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40火变身反坦克导弹?RPG神教又要站起来了!

时事   2024-11-15 00:00   北京  
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铁甲防务”进行关注,历尽硝烟电磁路,唯有空天映战幕,《铁甲防务》坚持为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擂鼓呐喊!右上角“...”设为星标⭐
今年的珠海航展,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着实不少,从歼-35A、歼-15T,再到外贸“大八轮”车族、20式枪族外贸版,每个都足够吸引眼球了。
一般来说,这类航展上展示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先进的新锐型号,既能吸引外国客户购买,也能展现出自身的强大科技和工业实力。但在今年的展品里,军武菌发现了一个有点离谱的老熟人:这航展怎么还有带40火来参展的呢?
▲这40火也能参展了?
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展位的展品可不是老掉牙的“40火”,而是一种用RPG-7火箭筒发射的制导榴弹。
如果要问哪种火箭筒最有名,RPG-7显然是唯一的答案。作为一种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反坦克武器,即使在一次性火箭筒流行的现在,能够重复使用的RPG依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直到今天,RPG-7及其改进型依旧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大量服役,和AK-47一样,只要有战争,就能看到RPG的身影。
理论上来说,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或其他现代火箭筒,反坦克导弹的性能显然远远优于RPG-7,但RPG实在是太便宜了,而且操作非常简单。另外,只要更换不同的弹药,RPG-7就能有效的杀伤步兵、房间内的敌人和敌方载具,灵活性远远优于一次性火箭筒,这也是这种武器经久不衰的原因。
▲RPG-7的弹药种类丰富
当然,作为一种服役60多年的老式火箭筒,RPG-7的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不仅在威力上,RPG-7无法和大威力的重型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相比,在精度上也存在不小的问题。特别是面对远距离目标时,RPG-7非常容易受到横风的影响,弹道会严重偏离瞄准线,导致射程受到了很大限制。
一直以来,都有人研究如何提高RPG的精度,国外一些公司就研制了RPG-7专用的弹道计算器,可以根据风向风速计算出大致的火箭弹落点。但对于远距离射击,这种计算还是粗糙了一点,效果其实并不好。
▲为RPG-7设计的火控计算器
既然单独装个火控计算器不好,为什么不换个思路,直接把RPG的火箭弹直接改成导弹呢?
把RPG的火箭弹换成导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一点也不简单。
首先,RPG-7的口径太小,只有40毫米,虽然发射的是超口径弹药,但也就不过70毫米左右,在尺寸上不可能和动不动就80~120毫米的现代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相比,安装制导头的空间很小。而且,引导头还会占用引信和战斗部的空间,可能会影响火箭弹的威力。
▲造出来的战斗部可能就这么大
其次,即使是能装的上去,引导头本身也会占用RPG-7火箭弹宝贵的重量。RPG-7本身的弹道就比较弯曲,安装这种弹头后,弹道性能会进一步恶化,射程肯定也会下滑,反而降低了性能。
▲导弹小型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
不过,随着近些年来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制导组件越来越小型化、轻量化,不要说是RPG-7这种超口径弹药,有些公司甚至推出了40毫米的微型导弹和制导火箭弹!这种小型引导头装在RPG-7的弹头上,对性能的影响非常小,显然是毫无问题的。
那么,这种导弹或者说制导火箭弹,该用什么方式进行制导呢?
