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电子化》2024年10月(下)
编者按:
今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涉外服务水平,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支持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2022年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强调,要切实改善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文化和旅游行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当前文化和旅游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与金融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民宿作为文化旅游业中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特殊青睐,节假日住民宿不仅是休闲放松,也是潮流体验。金融业积极响应号召,以多种金融形式助力民宿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乡村民宿的金融支持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近年来,乡村民宿如同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几乎成为乡村旅游的标配。先引起关注的是围绕著名景点、景区的民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新的旅游矩阵。继而更多的民宿在乡村铺展开来:有的在城市周边,有的在远离城市的大山深处;有的集聚式发展,有的一家、两家散落成业。几乎是哪里搞乡村文旅,哪里就有民宿,民宿成了标配。即便有的地方暂时还没有做文旅产业的计划,但是,农民把自家多余的房屋收拾一下,外地客人来了有个歇脚的地方。会有游客找到这些地方的,在他们看来,哪里人少哪里更有乡村味道。
八方来客,开乡村文化之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的游客到了乡村,更多的是问何处有农家乐和民宿,而一般来说,民宿是农家乐的升级版,因为在民宿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业主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效益——吃一餐就走,与住一晚吃几餐区别很大,更何况还一些消费者因为民宿,把短时间旅游变成长期旅居。
乡村民宿的功能不只是给游客提供住宿,还是体验与传播乡土文化的窗口。很多民宿的魅力,在于青山绿水的背景和乡土文化的内涵。从国家到地方有关民宿的标准,都强调民宿的地方文化特征,尽可能成为非遗传承的载体,民宿主人、管家,应引导游客体验特色文化和农事活动,与村民多交流。中国是农耕文明的代表性大国,是中华文化的故乡,民宿虽小,承载着游客的文化情结,也让村民进一步体会到家乡文化的珍贵,增强乡村自信,从而有利于修复已经残损的乡土文化。
多元服务,展文化与商业价值
很多民宿还发挥了农产品及其他产品的平台作用。有的民宿开了直播带货,更多的则是通过民宿的餐桌、通过游客的农事体验,带动了农特产品销售。由于这些产品与消费者的“身历目见”相关联,被注入了感性认知与审美判断,凝结了他们的情感附加值,因而有了区别一般产品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意义。消费者不只是在地消费,返程后还会继续通过平台购买。而且,经过他们的微信、博客或自媒体传播,形成“长尾效应”。
乡村民宿是乡村人居环境的“测量仪”,它综合反应了当地社会水平、市场基础和治理能力。在乡村发展中,它是一个纽结点,关联着当地的乡风文明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够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乡村整体发展赋能,可谓“秤砣虽小压千斤”。
金融赋能,助民宿“以小见大”
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时代,乡村虽然在技术、设施、人才等方面整体上落后于城市,填平城乡数字鸿沟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但也有可能在某些方面突出自己的优势,实现对城市的局部反超,乡村民宿就是一个突破口。民宿其实包括城市民宿与乡村民宿两大类,但讲起民宿,人们一般想到的就是乡村民宿,因为乡村民宿在发挥特色、加强创意、利用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已经远超城市民宿——这也是乡村客观条件“逼出来的”,不如此就无法存活。文旅产业的基本结构是以小微类企业为底座,一些文商旅平台尝试将包括乡村民宿在内的个体联结起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采用“长藤结瓜”的模式串联起乡村民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而散”的问题。今年4月,工商银行与文旅部签署《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领域扩内需稳增长战略协议》,提出要强化科技赋能、突出场景渗透,以支付结算、数字科技、个人服务为支撑的工行特色文旅服务模式,很快就收到成效。民宿也可以成为这样的着力点。
