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汝兰,今年 68 岁,和老伴退休已多年。每月我俩的养老金加起来倒是有 8500元,可我俩都有不少毛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每月买药看病的开销远远超出了生活的基本费用。
为了日后不给儿子增添太多负担,我和老伴一直秉持着极度节约的生活方式,心心念念着多攒些钱,好为晚年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
经过这些年辛辛苦苦地积攒,总算有了 75 万的存款。如今的日子虽说还算安稳,可我心中唯一的渴盼,就是能多和儿子一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我和老伴满心欢喜地筹划着去儿子家过年,看望孙子。想着给孙子带上他心心念念的玩具和零食,脑海中浮现小家伙见到我们时那欢呼雀跃的模样,心里就跟灌了蜜似的甜丝丝。
儿子一家住在距离我们 120 公里的省城。那天周末,我叫儿子儿媳回来拿腊肉香肠,便趁机把想去和他们过年的想法告诉了儿媳。
她却一脸为难,面露难色地直言道:“妈,不是我们不想让您和爸过去,实在是那房子小得可怜,根本住不下啊!要是您和爸来了,洋洋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会影响他学习的。”
儿媳稍作停顿,接着又说:“您瞧这样行不,您动用存款给我们买套大房子,这样一来,以后您和爸想啥时候来都没问题。”
这话就像一盆冰冷刺骨的水,瞬间把我心中那团炽热的期盼之火浇灭得一干二净。
我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声说道:“这叫什么话?四年前,你们结婚时那 18.8 万的彩礼钱,还有如今你们住的那套房子,以及我孙子每年上幼儿园的费用,哪一样不是我们掏的腰包?如今我们仅有的这点存款是用来养老的保障,怎能又让我们拿出来给你们买房!我们已经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了,难道想去看看孙子都成了奢望?”
老伴在一旁赶忙拉住我的胳膊,试图让我平息怒火,可我心中的怨气哪是那么容易压制得住的。
儿媳也毫不退缩,不甘示弱地回嘴道:“我们确实是没办法,孩子一天天地长大,这房子真的是不够住。您就行行好,帮帮我们呗!”
我看向儿子,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一声不吭,丝毫不敢开口。
我气呼呼地坐在沙发上,胸口剧烈起伏,心潮翻涌:“我们辛辛苦苦操劳了一辈子,如今就只是想去看看孙子,竟遭到这样的对待。”
老伴在一旁默默地流泪,她既心疼我受了委屈,又担忧这场争执会破坏家庭的和睦。
儿子终于忍不住开了口:“妈,您别生气,晓蓉她也是一时心急,说话没经过大脑。咱们一家人好好商量商量。”
我沉默了片刻,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缓缓说道:“小志,妈不是不愿意帮你们,只是这笔钱是我们最后的依靠。这人的寿命谁能说得准?要是把钱都给了你们,我们以后生病了可怎么办?总不能去找你们要吧!何况你们自己的日子也不宽裕,又怎能顾得上我们?”
儿子却说:“妈,您怎么老是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呢,即便生了大病,您和爸每月不是还有退休金嘛,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您就是想得太多了。”
儿媳也跟着插嘴说道:“就是,明明就是舍不得,还找一堆冠冕堂皇的借口。”
听到儿子儿媳这番话,我的心瞬间凉透了。
我猛地站起身来,目光直直地盯着他们,声音颤抖地说道:“行,既然你们这么说,那春节就各过各的吧!这钱我一分都不会拿出来。你们想要住大房子,自己去拼命挣钱买,别总想着啃我和你爸的老本。”
“晓蓉,既然恺恺已经上学了,你也没必要成天待在家里,出去找份工作吧,年轻人想要什么就得自己去努力争取,别一味地指望我们这些老人。”
儿子儿媳被我的话震住了,一时间都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小声嘟囔道:“妈,您别生气,我们只是就事论事。”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我并非不愿意帮衬你们,可你们也要体谅体谅我们的艰辛。我们老了,总得为自己的晚年做些打算。况且我和你爸的身体本就不好。”
儿媳红着脸,低声说道:“妈,是我不对,我不该那么说。以后我会出去工作,和小志一起努力赚钱。”
望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我真是又气恼又心疼。
我知道,如今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会儿难多了,但父母呵护不了子女一辈子。结了婚,就算是一家人了,得学着成长,承担起责任,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
我不怕他们记恨我,相反,我倒希望他们因为这股“恨”,能学着去努力生活。
哪天他们能依靠自己过上理想的生活,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那才是我真正期望看到的结果。
我刚搬入大房子,婆婆竟让我把小房子给小叔子住,我同意了。一个月后婆婆又提无理要求,老公还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