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李秀兰,今年58岁,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我的儿子和儿媳结婚后一直在大城市里打拼,去年儿媳怀孕,我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久不久就要给儿媳送些鸡蛋和蔬菜,以表我的心意。
说着盼着,儿媳生产的日子就到了,我带着10只杀好的土鸡和500个鸡蛋来到了儿子家,精心伺候儿媳坐月子。
我们这边,本来坐月子是30天,可我心疼儿媳生产辛苦,便主动伺候她做了40天的月子。
这 40 天里,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白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晚上还要起来好几次照顾孩子和儿媳。
虽然辛苦,但看着儿媳身体逐渐恢复,孙子白白胖胖,我心里满是欣慰。
40天过去了,儿媳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我的心意已尽到,决定回老家和许久未见的老伴老王团聚。
因为老王那人不太会做饭,照顾不好自己,离开这么长的时间,我还真有点担心他。
离开儿子家的那一刻,我心里既有不舍,也有解脱。
回到老家已是中午一点多了,果然不出我所料,饭桌上仅放着早上吃剩的稀饭和一碟干不拉几的腌菜,老王则只顾在屋后的地里干活,还没回来做中午饭吃呢!
我赶快系上围裙,从冰箱里拿出两个土鸡蛋给他炒了一大碗鸡蛋饭喊他回来吃。
他吃着鸡蛋饭,开心地说道:“秀兰啊!好久都没有吃上这么好吃的饭了,真香!”
2
看着傻傻笑着的老伴,我觉得他真像个小孩。他边吃边给我诉说着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我俩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然而,第二天,儿子的电话就来了。
“妈,您能不能现在就回来帮我们带孩子?我要上班,小童(儿媳妇)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儿子在电话那头急切地说道。
我心里一沉,刚刚才和老伴团聚,这又要分开?但想着儿子的难处,我犹豫了一下,说:“儿子,妈才刚回家,想和你爸多呆几天。你和小童再坚持坚持,我过几天就回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儿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满:“妈,您就不能为我们多想想吗?我们现在压力这么大,您不帮忙谁帮忙?”
听着儿子这番话,我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委屈地说:“我这 40 天没日没夜地照顾你媳妇,刚回来休息一下都不行吗?”
“妈,我知道您辛苦,可我们真的没办法。”儿子的语气软了下来。
挂了电话,我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一方面是儿子的请求,一方面是对老伴的不舍。老伴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要不你还是去帮帮孩子们吧,咱们老了,能帮一点是一点。”
我看着老伴,心里满是愧疚。最终,我还是决定再去帮儿子儿媳。
当我再次来到儿子家,却发现一切都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儿媳对我的态度变得有些冷淡,儿子也总是抱怨工作辛苦,回到家什么都不管。
我一个人忙里忙外,照顾孩子,做家务。
3
有一天,孩子不知道是怎么了,一直哭闹不停,儿媳回来看到后,大发雷霆:“您怎么连个孩子都看不好?”
我委屈地说:“我已经很小心了,他一直哭闹我也不知道是啥原因啊!”
儿子也在一旁指责我:“妈,您能不能用心点?”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了。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换来这样的对待。
还好最后我找到了原因,是孩子把尿不湿弄脏了不舒服,所以才一直哭闹。
晚上,我躺在床上,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我想起了在老家和老伴的温馨时光,想起了儿子儿媳的冷漠和指责,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一早,我把儿子儿媳叫到面前,平静地说:“我决定不再帮你们带孩子了。我知道你们工作辛苦,但我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已经为你们付出了很多,现在我想回去陪你爸了。”
儿子儿媳都愣住了,儿媳小童想要说些什么,被儿子拦住了。
我收拾好行李,离开了儿子家。回到村口,老伴早已在那里迎接我,他默默地拉着我的手一起回家,我知道,这里才是我的归宿。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子女也应该尊重父母的选择和生活。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