金融是产业的血液,乡村民宿是“小本生意”,也需要得到金融的支持。从金融的角度看,小有“小而散”的问题,但也有“小而美”的优势。自文化产业兴起以来,金融部门就开展了针对文化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服务,取得了一些经验,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机制。近年来,继续向乡村民宿延伸,并且加强探索,找到更有效的扶持办法,比如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民房变民宿,村民变股东”,并且助力乡村闲置学校变身民宿。
乡村民宿在乡村文旅产业中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应考虑出台专门的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或基金,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支持农民、村民、企业家投资兴建乡村民宿,推动开展业务和技术培训,提升业主文化创意、安全管理、市场营销等能力。
要从乡村振兴、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创业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的维度,支持乡村民宿。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于今年八月开始联合实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在这个大盘子中,如能给予乡村民宿一定的额度,肯定会发挥货币性政策工具的作用。文旅产业从来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在乡村民宿将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栏目编辑 李朝瑞)
孙若风,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沉浸式文旅产业专委会艺术顾问,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教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教授
往期
孙若风|“展示,不要讲述”:契诃夫教你做旅游 (qq.com)
孙若风:大众体育、大众文化、大众旅游在冰雪经济中相互激发 (qq.com)
孙若风|旅游的转型:从“抢故事”到“想故事” (qq.com)
AI介入沈阳、孙若风关于AI与人类情感的讨论 (qq.com)
孙若风:研学旅游要看得见、说得出、体会得到 (qq.com)
新华社孙若风专访:中小城市缘何成为旅游市场的香饽饽 (qq.com)
孙若风:中华文化与流行文化交汇是演唱会、音乐节火爆的重要原因 (qq.com)
凤凰网访孙若风|人文+科技的“跨界联名款效应” (qq.com)
孙若风|秦岭感悟:从中国兵学智慧看当代文旅方案 (qq.com)
孙若风:数字化的整体最优与艺术化的审美整体性 (qq.com)
孙若风: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 (qq.com)
“文言文”文化产业思想访谈录第三期——曾繁文对话孙若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qq.com)
孙若风:沉浸式场景,是服务产品也是融合工具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谈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重点工作 (qq.com)
文旅部科教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经济要尊重“素人网红”表达权 (qq.com)
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孙若风:携手共商共建 共创文体康旅装备发展新篇章 (qq.com)
孙若风: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qq.com)
孙若风:文化巨人幼年失怙与草根网红青春逆袭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下的机器人、虚拟人 (qq.com)
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产业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新途径|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 (qq.com)
全国旅标委主任孙若风谈“文旅热”:“有时太快、太喧嚣不一定是好事” (qq.com)
孙若风|体能·艺能·数能:构建数字文体旅新场景 (qq.com)
孙若风|城乡有约·创意无限·数字赋能:数字文创联名跨界乡村振乡 (qq.com):
孙若风:乡土化+时尚化+数字化,是国潮最佳建模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与文化在元宇宙的联手行动 (qq.com)
乡村非遗系列谈① | 产业化是非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qq.com)
孙若风:乡村古建保护利用,诸葛村里人人是诸葛 (qq.com)
孙若风:数字时代旅游消费模式新变 (qq.com)
中外嘉宾品中秋文化 (qq.com)
孙若风:天上的月亮在心里,心里的月亮在天上 (qq.com)
孙若风:兴于乡、立于市、走天下,茶马古道再出发 (qq.com)
孙若风:疫后文旅产业大势 (qq.com)
孙若风:玄学之殇 (qq.com)
孙若风:文旅行业将频现投融资风口 (qq.com)
孙若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数字时代的定力与动力 (qq.com)
