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洲姓氏的数量,通常的说法是有600至1000个不等。据清人笔记《养吉斋丛录》的说法,在清雍正年间,满洲八旗内各部族的姓氏数量已经超过千种:
“八旗氏族甚繁。雍正十三年,敕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八十卷。大抵因地为姓者多,其著姓有瓜尔佳氏、钮祜录氏、富察氏、舒穆录、完颜氏等二百九十六姓;希姓有精吉氏、萨尔都氏等三百四十姓。又附载满洲旗分内之蒙古姓氏,有博尔济吉特等二百三十三姓。又附载满洲旗分内之高丽姓氏,有金、韩、李、朴等四十三姓。又附载满洲旗分之尼堪似即汉军之称。姓氏,有张、李、高、雷一百六十馀姓。”
在满洲姓氏中,又分为大姓和小姓。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可能对钮祜禄、富察等姓氏非常熟悉,这些在满洲属于人数众多的大姓。而作为皇族姓氏的爱新觉罗,在清朝开国之初反而是小姓。“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的意思,“觉罗”是遥远的意思,代表爱新觉罗氏是爱新部族的一个旁系远支。
满洲姓氏繁杂,在清朝开国之初还不算什么大问题。但在这样一个汉族人口占据绝对数量的大国,满洲想要进行有效的统治,必然需要逐步接受汉化,以汉人的制度和文化来治理这个国家。这样一来,对行政和生活上都产生了一些不便。
满洲人的姓氏大多为关外地名或部族名,翻译成汉语以后,一是对汉人而言不好记,二是在文书上不好写。
举个例子,满洲有个姓氏叫“伊尔根觉罗”,如果把一个姓伊尔根觉罗的人介绍给汉人朋友的话,恐怕十个汉人有九个转头就忘了,还得再问几次:“您贵姓?”而且在文书中,如果要把一个满洲人的完整名字写下来,有的甚至会多达10几个字,不仅浪费纸张,还非常麻烦,给人们日常的交流造成的很大的不便。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文书中“称名不举姓”,只写名字而不写姓氏。比如乾隆朝大贪官和珅的全名为钮祜禄·和珅,在奏折里只写“和珅”二字,减少了人名字数太多的麻烦。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在日常交流中,还经常需要用到敬称。比如和珅手下的官员,肯定不敢直呼其名,得尊称一声大人。但是叫钮祜禄大人的话,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满洲姓氏不好记的问题,所以人们约定俗成,以满洲人名字中第一个字作为姓氏的替代。
因此在一些历史相关的电视剧中,有人称呼和珅为“和大人”,并非讹误,而是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的。
满洲人主动融入汉族文化,简化姓氏称呼的做法,本来是一件方便大家交流的好事,不过随着这种习惯的普及,开始引起了清朝统治者的警惕。尤其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对满洲人根据汉族习惯来改称姓氏的行为非常不满。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皇帝为这件事专门下旨,重申了保持满洲正统姓氏的重要性:
“向来满洲名氏,惟取清话之与汉字对音者,书写汉字,不得依附汉姓,故意牵混,从前屡次晓谕。……有喀尔吉善题调都司之何督一员,朕初意其为汉人,及阅该员履历,则系镶黄旗满洲人。伊既系满洲出身,或和或赫,何字不可书写,乃必牵混汉姓?此种陋习,断不可长,著再通行晓谕。嗣后倘有仍前混写者,必当重惩其罪。”
上述是乾隆皇帝强调的第一点,就是满洲姓氏音译成汉语,不能用已经用作姓氏的汉字书写。例如这位叫“何督”的都司,其姓氏只能音译为“和”或者“赫”,而不能用何字。后来乾隆还发现了一些姓陶和姓郭的满洲人,也下令让他们把姓氏改成“弢”字和“国”字。
乾隆皇帝的第二条规定,就是满洲姓氏翻译成汉语时,只能音译,而不能意译。乾隆曾在谕旨中称:“即如钮钴禄氏,或变称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为称,亦当曰牛,岂可直呼为郎,同于汉姓乎?”
原因为钮祜禄在满语中是狼的意思,有些钮祜禄氏的满人直接翻译成郎字作为家族的汉姓。而乾隆认为,用意译的方式把满洲姓氏翻译成汉姓,是一种文化投降主义,比音译成汉姓更具有危害性。
乾隆皇帝的第三条规定,则是满洲人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不能多代沿用。这其实也是许多满洲人的惯常做法,比如康雍乾年间,姓章佳氏的尹泰、尹继善父子,阿克敦、阿桂、阿迪斯三代等。乾隆认为,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这些家族会渐渐遗忘原本的姓氏,而以尹、阿为姓。
为此,乾隆特别规定,大臣阿桂的孙子出生后,名字第一个字不准再用“阿”字。另外还有乾隆的小舅子傅恒,其子原本叫做傅长安、傅康安,也被乾隆改为了福长安、福康安。
为什么乾隆要如此严格地干涉满洲人选择自己姓氏的权利呢?按乾隆皇帝自己的说法,一是不太雅观,二是不能数典忘祖。不过,这些都只是非常表面的理由,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乾隆要维护清朝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
前面讲到,满洲要在以汉族人口为大多数的国家维持统治地位,其立国的根本,在于满洲八旗兵制。八旗的组织形式以满洲部族为单位,这就要求旗人不能随意改易姓氏;同时满洲八旗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则要求旗人不能被汉人同化。
基于以上考虑,清朝的统治者必须想办法尽可能避免旗人沾染汉俗,因此才有了乾隆和嘉庆两位皇帝先后为禁止满人改用汉姓而采取的强硬措施。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
以人为本丨读者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