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隆基、通威、东方日升、弘元绿能、大全能源、晶科能源、特变电工之后,天合、晶澳、TCL中环、爱旭股份、福莱特、中信博、固德威等光伏龙头相继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
![]()
根据预告,TCL中环、爱旭股份、晶澳股份、天合等一体化龙头企业普遍出现业绩预亏,亏损金额合计超过200亿元,主要原因系2024年产业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与上述一体化龙头“一边倒”的业绩预亏表现不同,固德威、中信博、福莱特等辅材龙头的业绩预期各有特色。
固德威在预告中披露,全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5200万—6500万元。报告期内,固德威毛利较高的逆变器和电池的境外销量同比大幅下滑,毛利较低的户用光伏系统境内销量同比大幅增加,导致总体毛利较大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固德威上市后首个年度净利亏损。资料显示,固德威2020年9月登陆A股市场,公司2020—2023年净利均为盈利状态。
中信博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63,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28,995.81万元,同比增加约84.04%。中信博在海外市场的前瞻性开拓、围绕光伏支架系统横纵向一体化布局等战略性举措在本期内逐步体现成效,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
福莱特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8亿元到10.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16.84亿元到18.22亿元,同比减少61.00%到66.00%。2024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组件出货量持续低迷,同时光伏玻璃产能供应充足,导致光伏玻璃出现供过于求情况。受此影响,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福莱特净利润大幅下降。
详情如下:
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0,000.00万元到-320,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出现亏损。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0,000.00万元到-500,000.00万元。![]()
2024年,公司凭借多元化的业务结构、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全球渠道布局,灵活应对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及海外市场贸易保护加剧等诸多挑战,公司组件出货量较上年同期持续保持增长,但报告期内公司受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的影响,组件业务盈利能力下滑,导致全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经过审慎评估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有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动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发展,在组件、户用分布式系统、跟踪支架、储能系统等各个产品赛道上均继续保持业内领先。公司分布式业务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公司依托全球布局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和全球交付服务网络,持续提升储能业务海外市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50,000万元—520,000万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16,000万元—486,00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电池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加。但受光伏行业供需错配的持续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经过审慎评估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影响较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0,000万元~890,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20,000万元~990,000万元。![]()
报告期内,全球光伏装机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但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集中释放,市场供需失衡,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降。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处理影响,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相对竞争力不足,在行业周期底部进一步拖累经营业绩;此外,公司海外子公司Maxeon正处于经营转型期,对报告期内业绩造成一定影响。面对产业进入周期底部的严峻挑战,公司第三季度加速经营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优化工作,转变经营观念,提高相对竞争力。公司以改善经营质量为核心,极致降本,提高效率效益,同步加快Maxeon业务变革,盘活资产;按需生产,主动推动并践行行业自律,改善产业竞争格局。随着竞争加速优胜弱汰及产业自律,加快产能优化和库存去化,至第四季度末,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企稳提升,公司制造端经营情况已较第三季度环比向好。公司将坚定持续推进企业变革,调整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新能源材料业务强化技术创新和制造方式优化,降本增效,强化行业头部领先优势;电池组件业务提升相对竞争力,加速品牌和渠道建设。公司将继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快全球壁垒市场的在地化制造布局,提高海外收入占比;引领推动先进产品技术路线的产业生态共建,修复市场竞争格局。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经营业绩的逐季环比改善。预计公司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5,000万元至-585,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业绩由盈转亏。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75,000万元至-575,000万元。![]()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以及阶段性供需失衡,市场竞争加剧,主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受此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减少,盈利能力下降,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减值计提大幅增加,对本报告期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应对行业周期变化,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发展。作为行业新质生产力的ABC业务快速突破,四季度ABC组件销售量较三季度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并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持续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已企稳回升,ABC产业生态基本形成。2025年,公司将针对各类客户需求持续推出高价值产品,扩大销售量,提升销售毛利,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营费用,加速经营周转,夯实ABC产业联盟,全力改善经营业绩。当前ABC产品订单充足,伴随行业生态的逐步转好、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回升,以ABC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38亿元到10.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16.84亿元到18.22亿元,同比减少61.00%到66.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6亿元到 10.5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16.43亿元到17.78亿元,同比减少61.00%到66.00%。
![]()
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
1、2024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组件出货量持续低迷,同时光伏玻璃产能供应充足,导致光伏玻璃出现供过于求情况。受此影响,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
2、公司对冷修的玻璃窑炉和部分光伏玻璃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公司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实施抵消了部分净利润下降的影响。
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63,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28,995.81万元,同比增加约84.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61,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30,366.50万元,同比增加约99.13%。![]()
1、报告期内,全球光伏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海外光伏地面电站装机需求旺盛,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公司海外光伏支架业务持续增长。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前瞻性开拓、围绕光伏支架系统横纵向一体化布局等战略性举措在本期内逐步体现成效,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2、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共计约46.5亿元,其中跟踪系统约35亿元,其它约11.5亿元。报告期内,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下降,导致非经营性损益较上年同期下降。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500.00万元到-5,2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0,409.71万元到91,709.71万元,同比减少106.10%到107.6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9,100.00万元到-17,8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8,427.82万元到99,727.82万元,同比减少122.08%到123.69%。
![]()
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
1.公司毛利较高的逆变器和电池的境外销量同比大幅下滑,毛利较低的户用光伏系统境内销量同比大幅增加,导致总体毛利较大减少;
2.为保持各类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更新迭代,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3.受境外汇兑损益影响,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4.为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通过引进优秀销售、管理人员,加强市场开拓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使得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责任编辑:王谊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