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乡”枣阳:一座值得被认识,被探索的古城

时事   2024-12-29 11:47   湖北  

枣阳城市一角


在时光的浩渺长河之中,总有一些城市看似低调内敛,实则暗藏高光,湖北枣阳便是如此。


枣阳,千年古邑,钟灵毓秀。6000多年前,枣阳先民在雕龙碑炎帝都邑面水而居,台地造城,创造了彩陶、推拉门等新石器时代的灿烂文化。郭家庙曾侯墓地,出土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琴和瑟,反映了西周时期枣阳地区先进的礼乐文明。自秦置蔡阳县至今,枣阳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公元22年,光武帝刘秀在家乡枣阳起兵,跨牛举义,反莽复汉,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历史伟业。


这座古韵悠悠、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它既是东汉文化的滥觞之地,更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桑梓故里,它静静伫立,见证历史风云变幻,续写千年文化华章。 

         

01





枣阳汉城景区    

12月21日至22日,枣阳迎来一场文化领域的“重头戏”——2024年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年会暨东汉文化研究成果交流会。50多名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教授、汉文化研究学者因这场盛会齐聚枣阳,为汉文化传承发展和有效利用出良言、献良策。


华中师范大学的赵国华教授,身兼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会长一职,多年深耕汉文化领域,尤其痴迷于刘秀研究,也因此与枣阳这座城市结缘。再次来到枣阳,他真诚地向众人分享帝王刘秀的人生故事,言语间满是敬意:“刘秀是一位中兴帝王,但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千古帝乡”这张闪亮名片,枣阳人倍加珍视。近年来,当地积极挖掘汉文化,探寻其中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



02





《寻梦大汉.汉颂》再现汉民族生活场景                 

在枣阳,随处可感受到汉文化的强劲脉搏。这片沉淀了汉文化两千年文脉的沃土,历史遗迹星罗棋布,有千年古刹白水寺、雕龙碑、九连墩战国古墓群等历史遗迹,跨牛举义、古槐救主、舂陵起兵等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枣阳,汉文化元素已深深融入城市建设内涵

在汉文化广场,“刘秀省亲”“二十八宿”“昆阳大战”“真定喜宴”等4组大型铸铜雕塑,真实再现刘秀一生重要节点的丰功伟绩。中兴公园以刘秀典故为轴线,配套建设厚德亭、执手亭等建筑。在沙河东岸,建成以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为轴线的大型浮雕。在汉十高速公路吴店互通处,建有“龙飞白水”大型雕塑,让汉文化精髓融入城市血脉。

在汉城景区,汉城艺术团演职人员们实景演绎《光武帝校场点将》《光武登基大典》节目,金戈铁马,沙场鏖战,扬起的风和尘让观众仿若置身千年前的烽火硝烟,亲眼见证光武帝的赫赫英姿,亲身感受大汉王朝的雄浑气魄。

扬州大学曹金华教授,祖籍江苏丰县,那里是一代帝王刘邦的故乡,首次来到同为帝王故里的枣阳,便被这里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圈粉”。他不禁感慨:“这座城市散发的文化魅力,太让人震撼了,一下就烙印在心底。”

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枣阳市汉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正鹏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以大文化的视野,以枣阳区域汉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加强汉文化研究的对外交流,进一步提升汉文化的集成度和显示度、影响力和竞争力,带动枣阳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让区域性汉文化研究更好地立足襄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03





枣阳举行丰富多彩的汉文化活动                 

事实上,依托得天独厚的汉文化资源,近年来,枣阳市在叫响“千古帝乡”城市品牌,打造全国知名汉文化传承保护基地,进一步提升“帝乡枣阳”的知名度与文化深度上持续发力,为汉文化的传承保护贡献力量


枣阳市汉文化研究会作为本土成长起来的学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其研究从刘秀文化延伸到东汉文化,再拓展到两汉文化,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探索。先后公开出版发行一大批学术专著、论文及文学作品。自2023年首届东汉文化研讨会在枣阳举办,截至目前,湖北省东汉文化研究会已连续两年选定枣阳举办学术盛会。



枣阳,这座值得被认识、被探索的古城,敞开怀抱,迎接更多人的到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人与它结缘,共同书写一段独一无二的文化记忆,让汉文化之光在新时代绽放更为绚烂的光彩

极目新闻记者:周萍英
通讯员:李晓军
实习生:张乐昕 余康弘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