孙若风:玄学实干家王导、谢安 (qq.com)
孙若风:文化下沉基层的一个重要“指数”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元版本、元场景与元装置 (qq.com)
孙若风:学着伏羲做文旅元宇宙 (qq.com)
孙若风:乡村美学的传承与复兴 (qq.com)
孙若风:文旅元宇宙的生产与消费 (qq.com)
孙若风:衣冠渡江扳正的文化船头 (qq.com)
孙若风:生态美要看得见、说得出、体验得到 (qq.com)
孙若风:在县域经济中壮大文旅产业 (qq.com)
孙若风:西晋的审美触角:生活、艺术、情感 (qq.com)
孙若风:大文创 新国潮 (qq.com)
孙若风:机锋乍见 (qq.com)
孙若风:让标准成为巴渝文化旅游走廊标识 (qq.com)
孙若风《中华美学回归大众生产生活》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征文中获“特别致敬” (qq.com)
孙若风|从游于竹林到游于金谷 (qq.com)
孙若风|一千多年前的美学实验 (qq.com)
孙若风|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 (qq.com)
孙若风|旅游进入大住宿业时代 (qq.com)
孙若风|玄学的思辨与才情 (qq.com)
孙若风|乡村文旅与做好“土特产”文章 (qq.com)
孙若风|以文体康旅融合对接老年消费 (qq.com)
孙若风|竹林中的酒神 (qq.com)
孙若风理事长:大力发展文体康旅装备 (qq.com)
孙若风|洪洞大槐树:从故事到产业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与艺术力 (qq.com)
孙若风|文旅消费场景重构 (qq.com)
孙若风|建安风骨是怎样长成的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打开文旅消费新空间 (qq.com)
孙若风|曹丕曹植做“群主” (qq.com)
孙若风|乡村旅游要像货郎那样接地气懂乡亲知行情 (qq.com)
孙若风| 走向元宇宙:牢笼亦或星空 (qq.com)
孙若风|乡村民宿姓农守舍 (qq.com)
孙若风|中国乡创美学的由来与未来 (qq.com)
孙若风| 自媒体文旅创意规律 (qq.com)
孙若风| 数艺时代宣言 (qq.com)
孙若风|旅游标准:穿越至暗的星火 (qq.com)
孙若风|中国名士风流的绝响 (qq.com)
孙若风|当代文旅:从融合到熔铸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的美学杠杆: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中国文人曾经的垮掉与跨越 (qq.com)
孙若风| 元宇宙三级跳:数字化、数智化、数艺化 (qq.com)
孙若风| 学驴叫的皇帝曹丕 (qq.com)
孙若风| 中国生产美学的前世今生 (qq.com)
孙若风| 快哉玄风 (qq.com)
孙若风| 曹操猜谜的文化大义 (qq.com)
对话孙若风、原博、季中扬 | 传统年俗在当代发展有很多新机遇 (qq.com)
孙若风|万物有文的中国审美与当下文创 (qq.com)
孙若风|曹操的通脱与解放 (qq.com)
孙若风|中国文化和旅游的同步、同构、同体 (qq.com)
孙若风|开风气者曹操 (qq.com)
专委风采: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孙若风教授 (qq.com)
孙若风|经济融合与审美融合 (qq.com)
孙若风|新文人曹操 (qq.com)
孙若风|《周易》中的文旅原型 (qq.com)
孙若风|六朝最风流 一地苦菜花 (qq.com)
孙若风|乡村建筑之美再发现 (qq.com)
孙若风|“形神之辨”:养形、养神、养生 (qq.com)
孙若风|“性情之辨”:关于情感的追问与安顿 (qq.com)
孙若风|新的孪生:互联网时代的人设 (qq.com)
孙若风|“有无之辨”:山水间的思辨与啸歌 (qq.com)
孙若风|让文创回源生产生活——在首届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大会的演讲 (qq.com)
孙若风|玄与诗的那场风花雪月 (qq.com)
孙若风|孔子的诗与远方 (qq.com)
孙若风|中国雅俗文化的对峙、和解与转化 (qq.com)
孙若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旅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个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传统 (qq.com)
孙若风|虚拟人的真实性 (qq.com)
孙若风|中国语言在悖论中超越 (qq.com)
孙若风|以艺术的名义召唤虚拟人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推演 (qq.com)
孙若风|中国传统游戏观 (qq.com)
孙若风|艺术、技术、生活:元宇宙三维建模 (qq.com)
孙若风|艺术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 (qq.com)
孙若风|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 (qq.com)
孙若风|元宇宙的文创基因 (qq.com)
孙若风|骈散:中国语言模块的审美张力 (qq.com)
孙若风|字形心迹:中国诗性符号意象 (qq.com)
孙若风|声美:中国诗学曾经的执念 (qq.com)
孙若风:中国造字论的诗性思维 (qq.com)
孙若风 | 意物与感物:中国诗学、语言学的同质同构 (qq.com)
中国诗学与语言学的融通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