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零基础,如何一次性拿到教师资格证?
文摘
教育培训
2025-01-25 20:50
广东
已经顺利拿到了初中数学的教师资格证。笔试和面试都是一次性过的。作为非师范专业的工科生,第一次考教资,还是决定简单说一下我的备考之路。不算辛苦,但也绝不是裸考类型的。努力还是占了大部分,掺杂着一丝的运气成分。因为身边没有考过初中数学的,也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我先是在网上搜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填写了手机号,没多久,就有机构的人打电话给我,这个时候,把我所有想问的问题都提出来,具体去分析,考哪个学段,考哪个科目。(这里说明一下:小学笔试只要考综合和教育两门,中学的在此基础上加一门专业学科的考试)。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备考,就是不依赖于机构的那些课程。一方面因为当时考研的时候就是自己看书的,另一方面当然还是因为机构课程太贵。接下来就是查看报名网站,需要哪些资料,报名时间等等。每一年教资报名的时间是在(9月3号—9月6号),这几天报名网站会比较卡,一定不要慌,如果一直进不去,用同学的电脑试试,或者错开高峰期的时间。看清楚自己的学历、专业、籍贯等等是否符合报名的要求。当时没想着一次过三门,所以一开始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听了一些免费的课程,对教资具体的介绍、备考策略、考试重点都有了更细致的认识。我觉得这点还是很有必要的,知己知彼,百战百殆嘛。我是在报名结束之后才开始准备的,先在网上买了书,手机上下载了一些教资相关的app。每个人喜欢的教材,老师讲课的方式,备考的形式会不同,不要执着于一种。成功的方式千千万万,我觉得找到你能学的进去的就好。综合的书我真的没有看太多,这门的话,偏向常识一点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你从正常人的角度出发,选择题基本没什么难度,就是后面的材料分析和作文需要花点时间。大概书翻了一下目录,就直接在手机上刷题,当时看正确率还可以,试着做了一些以往的真题,材料分析和作文没写,这两个我是放在10月中旬开始看的。材料分析最主要是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这个必须要记的很清楚,考试不论题目是什么,答题思路都是一样的,写出关键字,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最后再总结一下,不难。很多人很害怕作文,我一开始也是,毕竟高考结束之后就没有再这么认真的写过了,但当你熟悉了它的套路就还好,就是一篇800字的材料论说文,题目自拟。议论文我们以前都写过,最主要的是立意和文章结构,立意一般是和教育相关,而文章结构里最重要的就是论据,我理解的就是故事,所以在考试前两个星期,我每天会找几个案例,然后挑选其中的一些熟记。这个记不是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并且想想可以用在哪些主题上。至于文字表达,这个并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的,临近考试一周,还是用了作文的模板,自己试着写了两篇以往的真题。说实话,做综合选择题的时候,我当时还是有点飘的,感觉教资也不难啊。但是当我接触了教育,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这门的特点是内容多,分的细,考的杂,相对于综合素质而言,需要花更多一点时间。刚开始没打算看视频学习,就是书本上的内容。不过后来问题出现了,自己看书就不知道重点,也静不下心,所以10月份一开始,我就有计划的看视频,刷题。老师讲的时候会有一些记忆的技巧,自己准备一个笔记本,每天都写下一些新的知识。当时专门去买了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用来标记重点、不懂、不熟的地方,一边看书、做笔记,一边刷题,晚上睡觉前会回想白天做错的题目。我有一个从小学保留至今的好习惯:错题集。在准备教资的时候也是,做错的题我会整理下来,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总结一遍,写在旁边,这个时候,不光复习了一次,也是让自己更理解一点,也不是每一题都记,会先看解析,感觉比较重要,自己记得不是特别好的部分收录在错题集里。到10月中旬的时候,每天会花3~4小时,其中大部分时间是看教育的,早上30~40分钟的时间背诵辨析、简答、材料分析这些会考的知识点,像教学原则、教学基本规律、新课改、德育规律等等都是一个一个慢慢记的,记关键字就好。我考的是初中数学,还会有一门专业课。这门课的话,我的复习方法可能不太有参考性。因为本身是理科生,从小数学还可以,再加上现在是研究生,之前考研,高数部分有点基础。所以,我基本看的不多,最主要当时也没有想着一次性过,就稍微翻了以往的真题,直接对着答案看了一下,知道试卷的结构形式,遇到一些课程设计的题,不至于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把以往真题里我已经完全忘记的知识点看了一下,没有花特别多的时间刷题。所有的这三门,差不多10月中下旬,真题我都刷过一遍了,没有多,真的就刷了一遍,然后就是看做错的题,看答案。买了一些机构的预测卷,开始给自己定时,考试,打分,继续背诵不熟的地方。调整心态,准备考试。最后想说的一点是:非师范类的同学,如果底子不是特别好,还是不要相信那些裸考的传说,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踏实一点,教资的两门基础课在理解上是没有难度的,就是看你有没有花时间去做题,去背诵那些知识点,只要你把老师讲的该掌握的掌握了,考试正常发挥,基本没问题的。至于专业课,可以先看一下以往的真题,感觉不困难的话,就好好准备,争取一次过三门;完全不记得的话,也没事,先全身心投入过两门,专业课带着看看,也去考试,说不定运气好,就过了,运气不好,第二年3月份还有考试。教资有效期是两年的,笔试和面试有四次机会,但面试的前提是你笔试部分全部通过,所以越早过笔试当然越好,各位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