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葬礼当天,74岁的张学良来到现场,留下16个字便转身而去

文摘   2024-11-06 19:51   河南  


1975年4月16日1时10分,随着蒋介石的灵柩停放在慈湖宾馆的正厅,这场耗时已久、规模浩大的安灵礼终于告一段落。
就在众人沉浸于悲痛情绪中的时候,一位花甲老人一身素衣、手捧自己亲笔写的挽联,在秘书的带领下来到了正厅。接着,他用自己颤抖的双手轻轻拂过面前的水晶棺,放下写了16个大字的挽联后,便转身离去。
这一幕落入了蒋经国眼中,他望着来人和挽联不禁陷入了沉思,甚至忘记了和他打招呼。
是了,这个老人不是别人,正是赫赫有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
那一年,他已经74岁了。
那么,张学良为何赴蒋介石葬礼后,只留下16个字便扭头就走?这16字是什么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寓意?


蒋介石葬礼

初次承诺,东北沦陷

1928年6月4日,日本军方打探到了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提前在列车厢安放了炸药。随着一声巨响,张作霖被炸成重伤,最后因为伤势太重不治而亡。
张作霖去世后,其长子张学良接过了他的权柄,担任东北军区总司令一职。
日本人的阴谋得逞后,他们又寻求与张学良合作,试图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占领东北的目的。
对此,张学良的态度十分坚决,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主张抗日


张作霖、张学良
但20世纪上叶的中国,各大军阀势力盘踞各地,试图占地为王,蒋介石等人发动北伐战争、民不聊生。两次“直奉战争”让原本富裕繁华的东北地区物价飞涨,百姓们无一不希望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此时日本人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再加之作为“定海神针”的父亲赫然离世后,诸多势力早已盯上了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张学良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困境,张学良选择跟蒋一方进行谈判,而蒋介石也同样倾向于使用政治手段解决争端。因为彼此素未谋面,又担心对方设下埋伏,双方决定通过电报协商谈判。
在两人的交谈过程中,张被蒋“攘外必先安内”的说法深深地说服了。
张学良在国外求学的时候,看到稳定统一的西方国家,再想想自己国家的现状,难免会感到心酸,自此之后,维护国家统一便成了他毕生的追求。
因此,在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与蒋介石条件达成一致时,张学良便通电全国,宣布遵从“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为中心的国民党的领导。
而他倒向蒋的决定,也代表着长达十多年的北伐宣告结束,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张学良
1931年,日本频频在东北地区挑衅,忍无可忍的张学良一度想要反击,也曾多次派遣下属前往南京请示安排。
但蒋介石却多次给他致电:
“现非抗日之时…勿使民众发生轨外行动…”
“日本不能强占我领土,万一进攻,也不可抵抗…先消赤匪,恢复民族元气…”
鉴于此,他也只能压下心中怒火,制止东北百姓的反日运动。
9月18日,日军突袭沈阳。
由于蒋介石的多次致电,再加之张学良对日方兵力的低估,东北沈阳很快沦陷。



就在东北危急关头之时,蒋介石却忙着乘军舰“围剿”红军。
面对已经沦陷的沈阳,蒋介石仍发电劝说张学良要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是否与他们进行交涉,也要听候中央处理。而国民党的处理措施,则是试图通过国联制定的国际公理,说服有着狼子野心的日军,最终通过外交手段调停此事。
然而,国联看到中国消极的抗战态度后,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制裁手段。
后来的事情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东北地区迅速沦陷,举国哗然。
举国上下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对张学良的声讨活动也愈演愈烈。9月27日,东北地区成立“救国会”,自发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张学良得知该学会的成立后,不仅没有遣散,反而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支持。
起初,“救国会”救济的每个难民都能得到3元钱补贴,而这笔钱就来自于张学良的拨款。后来,张学良更是批准发行“爱国奖券”,彻底解决了“救国会”的经费问题。除了经济上的支持,“爱国会”为义勇军提供的枪支弹药、棉衣被服等,也都出自张学良的秘密授意。