虽然名字都叫导弹,但不同种类的导弹的制导方式可是天差地别的。最原始的导弹一般使用的是手动视线指令制导(MCLOS),典型的就是9M14反坦克导弹,我国仿造的型号叫红箭-73。这种导弹需要射手先发射出去,然后用一个摇杆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直到导弹命中目标。
▲手动视线指令制导的9M14导弹
不用说,这种设计实在是太原始了,在实战中非常不使用,很快就被淘汰了。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基本全部抛弃了这种方式,改用了半自动视线指令制导(SACLOS),只要射手用瞄准镜指向目标,导弹就会对着目标飞去。
当然,半自动视线指令制导的种类也有很多,有些是在导弹后面拉一根导线,通过导线传输信号。有些是在导弹弹头上加装激光引导头,用引导头追踪激光指示的目标。还有一种更稳定的方式,在导弹尾部加装激光或者无线电接收器,射手将雷达波束或激光光束指向目标,而导弹就会“骑”着这道指示向目标飞去,很难被敌人干扰,因此被称为“架束制导”。
▲半自动视线指令制导的红箭-9导弹
不过,说到底这些制导方式都需要射手持续瞄准目标,如果发射的时候手一抖,或者被敌人火力压制,这样的导弹就根本没法用了。而且,先进的敌方载具都有激光告警器,被激光一照,对方可能马上就会打出烟雾弹或躲进掩体。导弹浪费掉还是小事,暴露自身目标可就危险了。
所以,又出现了最先进的,具备“射后不管”功能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
▲射后不管的“长钉”导弹
一般来说,第三代反坦克导弹都采用红外成像制导(IIR),红外制导的导弹不稀罕,早期的空对空导弹很多就是追踪敌机辐射的红外线进行制导的。但这种原始的制导系统只会追踪最热的目标,很多时候直接就会锁定到太阳上,敌人稍微发射几个诱饵,导弹就打歪了。
▲“长钉”导弹弹头上有硕大的红外成像导引头
而红外成像制导不同,这种指导方式不仅仅追踪红外信号,而且能够在锁定时记录下目标的红外特征,相当于拍下了一张“照片”。导弹射出后,就会根据这张“照片”去寻找相同的目标。射手只需要发射前锁定,导弹就会自动飞行目标。著名的“标枪”、长钉,以及国产的红箭-12反坦克导弹,都使用了这种制导方式。
不过,红外成像制导的导弹需要安装非常先进的红外引导头,成本高的吓人。有些反坦克导弹既想要“射后不管”的优势,又想节省成本降低价格,就想出了一种堪称“简陋”的制导方式——预测视线制导( PLOS ) 。俄乌战场上活跃的NLAW导弹就是这种方式制导的。
▲NLAW导弹实际上就是惯性制导
预测视线制导的弹头上没有导引头,也不需要射手持续照射目标,而是在发射前锁定敌方载具,数秒后,火控系统就会根据当时敌方载具的距离、速度和方向,计算出目标的提前量,然后让导弹飞向目标即将抵达的位置。这种制导方式的成本很低,但是精度就比较一般了——说白了就是个先进一点的火箭筒。
在军武菌看来,这些制导系统里,最容易用来改装RPG-7的就是预测视线制导系统了。只需要在RPG-7的弹头里加入惯性制导的陀螺仪和控制飞行的弹翼即可,不需要任何复杂的信号收发设备,操作也很简单。事实上,我国也曾经研制过相似的火箭弹。
不过,预测视线制导系统的精度一般,而且修正能力显然存在问题。如果弹体上没有实时监测风向风速的设备,不能对横风等复杂环境做出调整,精度依旧难以保证。本来这种指导方式就非常简陋,再受到风向影响就更严重了。
另一种低成本的思路,就是为RPG-7的火箭弹加装激光制导系统。虽然架束制导的抗干扰能力强,但是受到RPG-7的结构限制,基本不可能在尾部加装信号接收器,所以只能走激光引导的路线。
▲这个JK-1H已经不是第一次展出了
这种方式虽然需要在弹头上加装激光导引头,还要搭配专用的激光指示器使用,但并不需要对发射器本身进行任何改造,可以用套件的形式直接安装。相比惯性制导,激光制导的精度显然也高得多,但这样一来,射手就必须使用激光指示器持续瞄准目标才行了。
当然,只要战斗部做的够大,资金足够充足,完全也可以在RPG-7的弹头上加装红外成像制导组件,实现“发射后不管”。相比真正的反坦克导弹,成本也要低一些——不过,这么有钱的客户何必还要用RPG-7呢?
▲这种显然就是红外成像制导的
这届珠海航展上,展出的RPG-7制导弹药主要都采用了激光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系统。显然,激光制导的成本不高,操作也不复杂,精度也有保障,算是一种比较靠谱的改良方案。对于那些资金不够充足,而且有大量RPG-7的客户,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最后,军武菌觉得,这类弹药如果光是拿来当高级的RPG,可就有点大材小用了,如果装在机器狗、无人战车上,这样的武器显然更有价值。再想到近些年我国展出的一系列安装40火的无人战斗车——你们这玩意恐怕是配套卖的吧!



铁甲防务
历尽硝烟电磁路,唯有空天映战幕,《铁甲防务》坚持为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擂鼓呐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