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东强,今年 65 岁,居住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上。早年丧偶的我,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长大。儿子大学毕业后,便在大城市成家立业,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今年春节前夕,我怀着满心的欢喜,精心准备去儿子家过年。想着儿子儿媳看到我给他们准备的过年礼物时,定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那天,我早早地就收拾好了行李,怀揣着对团圆的殷切期待,踏上了前往儿子家的路途。
经过数小时的奔波,我终于抵达了儿子所在的小区。然而,刚到门口,我还没来得及感受屋内的温暖,儿子就皱着眉头,让我站在门外清理身上的灰尘,这一清理,竟足足花了 30 分钟。
我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苦涩,但又想着儿子可能太爱干净,也就没去过多计较。
进了门,儿媳更是直截了当地说道:“爸,您在我们家一天得洗两次澡,不然您身上那股土味儿太浓了,会影响到大家的心情的。”
我一下子就愣住了,万万没想到儿媳会如此直白地提出这样的要求。
我心里满是委屈,但还是尽量温和地回应:“儿媳啊,爸在老家习惯了,一天洗一次就成。”
可儿媳却不依不饶:“那可不行,您得听我的。”
我瞅了瞅坐在沙发上的儿子,他依旧在那儿自顾自地玩着手机,默不作声,我的心瞬间凉了大半截。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不停地琢磨着:“这可是我的亲儿子家呀,怎么感觉自己反倒像个外人?”
第二天,我依旧依照儿媳的要求洗澡。然而,在吃饭的时候,孙子不小心把汤汁洒在了地上,儿媳却阴阳怪气地说道:“这家里有不爱干净的人,就是容易出乱子。”
我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放下碗筷,气愤地说:“儿媳,你这话到底啥意思?我虽然长期生活在乡下,但也不是不爱干净啊!再说了,我是来这过年的,不是来受气的!”
儿媳也不甘示弱:“您瞧瞧这家里被您弄得多脏,味儿多怪,我也是为了大家好。”
儿子终于开口说话了:“都别吵了,真是烦死人了。”可他的语气中丝毫没有偏向我的意思。
我气得浑身直发抖,冲进房间,迅速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
儿子和儿媳看到这一幕,都有些慌了神。儿子赶忙拉住我说道:“爸,您别生气,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我红着眼睛说道:“你们的意思我都清楚,爸老了,不中用了,我就是个累赘。”
儿媳也赶紧解释:“爸,最近孩子老是生病,医生说要特别注意家里的卫生,我们也是着急,说话冲了点,您别往心里去。”
我听了,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但还是坚定地表示:“儿啊,爸知道你们有难处,但你们的做法实在是太伤爸的心了。”
我掏出一个红色小折子,在他们面前晃了晃,接着说道:“这 30 万是爸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本来是想给你们补贴家用,现在看来,爸还是自己留着吧。”
说完,我含泪离开了儿子家。留下他们在身后互相埋怨。
在回家的动车上,我大大方方地给自己买了一盒 45 块钱的快餐,再也不想节省了。
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我的思绪如同乱麻,久久无法平静。这一趟原本满怀期待的旅程,最终竟以如此狼狈不堪的方式收场。
回到家乡的小镇,熟悉的街巷和亲切的邻里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温暖。然而,心中的那道伤痕却并非短时间内能够愈合的。
儿子儿媳后来多次打来电话道歉,希望我能够原谅他们,再回去相聚。
可我心里明白,有些伤害一旦造成,想要弥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往后的日子,我依旧会独自生活在这个小镇。只是,曾经对儿子一家满心的牵挂,如今却多了几分犹豫和谨慎。
我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种种花、养养草,与老友下下棋、聊聊天。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只期望能够活得自由自在、随心所欲。
不再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儿子身上,也不再对儿子一家心存太多期待,学着享受孤独、悲喜自渡。
我和老伴养老金8500存款75万。我想和孙子一起过年。儿媳:房子小住不下,您用存款给我们买套大房子吧!我立马变脸,说了些难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