1933年3月上旬,张学良询问吕正操:“你看我们的力量怎么样?能不能打?
吕正操回复:“我部据守长城各口,刚打了胜仗,现在士气正盛,完全可以打!
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张学良决定去南京面见蒋介石,请命正式抗日。
在临行前还让吕正操转告几位旅长:“准备反攻!就算将东北军全部拼上,也要打到底!
3月9日下午,蒋介石亲自去接张学良,在见面后却打起了感情牌:“现在全国舆论沸腾,指责我们两个人的声音很多。我们原是风雨同舟,现在也只能下去一个人平定民愤了,你看谁先下去比较好?”
听完这话,张学良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直接了当地说当然是让自己下野。
虽然此时的张学良面上云淡风轻,内心却满腹委屈,只能找王卓然等人疏解自己心中的苦楚。
张学良自知不能否认自己所下的不抵抗命令,如今自己像个丧家之犬一样丢掉了地盘和权势,他也不能怪任何人。只是,因丢失东北所遭受的骂名,也不知还要背负多久。
此时的张学良,自觉离自己想要维护国家统一的梦想越来越远。


|蒋介石与张学良

二次承诺,发动事变

1933年3月底,为了平息民愤,张学良被迫下野。
远离了权势之后的他,选择出访西欧。
1935年,事态稍微平息后,张学良又受命从西欧回国。
这时蒋再次向他承诺:“等剿灭了赤匪以后就立即抗日。
这次,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匪”副司令,负责率领东北军围剿红军。
张学良原以为蒋清除匪患之后,就会令他挥师北上,找日本人一雪国仇家恨。但面对韧性十足的红军,东北军先后折损了110师和109师两个师。
而张学良请求“补充这两个师的兵力”的请求也被直接驳回了。理由竟然是:这两个师已经全军覆没了,不好补充;加之现在正值缩减军事开支之际,也不好重建,补充兵力一事,还是留待以后再说。
眼看着东北军在内战中一天天被消耗,这时张学良才意识蒋介石对他承诺的抗日一事,不过是幌子而已。蒋介石唯一想对付的就只有红军,而他也始终把剿灭红军作为头等大事。
说到底,一心想要统一抗日的也只有红军而已。
优秀的军人没有倒在保卫祖国的对外战争中,反而在内战中牺牲,这让张学良难以接受。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共产党的战斗力,并且暗自下了一个决定:一定要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共产党的问题。

张学良

在对党的态度发生转变后,张学良开始致力于“息内战”、“息内争”活动,并且通过多个渠道与共产党取得联系。
1936年1月,张学良接触到李克农,双方就合作问题展开了多次沟通。
在红军东渡后,虽然蒋介石多次下令让张学良围堵红军,但他始终避而不战。同年3月,张学良与李克农在洛川举行会谈,双方讨论到“对蒋”问题时,李主张统一路线中不能包括蒋,而张学良却始终不同意,主张联蒋。
此时的张学良,还相信着蒋曾经对他许下的抗日的承诺,甚至在后期和周恩来达成的协议中也明确提出要“联蒋抗日”。
张学良在谈判中这样说道:“他是我在国民党中唯一佩服的人,他怀有民族情绪,有很大可能性会和我们联合抗日……”
张学良和红军达成协议后,共产党又说服了对“剿共”政策也持消极抵抗态度的杨虎城。因为他们两个人具有同样的救国抗日愿望,这也让他们毅然决然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

张学良、杨虎城

彼时的中国,外有帝国列强虎视眈眈,内有政党之战局势诡谲。内忧外患之下,百姓民不聊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已经成了全国民众的愿望,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主张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显然,这与蒋介石的“先安内、再攘外”的政策是相反的。
国内百姓高涨的抗日情绪和呼吁统一抗战的呼声,让蒋介石坚定了快速“剿共”的决心。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亲自到西安监督张学良、杨虎城二人继续进行“剿共”,全然不理会他们想要一致抗日的想法。
10月下旬,蒋介石在洛阳调兵遣将,部署新的计划,以此来预防张学良、杨虎城二人的消极抵抗,甚至都做好了他们叛变的准备。
面对蒋介石的一次次逼迫,张学良始终对他抱有幻想,屡次向他诤谏。
然而蒋介石却大骂共党是汉奸,直接驳回了张学良的“请缨抗战书”。
12月4日,蒋介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从洛阳前往西安。12月7日,蒋介石召集张学良、杨虎城及其下辖师级军官谈话,提出:要么服从命令继续“剿共”,否则就将陕甘两省让出。
面对前往华清池请愿统一战线的学生,蒋介石竟然下令让张学良进行武力阻止,甚至提出“格杀勿论”。
至此,张学良和蒋介石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


