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郑州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济源示范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全面宣传展示济源示范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围绕国家、省重点支持方向,规划实施重大项目98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统筹用好黄河水资源,小浪底北岸灌区济源段一期竣工并试通水,第三自来水厂投入试运行,投资8.75亿元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即将竣工。
➣建成全省首家外向型经济一站式服务中心,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3年突破300亿元大关。
➣截至目前,济源累计完成营造林26万亩,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3个,全域森林覆盖率达45.58%,“鱼鳞坑”造林模式开创太行山困难地造林的典范经验,纳入河南省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
➣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大会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出台济源中试基地管理办法,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约共建新材料联合实验室。
➣蔬菜种业纳入中原农谷种业创新体系,两家中原学者工作站成功挂牌,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6家,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74家,豫光集团、优克电子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4%,居全省第2位。
➣高标准承办全省第十三期“三个一批”主会场活动,17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2亿元。
➣全省纳米科技成果对接会在济源举办,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3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4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出台《济源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年度工作要点》等政策文件,正在编制《济源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实施方案》,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速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
➣培优育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聚势赋能,补链强链。
➣今年以来,济源对6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节能监察,实施55个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率先在全省建设双碳数字化管控平台,谋划实施21个源网荷储项目,实现新能源电力装机量超过23万千瓦,建成新型储能项目150兆瓦时。谋划实施100个设备更新项目,涉及投资197亿元。
➣编制《济源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方案》,围绕有色、钢铁、化工等优势产业,谋划实施总投资80亿元的19个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全国重要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加快打造。
➣投入资金20亿元,规划实施黄河湿地生态修复、蟒河生态修复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统筹抓好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地下水污染防治,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完成全域排污口排查,溯源完成率100%。分类施策,全面整治,目前整治完成率82%,已超额完成今年省定目标,计划明年完成全部整治任务。
➣聚焦黄河流域干流与重要支流,强化水环境监督管理,对违法排污口设置及违规排污行为依法严惩。
➣积极推进绿色项目建设,豫光股份、万洋冶炼、巨力钢丝绳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万洋绿色能源、金马中东2个项目入选河南省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济源顺利通过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并获优良等次。
➣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域造林6.37万亩,形成“一体规划、一体推进、一体修复、一体管护”的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济源模式”。
➣创新设立“河长+检察长+警长+网格长+民间河长+护河员+互联网”六项工作机制,强力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开展再生水利用,济源被水利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市”,2023年全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在93.5%以上。
➣济源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相结合,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场馆、非遗展示节目、专业文化书籍、沿黄景区,全面推进黄河文化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积极推动王屋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王屋山旅游节等文化旅游品牌,创作大型音乐剧《愚公移山》,制作全球首部AI全流程动画大电影《愚公移山》,让愚公移山精神进一步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让我们一起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和高质量发展
持续贡献济源力量