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援藏口述史·雪域青春⑲丨嵇品:实验探真知 兴趣当老师

政务   2024-11-04 15:30   江苏  



“老师,你能管住我们吗?”2015年盛夏,嵇品刚刚抵达西藏不久,便吃到“下马威”。说这句话的孩子名叫曲珍,一双大眼睛眨个不停,讲话直来直往。她或许没有想过,不久之后,自己的物理科目成绩会因眼前这位援藏教师而彻底改变。

金秋,落叶满地、硕果压枝。“淮安援藏口述史•雪域青春”融媒报道组走进淮安市清江浦中学采访嵇品。他的讲述,给报道组留下这样一个深刻印象——

眼前的这位物理老师可谓是自带“魔力”。援藏期间,他用巧方和学生“斗智斗勇”,传妙法助同事“练好内功”,即便是援藏结束回到淮安已5年,他对西藏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依然在雪域高原熠熠闪光。

既惊又喜的援藏经历

2015年7月,身为清江浦中学物理教师的嵇品,报名援藏。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按理说,家庭是最大顾虑。可全家人却出奇一致——全力支持。尤其是他70多岁的父亲,说话斩钉截铁:“国家有需要,咱可不能往后缩。”

当年8月,初抵拉萨,做足了“吃苦”准备的嵇品,喜出望外地发现,“宿舍楼是新建的,水、电、网都有,不是想象中大山里的苦日子更让他欣喜的是,他的高原反应并不严重,原先最担心的身体素质,到了这里却出奇地“给力”。

身体快速适应,早餐吃面的习惯一时难改。第二天一早,嵇品买来面条水煮,眼见沸腾出锅,入嘴却夹生难咽。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初这一幕,嵇品自嘲地说:“亏我还是物理老师,当时竟然将海拔和沸点的关系都给忘了。”

挑战满满的物理课堂

嵇品在生活上大大咧咧,对工作却一丝不苟。抵达西藏后,他被分配到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担任初三物理老师。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走上讲台的前一天,嵇品独自一人来到班级“探营”,巧遇学生曲珍,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面对“鬼灵精”的玩笑,他坦然应对,“我试试看”。

豪言好放,现实棘手。嵇品所教的班级学生来自多个学校,学业水平落后不说,学习习惯也有待改善。

“先得守住阵地!”开学第一课后,嵇品默默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守住这个阵地,不能靠生拉硬拽,必须激发兴趣、主动吸引。”他从物理学科的特性入手,从实验室搬来器材,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体会探索的乐趣。

从“一支粉笔讲到底”到“实验器材来助阵”,效果立竿见影。通过一次次实验,一个个物理知识从深奥难懂变得直观易学。短短一个学年,嵇品所教班级的物理学科成绩均分大幅度提升了30多分。

之前开玩笑的曲珍,更是从此爱上了物理,不仅课堂不再顽皮打闹,课后还经常主动到嵇品办公室请教。“嵇老师,你真的把我们管住了。”多年后,和老师回忆往事,曲珍打心底里佩服这位援藏老师。不过,嵇品知道,管住孩子们的不是自己,而是兴趣。

念念不忘的教育回响

援藏,教育一批学生,培养一群老师。2017年9月,拉萨市开设非师范理科教师“国培”讲座,嵇品作为培训班班主任“打头阵”,讲座主题为“实验让课堂更精彩”。新鲜的教学方法让台下老师大受启发。“我上课是‘填鸭式’,全程一个人讲到底,听了嵇老师的课,才知道教学不能只是自己教,还要引学生学。”一位西藏当地老师说。

青年教师曾洪春从大学毕业不久,缺乏教学经验,常用的方法是“照本宣科”,课堂气氛难以活跃。也因此,学生们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现象时有发生,曾洪春自己也觉得越教越崩溃。

得知情况后,嵇品和他开展“师徒结对”,手把手指导,建议他转变方式,多让学生说,自己做辅助。几个月下来,曾洪春的教学效果“脱胎换骨”,接连在拉萨市和西藏自治区说课比赛中获奖。

“这里的孩子们基础比较薄弱,能不能编套适合的教辅材料?”2016年,得知嵇品教学成绩优异,拉萨市教育局教研员次旦卓玛专门来到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找嵇品,登门求助。

“当然可以,我也有这想法。”嵇品爽快地接下“任务”。半年后,教材顺利出炉,难度降低、重点清晰,很快被拉萨多所中学采用。受益最大的是林周县中学,采用新教辅资料后,物理成绩从全市“垫底”,跃升至当地县中第二名。

2019年,嵇品告别长达4年的援藏岁月回到淮安,可他和西藏的情缘并未中断。不久前,已在北京上大学的旦增尼珍打来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老师,我想你了!”嵇品也很动容:“老师也想你们。”

这就是教育援藏——撒一粒种,结一生情。


推荐阅读



监制:张建闯 董 蔚 刘 葆 张 林

策划:杜勇清 蒋 耀 杨 飞

统筹:李 昱

文字:王 舒

视频:陈大铭 周 伟

图片:赵启瑞

海报:李海娇

手绘:金 鑫

值班主任:卢化福

融媒体编辑:苏钰

责编:陆彦平


随手点赞

小布陪你每一天

↓↓↓

淮安发布
“淮安发布”致力于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对外展示形象,是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挚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