是光电鼠标的关键零部件,这款产品在2002年卖出了第1亿份。
这之后博通就开始了自己持续并购,拓展业务边界的道路。不完全统计,博通成立以来收购了20家公司,将业务范围覆盖到了宽带、交换机、电动车、机器人等领域。
2005年,惠普将半导体部门分拆出来,成立了安华高科技(Avago Technologies),成为全球最大的私营独立半导体企业,这家公司2016年收购了博通,考虑到博通品牌的独特号召力,最终保留了博通的名字。
这之后博通也没有停下收购的脚步,2017年一度要收购高通,因为特朗普政府反对而终止。
天下苦英伟达久已?
2023年,随着ChatGPT带火了AI计算,英伟达的GPU产品成为AI训练和推理领域的唯一选择。
需求旺盛,英伟达没法满足所有人,大家自然就要找更多供应商,博通成为了大家的选择。
定制芯片这个市场2013年博通就有布局,当时他们将客户划分为企业用户和超大云客户,目标是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
2024年,随着AI爆发,算力需求发生变化,博通也做出了自己的战略调整。博通的CEO Hock Ta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曾表示,他们将AI市场定义为“可服务市场(SAM)”,博通将服务重点放在最有价值的客户身上。
第三季度的财报会上向投资者透露,博通AI业务机会限定在与三家超大规模客户的合作中,这三家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将构成博通AI业务的核心。
这个策略有效吗?
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Hock Tan透露博通新增了两家超大规模客户,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其中一家很有可能就是苹果公司。据称,苹果正在与博通合作开发其首款用于AI计算的服务器芯片,代号为“Baltra”,计划在2026年投入量产。
博通,下一个英伟达?
随着博通市值破万亿,很多分析师认为博通在定制AI加速器(XPUs)和AI网络连接技术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与通用GPU不同,博通的XPUs能够根据特定客户的AI工作负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同时,博通在AI网络连接技术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其Tomahawk和Jericho系列产品为大规模AI集群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这对于处理海量数据的AI应用至关重要。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报告也提到了相似的观点。
还有人拿博通和英伟达做对比,英伟达有这CUDA护城河,博通则有另一个关键的软件平台VMware。
2023年,博通完成了对VMware的收购,让自己除了传统的芯片业务,也有了自己的软件生态。简单说VMware为用户提供云端的虚拟电脑,可以让用户更好管理自己的云算力。
投资人都很期待博通向英伟达一样,整合出软硬一体的业务布局,构建起新的护城河。
牧本周期:博通兴盛的另类视角
回到现实,博通真的是英伟达的挑战者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提到一个芯片产业内的小概念——牧本周期。
这个理念是1987 年日本工程师牧本次生(Tsugio Makimoto)提出,他通过观察历史发现,半导体产品发展历程总是在“标准化”与“定制化”之间交替摆动,大概每十年波动一次。
牧本周期并不是一个定律般的结论,但它折射出了芯片行业需求的周期轮转,在性能功耗和开发效率之间不断摆动。
英伟达通过CUDA生态构建了一个强大的通用计算平台,这种标准化策略在当前阶段显示出巨大优势,但云厂商们当前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开发效率,对性能功耗的追求让定制话方案得以重回热门。
博通选择为少数超大规模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某种程度上是在押注下一个周期的转变。从谷歌TPU到特斯拉D1,再到亚马逊Graviton,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开始追求专用化设计,锁定这轮需求并不意味着战胜英伟达,但对它而言会是一个稳定盈利的巨大空间。
与其说博通是英伟达的挑战者,不如说它们代表了AI芯片时代两种互补的发展路径。
在可预见的未来,英伟达仍然会是AI通用计算的主导者,但只要它的产能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就会为博通等企业让出生存的空间。
英伟达真正的挑战者是谁呢?AI产业的下一轮风口在哪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欢迎加入前哨科技特训营。
王煜全每周四为你带来最新、最全的科技前沿扫描。
↓点击加入,学会用AI为你工作(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全球消费电子展,王煜全与你现场看未来(扫码加入)
此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份清单
“近期市场相关刺激政策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