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习题(九)

文摘   2025-01-26 09:56   广东  

1.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种观点属于(   )

A. 外铄论

B. 内发论

C. 多因素论

D. 相互作用论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   )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C. 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

D. 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

3. 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信念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 1983 年

B. 1986 年

C. 1993 年

D. 2006 年

5. 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属于(   )

A. 小组活动

B. 学科活动

C. 阅读活动

D. 群众性活动

6.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

A. 20%

B. 40%

C. 60%

D. 70%

7. 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

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课程

D. 经验课程

8. 在《金色的鱼钩》教学开始时,张老师说:“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一诗,领略了红军长征的非凡气概。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这种导课方式属于(  )

A. 设疑导入

B. 温故导入 

C. 情境导入 

D. 故事导入

9. 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教学理论称为 (  )

A. 教学环境最优化

B. 教学内容最优化

C. 教学过程最优化

D. 教学方法最优化

10. 小明数学考试经常得不到高分,但数学老师从小明较好的计算能力、图形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分析,认为小明具有较强的数学学习潜力。这种评价属于(  )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个体内差异评价

参考答案

1. A

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这种观点即为一种典型的外铄论。

2. C

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3. C

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属于道德意志薄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道德意志。

4.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 年 4 月 12 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 198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 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

5. D

解析: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主要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等。

6. D

解析: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70%。

7. B

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如自然课、社会课等。题干中科学、艺术涉及多个领域知识,属于综合课程。故选择B。A选项,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如语文,数学等课程。C、D选项,经验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或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杜威。

8. B

解析:复习导入,也称作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 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及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的方法。题干中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诗,引出新课《金色的鱼钩》的教学,属于温故导入。故选择B。A选项,设疑导入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C选项,情景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如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的共鸣的方法。D选项,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的方法。

9. C

解析:巴班斯基(苏联),代表作《教学过程最优化》,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10. D

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从被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法。诊断性评价是在之前(例如各种摸底考试),形成性评价是在过程中(例如在课堂中,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口头的问题来检测),终结性评价是在结尾(例如期末考试等)。和整个被评价团体内部的其他人比的是相对性评价;和被评价团体外部的客观标准比的是绝对性评价。

携手考教资
推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日程、教师资格备考知识、教师资格认定、教师招聘等干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