再次承诺,仍未兑现

在权衡利弊后,张学良开始着手发动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张学良、杨虎城二人用武力形式,达到逼蒋抗日、社稷得安的目的,并在事变发生后致电全国,陈辞原因。
在中央与蒋一系达成“一致抗日”的协定后,蒋介石坚决不做书面签字,只以他“领袖”的人格保证,回南京后分条执行。12月26日,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就命人杜撰了《对张杨的训词》,到处宣传自己“伟大的人格”,却对张、杨二人做出的承诺避而不谈。
张学良刚抵达南京,就被人软禁了起来,此后便开启了他长达几十年的囚禁生涯。
当初,张学良为了让蒋介石实现他集中全国力量抗日的承诺,按照他的要求写了一封悔过书。拿到“铁证”的蒋介石当即把张学良送到了法庭,自导自演了一场戏,只为能“名正言顺”地控制张学良的人身自由。

张学良、蒋介石

1956年11月13日,蒋召见了负责看守张学良的刘乙光。
此时,尽管已经将张学良软禁了近20年,但蒋介石仍旧不放心。在询问完张学良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身体情况后,他又下令:“不准收听中共广播,不准同警卫人员接近。
12月5日,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张学良将西安事变的经过写成了一封长函,并声明发动事变并未和共党商议,乃是自己的一意孤行。
谈及杨虎城,张学良则无奈地表示:平心而论,他不过是受我牵连罢了……


12月10日,看过长函的蒋经国下令让张学良写出事件的全过程,务必要详尽。其实张学良的长函中已经简明扼要地点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蒋氏父子想要的并非真相,而是能够当做反共斗争的政治材料。
1958年5月17日,宋美龄到张学良的寓所访问,和他约谈了半个小时,这让张学良看到了自由的曙光。8月3日,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份反共谈话,思及自己被软禁的原因,为了能够争取自由,他决定效仿。
9月2日,一封带有张学良亲笔签名的反共文章被递交到了蒋经国手中,他表示道:“甚是感动,已呈老先生矣。
恰逢此时张学良突发眼疾,于是就被转移到了台北治疗。


10月17日,蒋经国召见了张学良,这是被软禁的20年来张学良首次见到蒋经国。
11月23日,在儿子的幹旋下,蒋介石在大溪召见了张学良。两个人相见后都红了眼眶,互相寒暄了一阵后便相顾无言。在临行前,蒋介石又一次向他承诺等到下次见面再谈。
蒋氏父子的先后召见,让张学良心头升起了希望,他再次检讨自己:
我是幼稚愚鲁,我不怨恨任何人,只恨我无识。
然而,张学良却没能等到蒋介石的再次召见,蒋再一次违背了对自己的承诺。
1959年7月25日,张学良与宋美龄长谈,但她却说:“你的问题,时间还要久啦,需要有忍耐。”
为了能够得到自由,张学良对西安一事说了无数忏悔的话,可是最终还是没能如愿。
自此,他对自由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张学良

1975年4月16日,张学良在监管人员的看护下来到蒋介石的葬礼上。
他带着自己发自肺腑书写的挽联,看着水晶棺里这个他曾经最信任的人,心中百感交集。这曾是他誓死追随的人,是他最为钦佩的人,但这个人却一次次用虚假的诺言蒙骗了他,并且软禁他长达几十年。
面对旁边翘首以待的监管人员,张学良放下手中的挽联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葬礼现场,回到了自己被幽禁的公寓。
只见挽联上书: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从挽联中不难看出,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情感是复杂而又矛盾的,既有怀念与不舍,又有怨怼和仇恨。虽然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看管人员给软禁中的张学良,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但是却抹杀不了他失去人身自由的痛苦。

张学良与赵一荻

1990年6月1日,以张群为首的80位友人,在台北圆山饭店为张学良庆祝90大寿,而张学良也终于在耄耋之年恢复了自由。后于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
个人的恩怨和纠葛,或许会随着他们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但是历史上的功过,却自有人评说。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以人为本丨读者至上

左都御史
读史明智 鉴往知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